![]()
内容推荐 本书将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在西方、后来逐步进入中国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进行了历史的梳理和理论的分析,从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视角对传统的翻译进行了全新的界定,将跨文化的语符翻译纳入翻译研究者的视野,在广阔的全球化语境下系统阐释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此次修订对新文科视域下翻译研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尤其是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翻译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翻译研究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宏观的描述。 本书读者对象:翻译理论学习与研究者、翻译实践者、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者。 目录 导言 翻译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 文化翻译,或翻译的文化学再建构 文化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走向一种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 第1章 翻译学的理论化:跨学科的视角 翻译学的合法化 翻译的再界定和翻译学的建构 文化研究中的“翻译学转向”再识 第2章 解构的文化转向:本雅明和德里达 本雅明:解构主义翻译的先驱者 德里达的介入和影响 巴别塔:翻译的不可译性 什么是“确当的”翻译 第3章 解构与文化批判: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理论的翻译与变异 异化与归化的张力 翻译的显身和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 第4章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及实践 东方主义批判和理论的旅行 解构式的翻译与阐释 翻译的文化政治策略 模拟、混杂、第三空间与文化翻译的策略 第5章 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干预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对峙还是对话? 勒弗菲尔:翻译与文学的操控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等级秩序的颠覆 第6章 符际翻译与文化研究的“视觉转向” 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审美特征 视觉文化和当代文化中的“图像转折” 图像的越界和解构的尝试 符际翻译与傅雷的跨文化符际翻译 超越文字的翻译和阐释 第7章 翻译与文化的重新定位 从全球英语到全球汉语 翻译中国和在国际学界发表著述 翻译与汉语的未来 第8章 翻译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作用 作为文化启蒙手段的翻译 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翻译 作为向世界开放之窗口的翻译 重绘全球文化和世界文学版图的翻译 第9章 全球化时代翻译学的未来 新文科视域下的翻译研究 全球化时代翻译研究的愿景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