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指导你如何在剧变中生存并获利的手册。它提供了大量的工具和方法,同时推动企业掌握适应变化的能力。你不必使用书中提到的所有工具和方法,也不必按照特定的顺序使用它们。但是在某些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它们都能派上用场。 企业首先要具备适应变化的“意识”,知道疯狗浪的强大破坏力以及为何它能使公司之船沉没,并了解将引发下一波疯狗浪的全球十大潜流。同时,企业要学会更早地发现疯狗浪并找到自身的脆弱之处,及时做出应对策略;即使无法把握最恰当的时机,也要了解如何实施行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在思维改变之后,企业也要做到“行为改变”。培养组织内部各个级别的员工,让他们掌握应对剧变的工具,这些工具将帮助企业为可能出现的未来,而非企业希望出现的未来做好准备。 最后,“文化变革”将阐述如何让组织拥有管理风险所需的习惯和纪律,使之更有效地工作,并从新的发展中获取价值。 作者简介 乔纳森·布里尔(Jonathan Brill),曾是惠普的高管与未来学家,目前是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董事和董事长顾问。作为一名演讲人和企业家,他曾与惠普、摩根大通、三星、LG、微软和光辉国际等公司的数百位《财富》世界500强领导人合作。他曾是Frog Design公司高管,也是创新咨询公司(Innovation Consultancies)管理合伙人,还在创新、战略和决策技巧方面培训了数万名高管。 目录 导言 你会遇到疯狗浪吗? 为何商学院教授的战略会屡遭滑铁卢? 抵御下一场风暴的能力 抗风险是新的增长战略 以践行者为指导 本书的结构 第一部分 意识 1 在日益动荡的世界中转型求生 首席执行官们感觉自己犹如在海上漂泊 疯狗浪的数学原理 人类社会中的相长干涉 增长的四大风险 未来既非不可抗拒,也非混乱不堪 2 引发下一波疯狗浪的十种潜流 宏观趋势的局部影响 经济潜流 技术潜流 社会潜流 如果未来的趋势如此明显,为何企业会不断遭受疯狗浪的侵袭? 小结 评估威胁与机会 第二部分 行为转变 3 现实测试 调查:无形之中见有形 REAL框架 小结 进行现实测试 4 观察系统 关于未来 了解你的系统 适应不确定性 未知全貌,但知其模式 寻找高阶效应 因果循环图 你也可以建立系统模型 小结 找到未来的范围 5 创造未来 可能性之树 设想极端情况 如何在实战中取胜 描绘可能的未来蓝图 小结 评估变化的影响 6 从威胁中分离出机会 利用模型改变世界 确定触发点 助推系统 优先考虑机会和威胁 改变确定性和影响 小结 让未来对你有利 7 实验 尝试更多创新未必总能让你更赚钱 选择正确的实验 设计投资组合 平衡投资组合 设计投资组合以获得抗风险能力与性能 始终留有待办事项 选对创新层面 定义实验 有效评估结果 小结 实验使企业能够经得起未来的考验 第三部分 文化变革 8 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中领航 播下实验思维的种子 如何让文化能够经得起未来的考验 消除不必要的风险 在橄榄球场上打篮球 启人心智 小结 营造实验文化 结语:在组织中推动抗风险能力增长 第一阶段:意识 第二阶段:行为改变 第三阶段:文化变革 第四阶段:抗风险能力增长 后记 如何看清现状 利用抗风险增长赢得胜利 致谢 注释 导语 “疯狗浪”是一种长波浪,是由各种不同方向的小波浪汇集而成,再遇到礁石或岸壁突然强力撞击而卷起的猛浪。如果对这些小风险缺少应对措施,它最终可能会摧毁一个公司,甚至颠覆整个行业。如果能提前预测并识别这些风浪,企业也会从这些风险的发展趋势中获得机会。 “疯狗浪”是继《黑天鹅》和《灰犀牛》之后企业应对剧变的书籍。在本书中作者认为风险是能被企业通过建模预测和验证的,在这方面是《黑天鹅》和《灰犀牛》所不具备的。 识别2021年的“疯狗浪”应对2022年的剧变:碳中和: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企业转型、绿色能源等都有了新机遇。双减:对义务教育相关的培训机构是行业性颠覆。反垄断:对集中经营方面的管理。 作者对剧变的管理提出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确定触发点:组织中哪些部分对变化敏感? 后记 人生种种,犹如潮起潮 落。 乘风破浪,定将功成名 就; 错失良机,此生的航程 将 困于浅滩与悲苦之中。 此时此刻,行于这片汪 洋, 浪潮涌来,必须顺势而 为, 如若不然,结局只有失 败。 ——布鲁图斯,《恺撒 大帝》(第四幕,第三场 ) 能够坚持读到这里,多 半是因为你正在为不确定 性而忧虑,并且怀疑传统 的战略和管理工具会令公 司在彻底变革的面前不堪 一击。