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情绪资源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德)耀勇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份心理治疗、辅导和咨询的手册化治疗方案,全文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情绪的基础知识,分为认识情绪、情绪的适应性调节、情绪适应不良等;第二部分是本书重点,作者开发了6个可以轻松地融入到现有治疗方法中的模块,可以让来访者更容易获得情绪的体验。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
1 情绪
1.1 什么是情绪
1.2 对模糊性的描述:情绪的不同层面
1.3 教学法的图像比喻:情绪,一块蛋糕
1.4 目标:将情绪及其潜能视为资源
2 适应性处理情绪方式
2.1 调节型——智力型——能力型
2.2 情绪和认知如何相互沟通
2.3 情绪调节
2.4 情绪智力
2.5 情绪能力
2.6 目标:扩展有关调节型、智力型、能力型处理情绪方式的知识
3 不适应性处理情绪
3.1 不适应性处理情绪的后果
3.2 看待心理障碍的新视角
3.3 不适应性处理情绪方式的临床综合征
3.4 不适应性处理情绪方式的原因
3.5 目标:处理情绪方式的合理性
4 处理情绪方式的改变
4.1 临床心理治疗中的情绪
4.2 一个教学法的图像比喻:行为疗法的导航图
4.3 在心理治疗和咨询中的情绪工作
4.4 一些情绪工作的方法理论
4.5 目标:另一个过程
第二部分 实践
5 实践中的情绪作为资源
6 准备:有关空间和时间的问题
6.1 什么时候开展情绪工作?关于适应证
6.2 情绪有个什么样的房间?如何将其纳入治疗方案
6.3 什么时候最好不要进行情绪工作?有关禁忌证
7 情绪作为资源的实际应用
7.1 概述
7.2 流程和框架
8 模块1:让情绪发声并识别情绪
8.1 步骤1:整理词汇表
8.2 步骤2:整理形式的关联
8.3 步骤3:加深和巩固练习
9 模块2:理解情绪的意义
9.1 背景
9.2 治疗程序
9.3 高兴
9.4 悲伤
9.5 害怕
9.6 愤怒
9.7 厌恶
9.8 吃惊
10 模块3:理解自己的情绪体验
10.1 背景
10.2 模块流程
11 模块4:理解与生平经历的关联
11.1 背景
11.2 模块流程
11.3 想象力训练
11.4 叙事治疗
11.5 自我状态的工作
12 模块5:改变情绪风格和激活新的潜能
12.1 背景
12.2 模块流程
12.3 改变情绪风格的前提
12.4 支持情绪体验和减少过度调节
12.5 减少高强度的情绪体验和学会合理的情绪调节
13 模块6:日常生活中的情绪作为资源
14 在不同工作领域的情绪作为资源
14.1 心理治疗
14.2 咨询和指导
14.3 督导和自我体验
Literatur
序言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
国家。能够来到这个国家
旅行并因此结识到许多友
善和热心的人对我而言是
一大幸事,其中一些人后
来与我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对此因缘际遇我不胜感
激。
在广义的世界范围内,
人们都在无差别地承受痛
苦。许多原因是生活境况
造成的,比如贫困、气候
变化、暴力和犯罪,但也
可能是源于社会性的、政
治经济性的以及家庭性的
变故和传统定式的瓦解。
现代社会要求建立一个人
们能够在其中和谐共处的
生活和发展的世界。与此
相对,个体性的心理痛苦
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感知、
自我评价和情绪变化过程
。心理学和其他人文科学
的任务便是更好地理解这
一痛苦并指明一些能够走
出痛苦的道路。
人类的痛苦作为一项普
遍性和全球性的挑战也只
可能在全球性和多学科原
则的合作框架下被解决。
因此,我很高兴能够借此
机会突破国家和文化的界
限进行科学知识的交流。
能够受邀到中国进行心理
治疗的教学工作让我倍感
荣幸,特别是这本书的出
版。
情绪可能是人们生活中
非常不可思议的一环,它
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并
