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刘少奇与上海/追寻刘少奇足迹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和白区工作,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关心上海建设发展的革命足迹,反映了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创造的光辉业绩,弘扬了他的崇高风范和高尚品德。
目录
第一章 从北京到上海
1.从长沙到北京参加五四运动
2.在育德中学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习
3.辗转上海外国语学社留俄预备班学习
第二章 赴俄罗斯艰难求学
1.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2.历经艰辛抵达莫斯科
3.8个月的学习生活
第三章 参加上海工人运动显身手
1.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
2.参与重新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
3.中共二大的召开与平民女校
4.全力投入五卅反帝斗争
第四章 领导上海工人运动
1.从长沙到上海
2.担任中共上海市沪东区委书记
3.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4.担任中央职工部部长和全总组织部部长
5.刘少奇白区工作策略思想和被迫写《我的错误》
6.何宝珍和中华全国互济总会
第五章 白区工作思想在上海的继续实践
1.上海工人运动指导思想的转变
2.反日大罢工的胜利
3.《我观这次文艺论战的意义》和抗战时期上海文化
第六章 参与领导建设新上海
1.“接收得好,还要管理得好,还要改造”
2.帮助上海工商业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3.指导上海“三反”“五反”运动
4.妥善解决上海劳资关系问题
第七章 关心支持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
1.指导上海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支持上海建设闵行
3.“要加强科学研究”
4.上海的劳动、教育体制改革
5.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生活
第八章 刘少奇与上海统战工作
1.上海白区统战工作的一把好手
2.“要进一步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3.“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4.与宋庆龄的深厚友情
附录:刘少奇与上海大事记
后记
序言
2018年11月24日,是
刘少奇诞辰120周年。为
深切缅怀刘少奇为党和国
家事业做出的历史贡献,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刘
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
组织下,编纂了《刘少奇
与上海》一书。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
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
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
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
国元勋,是以毛泽东为核
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
集体的重要成员,党和国
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
人。他的革命生涯与上海
这座光荣红色的城市有着
密切的联系。1920年,
刘少奇在上海外国语学社
学习,完成思想上最重要
的转化,确立了坚定的马
克思主义信仰,并从上海
走上赴俄求学之路。
1922年,学成归来的刘
少奇被组织安排的第一份
工作就在上海劳动组合书
记部。在那里,刘少奇对
上海的工人运动有了一定
的了解,并积极投身到党
的各类工作中去,传播自
己在苏俄学习到的关于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
1925年,已在领导安源
工人斗争过程中成长成为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的刘
少奇,被党委以重任,回
到上海,参与领导上海五
卅反帝斗争,特别是8月
份李立三离沪赴京后,刘
少奇一人承担起领导上海
工人阶级在艰苦恶劣环境
下有组织的罢工和上工的
任务,不怕牺牲,有理有
据地领导工人实现有组织
的上工,积累了丰富的工
人运动经验,成为我国工
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大革命失败后,在白
色恐怖极端险恶的环境中
,刘少奇因与当时党中央
领导人在革命形势等问题
上意见不同受到批评和撤
职,但刘少奇在上海坚持
投身革命活动,从理论上
和实践上同“左”倾冒险主
义和关门主义错误进行坚
决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
,尽管刘少奇同志离开了
上海,但他始终关心关注
上海的工人运动,他的许
多关于白区工作论述对上
海地下党正确开展工作起
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
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委员长、中共中央
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
副主席等职的刘少奇,十
分关心关注上海这个中国
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的经
济社会发展问题。从
1951年到1965年,刘少
奇同志连续14年到上海,
对上海的工作提出许多真
知灼见。
刘少奇还非常重视统
战工作,最早提出建立工
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问题
,并在上海开展工人运动
中加以实践。抗日战争爆
发后,刘少奇在上海工作
期间,竭尽全力贯彻执行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
策。新中国成立后,刘少
奇又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进行
了艰辛的探索,做了大量
卓有成效的工作。
刘少奇的一生,是光
荣的一生、不懈奋斗的一
生。他留下的著作,深刻
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历史经验,是毛泽东思想
的组成部分,依然闪烁着
智慧的光芒;他为了党和
国家事业,实事求是,不
怕牺牲,敢于追求真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
神,更是我们当代共产党
员学习的楷模。仅以此书
寄托对刘少奇的缅怀和敬
仰。