也许你已因一场意 外遭受了重大挫折;也许 你交了好运,于是想了解 如何才能尽快地再次拥抱 幸运;抑或你只是开始留 意并意识到,一成不变不 可能带来持久的成功。 无论原因究竟如何,希 望这些原则与案例能够让 你明自,想要在不确定性 中生存并获利,并不需要 借助水晶球,而且,黑天 鹅事件极少发生。尽管无 法为所有可能的变化做好 准备,但你可以为各类彻 底变革做好准备,而且适 时、恰当的轻轻助推可以 将系统性威胁转化为巨大 的机遇。书中反复出现的 海浪、冲浪与探险等类比 是我有意为之:在波涛汹 涌的大海中,船只、皮划 艇或是冲浪者的命运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海 浪迎面扑来时所处的位置 ,以及落水后它们的自浮 能力。 本书探讨了各种能够提 高组织抗风险能力的方法 和工具,但是你应从何处 入手呢?如果非要我提出 一条建议,那就是你要先 了解游戏规则,再选择应 对策略: ·如果了解游戏规则,并 且看到了获胜的可能,那 就像皮克斯一样,采取措 施将威胁与机遇分开; ·如果没有胜算,那就像 比尔在考虑创业投资时所 做的那样,放弃整个游戏 ; ·如果无路可退,那就想 办法掌控游戏; ·如果能够像埃隆·马斯 克在创办Space×时所做的 那样应对竞争对手无法处 理的情况,你就是赢家。 无论你是否做足了准备 ,也不管你的准备方式如 何,更多的疯狗浪正翻涌 而来。这些潜流以极快的 速度交汇,力量极其强大 ,不容忽视。 突然之间,过去那些因 为太远、太慢或太小而显 得无关紧要的变化开始令 人触目惊心。2019年,鲜 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的首席执行官认为,一场 疫情会迅速压垮他们在世 界另一端开展的业务。过 去遏制在经济领域、技术 领域和社会领域不同层面 的问题,正在更加颜繁地 在各个领域和层面移动。 政府关注的问题影响了企 业,而影响个人的问题突 然对机构产生了影响。经 济潜流、技术潜流和社会 潜流在同一片波涛汹涌的 海域中翻腾。 你无法逃避这一切,就 像你无法驾驭浆板冲过迎 面而来的海浪一样。但是 ,如果你能够选对时机, 以合适的浆频朝着恰当的 方向前进,也许能够踏浪 而行。 考虑到日益增长的不确 定性,聪明的投资者与经 理越来越关注抗风险能力 。新闻报道总会令你产生 一种紧迫感,提醒你为下 一次剧变做更为充分的准 备。然而,有关抗风险的 书籍与文章却往往掩盖了 一个令人不安的重要事实 :许多抗风险策略本质上 效率低下。你可以为船身 加装铁甲,却不能指望因 此提高船只的灵活性。毕 竟,这不是铁甲的设计功 用。 不过,还有其他方法可 以提高组织的抗风险能力 。与其试图为组织安上一 副铁甲以抵御每一种威胁 ,不如专注于组织的快速 恢复或是将组织与损害分 隔开,这样做往往效率更 高。你需要比竞争对手更 快地翻转皮划艇,而不是 试图建造一艘永不沉没的 轮船。 亚马逊在新冠疫情暴发 后的头几个月就做到了这 一点。与许多最终在疫情 冲击下走向破产的实体竞 争对手相比,它利用自身 的结构优势,以更快的速 度进行了重组与扩张。恐 怖分子与叛乱分子经常利 用类似的方法达到目的。 他们会在受到威胁时分割 资产,待到危险过后再对 资产加以重新组合。在系 统性剧变中幸存下来的老 牌大企业也使用过这种方 法,例如,IBM曾在20世 纪90年代出售了旗下的许 多硬件业务,随后在21世 纪初将自己重新塑造为一 家B2B服务公司。 这种抗风险能力源自组 织各个层面的良好决策与 适应性领导。如果你的任 务仅仅是面对当前现实, 那么你很难应对未来的不 确定性,更不用说对其加 以利用了。然而,如果能 将抗风险与增长的行动及 文化纳入意识层面,组织 就能很好地应对未知的情 况。 如何看清现状 观察是未来几十年最宝 贵的技能。 在企业、政府与其他组 织中,看清一切一向十分 重要,但却从未如此困难 。你需要关注的内容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然而 旨在强化偏见的结构与系 统的数量也胜过往昔。无 论你通过自身经历形成了 怎样的观点,总能找到志 同道合之人。定制内容、 社交媒体和支离破碎的信 息空间使别人能够轻而易 举地将你包裹在他们的观 点之中,直至你坚信这是 唯一的真理。 真正的现代商业领袖看 到了更完整的现实。他们 放眼外部,也聚焦内在; 广听意见,也广读史书。 他们不断寻找推论,每当 有人说这种情况前所未见 时,他们都会表现出强烈 的 书评(媒体评论) 那些看似疯狂的想法最 初只是你商业地平线上一 个个遥远的黑点,然而它 们却能发展成足以令企业 沉没的巨浪。乔纳森·布里 尔的《疯狗浪》是一本不 可或缺的指南,它可以帮 助你在风暴来临之前做出 反应。 ——萨菲·巴赫尔 《华 尔街日报》畅销书《相变 》作者 在世界与重大的经济、 社会政治及技术变革角力 之际,疯狗浪正以令人不 安的频率向我们袭来。