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动力
。但另一方面,所有生活
中的痛苦也在其中被展示
得淋漓尽致。感知和接受
情绪以及它的资源并掌握
好过多和过少情绪性之间
的平衡对我们作为个体单
位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
不言而喻的挑战。为了找
到一条合适的中间道路,
我们需要有效地协调心性
和理智,这条中间道路将
引导我们深入探究智慧并
伴随我们生活的始终。
在这本书中,您将看到
频繁出现的旅行比喻。因
此,您可以将这本书当作
心理治疗中为情绪之旅配
置的旅行手册来翻阅。我
希望它能成为您在治疗病
患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我到中国旅行不仅仅是
以教学为目的,我自己也
在旅行的过程中学习。在
中国,我领略到了它充满
魅力和振奋人心的现代化
,同时我也深深折服于它
博大精深的传统智慧。
在过去几十年里,正念
疗法发展成为心理治疗的
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没有
正念作为支持的话,我们
可能忽略掉许多情绪过程
以及它们的成因——这同时
包括我们自身的和其他人
的情绪。直到去了中国,
我才切实体验到超越心理
治疗手段意义之外的真正
的正念的深度。
在此,请允许我对
MaHaas-Wesegart(马·
哈斯-维泽加特)表示诚
挚的感谢,通过她的邀请
我才得以成为中德班的老
师。在中德班里,我遇见
了许多优秀的老师:钱铭
怡,张宁,方新,张岚,
程文红,李箕君,郑宁,
李艳苓,王纯,乔慧芬,
李飞,范方,马宏伟,借
此机会,我要对他们表示
诚心的谢意。
通过中德班和其他继续
教育机构我结识了许多学
生、助手和翻译人员,他
们的工作热情和助人为乐
的态度强烈震撼了我。
此外,我还要对大和尚
明海、他作为住持的柏林
禅寺,以及与我一同在那
里进行禅修的同修们表示
特别的谢意,特别感谢他
们提出的那些富有智慧的
见解。
感谢薛文佳在图书出版
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在此
对她、负责全书编辑的夏
莉莉以及她所在的让该书
最终得以出版的东南大学
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此,我衷心祝愿您在
工作和生活中都能一直享
受着美妙的情绪之旅,或
者借用葡萄牙诗人Pessoa
的一句话——旅行的佳境,
就是当人们有所感觉的时
候!
导语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情绪状态,也知道产生的原因,那么我们能够把握和调节情绪吗?还是由着情绪控制我们,变成情绪化?
这本《情绪资源》回答和解释了上述问题,并分别阐述了情绪的定义与成分、情绪的形成、情绪的潜能、情绪调节、情绪智力与情绪能力、各种心理障碍中情绪的成分、情绪相关的心理治疗,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讲述了多种情绪调节策略与训练方法。
作者耀勇是德国的心理治疗师和督导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同时也是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的德方成员,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培训认知行为治疗项目的德方教师。
书评(媒体评论)
阅读此书,理解我们的
情绪,提升处理情绪的灵
活性,让情绪成为我们人
生的一种资源。
——钱铭怡 北京大学心
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情绪是生命的基本力量
。本书有助于了解它们,
并将它们作为资源。
——M.Haass-Wiesegart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首任
德方主席
情绪皆资源,无论正性
的还是负性的。
——方新 北京大学心理
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
识别情绪,理解情绪,
接纳情绪,并把它作为一
种资源,使我们的生命更
为丰富多彩!