导语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刘少奇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不懈奋斗的一生。
本书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刘少奇波澜壮阔的一生,全面反映了刘少奇的业绩、思想和风范。
后记
本书是上海市委党史
研究室纪念刘少奇诞辰
120周年的重要书籍,也
是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刘
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纪
念刘少奇诞辰120周年系
列丛书中的一本。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书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安
排专人负责书稿的写作,
室主任更是给予全过程性
的把关指导。书稿的编写
得到了中国中共文献研究
会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
会、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
指导和帮助。市委党史研
究室资料室为图书所需照
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者
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
足指出,敬请专家和读者
批评指正。
2018年10月
精彩页
第一章 从北京到上海
1919年对近代中国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导,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种形式进行的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以北京、上海两大城市为据点,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开来,吸引着像刘少奇这样的有志青年上下求索,不懈追求。
1.从长沙到北京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造成的问题,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的协约国之一参加会议,并提交了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等七项希望和联消1915年中日协议及换文的陈述书,不但没有得到通过,战前德国侵占的山东胶州湾的领土,以及那里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缆等被转交给日本。连参加和会谈判的中国代表都指出,“此次和会条件办法,实为历史所罕见。”但是,北洋军阀政府准备在这一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北京的学生群情激愤。
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3000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学生有32人被捕。事件很快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全国各地学生的响应。5月11日,复旦大学、南洋中学等31家学校学生发起成立上海学生联合会;14日,天津的学生成立学生联合会,并派代表到上海,以期联合青年学生之能力,唤起国民之爱国心,挽救危亡。5月19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2.5万学生举行总罢课,并发动抵制日货运动。5月26日,上海各校学生宣誓总罢课。南京、杭州、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学生也先后宣告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
自5月19日总罢课以来,学生运动的影响不断扩大,加上他们加紧宣传抵制日货,日本人受到很大的影响,北洋军阀政府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指责,对学生的镇压更加严厉,顿时北京全城军警密布。6月1日,北洋军阀政府宣布戒严命令,宣布解散学生团体,企图以高压手段制止学生的爱国活动,并于6月2日逮捕了在东安市场贩卖国货的学生7人。北京学生联合会立即在2日开会,议决从3日起分三天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演讲活动。
6月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演讲活动,被军警逮捕170多人。6月4日,又有700余学生被捕。消息传到上海,上海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按户动员商号自5日起一律罢市。在遇到店主的拒绝后,不惜“沿街跪求”。6月5日,北京2000余名学生走上街头,遭到军警马队的冲击。天津、上海、武汉等各大城市的学生,得知北京军警大肆逮捕赤手空拳的学生,无不激愤,纷纷起而罢课。上海工人自行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支援学生的爱国行动。6月5日,上海纱厂工人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6月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10日,罢工达到高潮,铁路工人、市政部门工人全休罢工,上海水陆交通全线瘫痪。参加罢工人数前后总计有六七万人。
上海工人罢工后很快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自此起,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场运动也为中国青年提供了直接的斗争经验,锻造了一批进步分子。
1919年夏天,刚刚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北京,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气氛和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十分浓厚。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意气风发。各种新思潮大量涌现、诸多学说流派争鸣斗胜,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观点在各种刊物上都可见到。身在湖南的刘少奇,自参加过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罢课游行、爱国宣传和抵制日货的斗争后,对北京这个全国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心向往之。于是,他在育才中学毕业后还没等到发毕业证书,就与北京大学的同学取得联系,从长沙赶到北京,并决定争取留在北京读大学。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