乔 纳森·布里尔将带领我们完 成组织必须实现的意识提 升、行为改变和文化变革 ,以便利用这些变革所蕴 含的机会。利用乔纳森·布 里尔的实用工具让我们在 未来占据优势。如果想要 在下一波浪潮来临时乘风 破浪,就不要错过这本书 。 ——莫洛·纪廉 剑桥大 学贾奇商学院院长 乔纳森的常识方法与情 景规划工具包不仅帮助我 们走在了变革的前面,在 变革中茁壮成长并从中受 益,还为我们注入了一种 团队文化,使我们能够在 波动中生存下来并减轻其 所造成的影响。《疯狗浪 》是21世纪人们对《竞争 战略》做出的回答,是战 略或政策团队的必备读物! ——尼古拉斯·布茨 哈 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基金董 事会成员 乔纳森·布里尔的《疯狗 浪》对决策科学与领导心 理学做出了深远的贡献。 ——菲利普·津巴多 斯 坦福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 距离失败和危险越远, 距离成功和生存就越近。 《疯狗浪》就是这样一本 有理论框架、有分析工具 、有具体案例的书,能帮 助我们主动重视、主动识 别、主动应对PEST(政策 、经济、社会、技术)变 化带来的危险和机会,让 我们充满自信但不自负地 面对明天的狂风暴雨或者 风和日丽。 ——郭庆 橡鹭科技CEO (美团原副总裁) 对投资者或企业家来说 ,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不 确定性是未来最重要的难 点,这不仅要对变化进行 预判,而且需要构建一个 体系和模型,创建稳定的 流程和培养体系的惯性。 而这本书不仅有前瞻性的 思考,还提出了理论框架 Rogue模型,给读者提供 了启示。 ——翁怡诺 弘章资本创 始合伙人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 为企业提出了预测风险的 模型。身处一个快速变化 的时代,作者列举了不同 行业的丰富案例来说明,“ 疯狗浪”可以能颠覆一个行 业,也可以带来创新的机 会。在组织中,如果能提 高组织的韧性和敏捷性就 能提高成功率,这是每个 创业者必需的认知。 ——吴世春 梅花创投创 始合伙人 在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 和快速迭代的商业大潮中 ,由多元趋势以不可预测 的方式汇聚而成的风险被 形象地比喻成“疯狗浪”。面 对扑面而来的大浪,组织 不仅要懂得如何规避,更 要知道怎样顺势而为。逆 向思考,疯狗浪也是“让猪 能飞起来”的大风口,弄潮 儿是那些能够预判风口并 做好准备的组织。如果说 在相对平稳的世界,效率 带来的渐进改变是推动企 业发展的主要动能,那么 在剧变的时代,指数级增 长则是成功企业需要拥抱 的主线,借势成了关键。 ——吴晨 《经济学人· 商论》执行总编辑 精彩页 在日益动荡的世界中转型求生 你是否有能力从彻底的变革中获益,还是仅仅能生存下来? 我在缅因州的一个小渔村五岛长大。在当时的我看来,五岛只是一个平凡的小村庄。童年的一切充满海洋的味道。不断有船只进出港口,发动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我每周都会去几次码头,看着满载鳕鱼、黑线鳕、鲹鱼或大比目鱼(海产依季节而变)的渔船蜂拥而至。 渔民的脚步不疾不徐,因为他们认为海里的鱼永远也捕不完。然而,渔获量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急剧下降,此时已经太晚了。船只出海的次数明显减少,返港时捕获的海鱼也只装了半艘船。最后,渔民不再出海。人们失去了工作,陆陆续续搬离了这里。 最终,五岛开始转型。首先,它把自己重新包装成度假胜地。人们开设了古色古香的民宿,支起了售卖海鲜杂烩的摊位。随后,海鲜产业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开始复苏。这次的主角不再是鳕鱼,而变成了龙虾,人们不再各自为战,而是结成了合作企业。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20年,直到变化再次降临:由于水域变暖,龙虾逐渐向北移动。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则关于过度捕捞及其影响的简单故事。但是,如果你深入挖掘,就会发现事情不止于此。缅因州渔业崩溃是一场灾难性事件,但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许多外国“超级拖网渔船”驶入附近的公海。它们不仅规模庞大、组织有序,而且拥有更好的技术,更具积极性。二是美国商务部固执地拒绝对年度渔获量做出重要限制。