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阳光明媚、海水湛蓝的地中海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欧洲大陆还一片蒙昧时,这里就先后有多种文明形态诞生、发展、交流、竞争,多种信仰萌发并最终发展成重要的宗教流派。这里留存了世界上最早的恢宏建筑,催生了最早的民主制度和强盛帝国,孕育了广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群体。欧、亚、非三大陆的交融使得这里的文化丰满而独特。地中海文明深刻地影响到了欧亚大陆乃至整个世界,并渗透入我们每个人的心灵,直至今天。 让我们一起跨越北非和南欧,走访埃及、希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突尼斯、土耳其、西班牙……,回到历史原点,去感受地中海哲学、宗教、文化和艺术之美! 作者简介 金维一,资深媒体人,美国密歇根大学、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影视剧制作人,电视剧《蜗居》《杜拉拉升职记》《誓言今生》等总制片人,《旗袍美探》编剧和总监制。著有人文旅行笔记《背包地理》《带着偏见上路》,Into the Amazing Puzzle,学术著作《电视观众心理学》等。 目录 序 她的蓝,像眼睛 第一章 尼罗河畔有奇峰 埃及 巍巍金字塔 生死阴阳隔·河东 生死阴阳隔·河西 阿布辛贝的误差 不灭的灯塔 第二章 文明摇篮曲 希腊 迷宫没有墙 黄金面具下的爱与痛 世界之脐有神谕 光荣属于雅典娜 与苏格拉底喝酒 地中海的联合国 第三章 一定是罗马 意大利和梵蒂冈 罗马,当然是罗马 国小乾坤大 第四章 苦涩的奶和蜜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西墙不哭 沉重的十字架 先知的足印 隔离墙外有花香 第五章 穿过沙漠奔海洋 约旦 雄关漫道西克谷 罗马之外的罗马 第六章 北非露出尖尖角 突尼斯 罗马的死敌在对岸 七分之一的麦加 第七章 日落地中海 土耳其 以弗所的美好生活 山中日月长 拜占庭的夕阳 奥斯曼的曙光 欧洲向左,亚洲向右 第八章 海角风劲好扬帆 西班牙 摩尔人的黄金时代 阿尔罕布拉的回响 序言 她的蓝,像眼睛 假如给你十天假期,你 最愿意去哪里? 我愿意自驾一艘快艇, 畅游在蔚蓝的地中海。 第一天我从巴塞罗那出 发,先去看看造型清奇、 恍如童话梦境的高迪建筑 :造了百年还没完工的圣 家族大教堂、长着怪异烟 囱的米拉之家,再去看一 场令人感伤的弗拉明戈舞 ,然后到白帆林立的港口 ,吃一份铺满大虾和青口 贝的海鲜饭,再扬帆出发 。 第二天我沿着法国南部 平整的蓝色海岸前行,在 戛纳和尼斯停驻,那一片 长长的金色海滩一望无际 ,小狗们在水边嬉戏欢腾 ,比基尼美女分外养眼。 在海边坐坐,尝尝油封鸭 腿和鹅肝,配一杯普罗旺 斯的红酒。也可再往前航 行一段,到富裕的弹丸小 国摩洛哥,就算不赌一把 ,在山坡上眺望豪宅密布 的港湾也是快事一桩。 第三天应该过利古里亚 海域到了那不勒斯,港口 和街头人头攒动,仿佛全 城的人都走出了家门。不 要见怪,不闹哄哄就不是 意大利。高耸的维苏威火 山就在眼前,两座壮观的 中世纪城堡俯视港口。即 便没时间去看看庞贝古城 ,独一无二的那不勒斯比 萨总要吃上一口。 绕着意大利那只美丽的 足靴,第四天从第勒尼安 海转进亚得里亚海。