——张岚 四川大学华西
医院教授
在此之前,您可能从未
这么仔细地想过,情绪竟
会如此细腻、奇妙和有张
力。翻开此书,开启惊艳
的情绪之旅。
——王纯 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脑科医院教授
来访者往往是因为体验
到过多的“消极”情绪才来找
我们,但祸兮福所倚,福
兮祸所伏。《情绪资源》
这本书将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情绪的功能,并利用
情绪工作。
——李飞 湖南湘飞心理
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精彩页
简单的问题往往是最棘手的,特别是当这些问题由患者或者那些涉及情绪工作的人提出来的时候。因为情绪是一个模糊的研究对象,相当于英语中的fuzzyobjeects(模糊对象)(FaBnacht,1995,他这样来称呼情绪为人的行为,并且以此委婉地表达了他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随着人们研究的细致深入,我们领会到情绪的模糊性只增不减:每个人都认识情绪,每个人都体验过它——即使在强度上或多或少有所不同。情绪是最真切的人性的表象,而且发生在每一个当下。每天,从起床到晚间的电视新闻报道到我们入眠,它都一直陪伴着我们。当今世界,情绪已经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概念,尽管就自身而言它并不能被在语言上精确定义。开篇的引言已然揭示了这一点:每个人都知道情绪是什么,直到我们被要求去给它下一个定义。
在第一章中我们将进一步界定情绪的模糊性。既然选择的切入点是情绪这个概念本身以及此概念与其他同类概念之间的区别,作为开篇,我们就首先进行第一项关于“情绪”概念的定义工作。
情绪广义而言,作为上位概念的“情绪”既包含了参与其中的全部变化过程,又包含了各个变化在这个整体过程中的内在相互协作:其中既包括身体性的变化过程,如通过面部表情和姿态的表达,也包括生理唤醒和荷尔蒙变化;此外,还包括通过感觉产生的认知活动和对唤醒情绪的客观对象的评价;它既是伴随情绪的主观性心境的再现,同时又是在动机系统驱使下的变化过程,因而也包括情绪相关的行为;最后,它也表示在人类发展中的学习情绪的过程,以及文化对每个独立个体在情绪感受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在狭义的视角下,这一概念首先被应用于情绪作为客观化了的观察对象层面,即应用于它的“公开性”上,特别是那些与情绪相关的身体性的变化过程。
基本情绪(又称普遍情绪或者基础情绪)似乎情绪质量的某一等级是可以超越文化界限,它具体体现为那些普遍相类似的表达方式和经验方式。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特征是先天的、由基因编译好的情绪程序。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基本情绪的发展始于那些在新生儿身上已经可以被观察到的预兆性情绪。引人思考的是,试图将基本情绪系统化的各种方法理论最终却对其定义依旧莫衷一是,我们至多可从它们之中提炼出一些被反复提到的相似点:高兴,悲伤,恐惧,厌恶,惊奇。这些也奠定了我们这本书的基础。
初级和次级(复合)情绪初级情绪更多地指那些先天性的范式模型和很早就能从儿童身上被观察到的情绪。因此,它们几近等同于基本情绪。相反,次级情绪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关系中的互动和学习过程以及文化价值观,而且它们在儿童成长阶段后期的某个时间点才显现出来(如羞耻、骄傲)。Greenberg(2006)将次级情绪理解为一种更为特殊的机制,即某些次级情绪可以覆盖其他一些初级情绪,这当然会导致某些心理问题。例如,一场死气沉沉的哀悼会可以压抑某人原本愤怒的感情基调,前提是他认识到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表达愤怒是不被接受的。
适应性情绪与不适应性情绪Greenberg(2006)引入了适应性情绪和不适应性情绪的概念来规避积极/消极的这种评价性的表达方式。适应性情绪指的是一种健康的、直接而明确的感觉,它可以作为我们行为的准绳。适应性情绪是有益的而且可以被转化为明智的行为(当然,对明智行为的界定并没有固定的统一标准)。不适应性即非健康的情绪,常与危机性的学习经验甚至是创伤经历联系在一起,并且根据其强度会引发抑郁乃至人际关系冲突。由于人们面对不适应性情绪时会茫然而不知所措,且自觉难以应对,因此人们通常试图逃避它们。
元情绪元情绪既表示我们对情绪所做的认知性理解,也再现了我们的情绪面对它自己时的状态。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作何想法与感受?元情绪决定了我们处理情绪的方式。既然元情绪可以覆盖对初始情绪的体验,它在这个意义上更贴近于次级情绪。
感觉与情绪一词不同,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日常的表达方式。它被应用于普遍性层面,而这一层面涉及的是那些并非按照情绪一词本义去理解的“情绪”所产生的现象(例如“我感觉浑身没劲!”)。在科学研究中,感觉——与“公共性”隋绪相反——指的是那些“私人”的,主观的,以及不能客观上被准确概括的情绪中的一部分。我们怎样感觉一个感觉,一种情绪?
情感在德语语区,情感一词表示的是情绪中着重强调短时性、高强度性以及有意弱化行为控制力等特征的一组下属分支概念。因此,它经常被用于法律判决中,例如在判定某人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时。在临床治疗领域,这一概念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例如作为情感障碍的上位概念。在英语语区,此概念作为上位概念囊括了一系列情绪变化过程。
心境一方面,情绪更多地表示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的变化过程,它可以从几秒、几分,到几小时来计数;另一方面,心境指的则是从几天到几个月的情绪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作为情绪唤醒机制的客体对象相对来说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它的情绪变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