三是捕鱼船队之间的相互竞争——你没有捕捞到的东西都会被你的邻居捞走。因此,只有尽可能地捕捞一切海产品,才符合每个人的利益。当然,这几十年来,鱼群的数量也因气候变化与污染不断减少。 上述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成为一个问题,但却没有哪个方面能够给鱼群带来灭顶之灾。如果这些变化是独立发生的——例如,渔民在超级拖网渔船到来前就已结成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合作社——那么,鱼群还有可能依靠繁殖补充种群的数量。然而,这些变化却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它们各自的影响相互叠加,直至渔业资源完全枯竭。这似乎根本不可能发生,可是突然之间,一切就这样发生了。 如果沿海岸线行驶大约三个小时,你就会经过马萨诸塞州的格洛斯特——另一个更为知名的渔港。格洛斯特之所以出名,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规模更大,但主要还是因为电影《完美风暴》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同名小说与电影讲述了几艘渔船被狂暴的大海吞没的真实故事。 电影《完美风暴》的海报展现了一幅可怕的场景:一艘注定要被巨浪吞没的拖网渔船爬上了一个巨大的海浪。浪头至少有100英尺高,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它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地质构造而不是一堵水墙。这些疯狗浪并不是好莱坞虚构夸张的产物,而是深海的常见特征。 首席执行官们感觉自己仿佛在海上漂泊 疯狗浪不是规则波浪,就像渔业资源的崩溃不是常规事件一样。两者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是由几种看似比较正常的现象复合而成的。从表面上看,这个见解似乎并不深刻,然而,有规律、可预测的事件有可能以无法预测的方式相互强化的这一想法却是现代商业中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不被理解的概念之一。 我与很多行业内大大小小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交谈过。我们的谈话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转向两个主题:一是商业和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二是面对这些不确定性,企业如何才能发展壮大。 高管们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他们感觉自己正身处惊涛骇浪之中,而且海浪越来越猛烈。一些企业知道如何乘风破浪,另一些却只能沉入水中。但是每个人,每一个人,都遭受着巨浪的冲击。即便如此,我还是对许多高管——包括初创公司、老牌公司和《财富》世界100强企业的高管——尚未意识到这些浪潮的凶猛程度而感到惊讶。 你只需要看看占据各大头条的新兴技术、社会趋势、人口变化、经济和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政治和军事冲突。人工智能就是这样一种趋势。从搜索算法到图像识别,我们所使用的数字工具一半都与人工智能相关。中美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则是另一种趋势。消费电子产品成本的下降和网络犯罪的日益增长也是如此。 单独来看,这些浪潮都具有破坏性。但是当它们汇聚到一起,就会产生震惊公司和政府的巨变。 ·扶持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举动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进而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石油过剩导致苏联解体。 ·新冠肺炎使那些需要直接接触的企业遭遇了灭顶之灾。 每一场巨变似乎都是“凭空而来”,但其实它们都是由几股可跟踪的潜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幸运的是,我们对疯狗浪的了解比过去多得多。但是,要想利用这些知识,企业需要抛弃一些妨碍为未来做好准备的根深蒂固的习惯。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