伟大 的威尼斯到了,坐上贡多 拉,在蜿蜒狭窄的水道中 穿行,两边尽是高敞、典 雅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 期的建筑。那些几乎被海 水湮没了地坪的老旧府邸 里,没准哪幅壁画就出自 提香或者丁托莱托之手。 宽阔的圣马可广场有乐队 演奏,惊起一群鸽子,也 撩动游人的心弦。 第五天沿着亚得里亚海 南下到杜布罗夫尼克。这 座克罗地亚海滨城市从来 不是历史热点,但唯其如 此才保存完好,中世纪建 造的水道、喷泉和修道院 都别具一格,但最好的观 感是俯瞰整座城市,一大 片区域全是橙色的屋顶, 别致、统一而壮观。晚饭 可以试试炸鱿鱼和烤牛肉 ,还有散发香草气味的杜 布罗夫尼克烈酒。 第六天绕过爱奥尼亚海 域,繁忙的比雷埃夫斯港 就不要停留了,驱车直奔 雅典,上卫城山瞻仰西方 文明的重要殿堂帕特农神 庙。雅典娜的家园虽饱经 风霜,却依然屹立不倒。 沿着城堡山下来,还有大 片古希腊、罗马遗迹,不 妨在那里兜兜转转,寻找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踪迹 。 希腊最美的岛屿很多都 分布在基克拉泽斯群岛, 第七天我们穿越群岛,钻 出狭窄的达达尼尔海峡, 抵达伟大的伊斯坦布尔。 历史上它曾是拜占庭和奥 斯曼土耳其两大帝国的首 都,现在还是横跨欧亚的 大都市。比照一下圣索菲 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 会感叹两座不同宗教的建 筑居然如此相似。相隔不 远就是奥斯曼帝国的王宫 托普卡帕宫,去那里了解 一下苏丹们的宫闱秘史。 伊斯坦布尔的夜生活丰富 多彩,可以去吃土耳其烤 肉,去洗个土耳其浴,或 者去寻找一个迷人的肚皮 舞娘。 第八天我们要离开地中 海北岸,往东岸和南岸进 发。先去亚洲,犹豫驻足 在贝鲁特还是特拉维夫。 小小的贝鲁特既有古罗马 的城墙庙宇,也有奥斯曼 时代的清真寺,还有从地 下挖出的古腓尼基人的遗 迹。新兴的特拉维夫则是 犹太人聪明才智的体现, 宽阔的海滨步廊和迷人的 沙滩绵延到古城海法。向 内地驱车一个多小时,就 能抵达三大教派的精神中 心、不断引发归属争议的 圣城耶路撒冷。 第九天我们往西,经苏 伊士运河,可以看见塞得 港清真寺那两座宣礼塔高 耸入云。到达亚历山大城 。这个托勒密王朝的首都 曾拥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的巨型海港灯塔, 以及当 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图书 馆,如今都已无迹可寻。 现在,这里是嘈杂拥挤的 阿拉伯人聚居区,有轨电 车开过狭窄的老城街道, 惊得道路两边小贩笼子里 的鸡鸭扑腾乱跳。若嫌吵 闹,可以去抽一袋水烟, 啜一杯土耳其咖啡, 看人 在浪涛拍岸的海边镇定地 垂钓。 第十天我们离开南岸, 去往地中海中央的岛屿。 马耳他因其独一无二的地 理位置,被称为“地中海的 心脏”。首府瓦莱塔被蜂蜜 色的险峻城墙围绕,城内 满街都是保存完好的文艺 复兴时期和巴洛克风格的 建筑,间以优雅的露天广 场。历史上这座小岛一直 在抵御外侮,却又不可避 免地受到法、意、葡、西 、英等欧洲国家的影响, 具备了统一而多样的欧洲 风格。 第十一天再驶向南岸… …怎么冒出来个第十一天 ?十天怎么都不够,无论 如何也要多出一天把行程 走完。我们要去非洲大陆 最北端的突尼斯城,那里 曾经是强大的迦太基文明 的所在地,他们与同样强 大的罗马人缠斗了整整一 个世纪,最终落败被屠城 ,人类历史的笔触从此开 始书写、称颂伟大的罗马 。除了古老的文化遗存, 这里还有上好的羊肉、极 其正宗的羊角面包。北非 的情调在于宽容和散漫的 穆斯林风格,夹杂着挥之 不去的法国情结。 这是航行地中海的十一 天,我们的快艇必须开得 和飞机一样快。我们还遗 漏了什么吗?当然!我们 遗漏了通往大西洋、开启 大航海时代的里斯本和波 尔图,遗漏了西班牙热情 奔放的马略卡岛和马拉加 ,以及记录着伊斯兰荣耀 的科尔多瓦和格拉纳达 导语 作者通过实地走访埃及、希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突尼斯、土耳其等地中海沿岸国家,拍摄了大量照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以重要的历史遗迹为点,串联起整个地中海区域的发展轨迹,发散式地、深入浅出地谈论历史、哲学、宗教、文化和艺术。 精彩页 第一章 尼罗河畔有奇峰 埃及 巍巍金字塔 出发去埃及之前,参考了好几家旅行社埃及团的行程。无一例外都把金字塔放在最后一天,就好像一场文艺演出,总得把最大腕的明星放在最后一个压轴。同行的伙伴们听说之后都反对,说万一最后时刻剧场断电了怎么办。看不到金字塔,这埃及也就白来了。于是不但把看金字塔的行程提前,而且前一夜的酒店就订在吉萨高地(the GizaPlateau)金字塔的边上。 当夜入住很晚,黑咕隆咚啥也看不见。次日清晨起个大早,顾不得吃早饭就跑到酒店的平台上去,还大呼小叫地冲边上的伙伴嚷嚷“看见了看见了”,仿佛金字塔是自己发现的一样。清晨的开罗西郊雾霭重重,路上已经有了飞扬起尘土的汽车和为生计奔波的行人,穿梭在低矮的建筑间和昏暗的路灯下。而这熙攘市井的背景,就是那个我们在图书、杂志和电视里无数次看到过的简洁造型。金字塔,像山一样默默矗立。它矗立得太久,站得又太高,脚下的一切繁华似乎都成了蝼蚁,成了尘埃。 天亮之后,埃及导游驱车送我们到吉萨高地的一处高点。那里朔风阵阵,吹得人眼神迷离。眼前一大片黄土地,如绒毯般平整地铺展开去,一望无际。远处,三座金字塔错落排开,居中是尖顶挺拔、造型最完美的哈夫拉金字塔(Pyramid of Khafre),它左侧身后是最著名最高大的胡夫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Khufu),顶角有些破损,因透视关系显得略小。最小的孟卡乌拉金字塔(Pyramid ofMenkaure)玲珑精美,坐落在最右侧。天阴阴的,却突然有阳光穿透云雾,在三座金字塔上洒下金黄的光,将细密的石块纹理照得分外清晰。我们刚想欢呼,金光又倏然退去,留下三个巨大的剪影和渺小而沉默的我们。又是一阵风,卷起沙砾,呼啸而过。 面对金字塔,我们又能联想到些什么呢?我们可以说说皇家园林圆明园,其建造与焚毁离我们有200多年;可以说说红墙金瓦的紫禁城,明永乐年间建成,至今有600多年;可以说说中国最辉煌的盛唐,那个我们梦寐以求苦苦追忆的伟大时代,离我们有1300多年;可以说说被史书描绘得极尽富丽堂皇的阿房宫,那座秦朝的建筑如果真的曾经存在的话,离我们有2200多年。金字塔建造于公元前2500多年,距今有4500多年历史。中国人提到三皇五帝,差不多算到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尽头,而金字塔和它们的主人们,就与黄帝和尧舜同庚。 我们到了近前,站在胡夫金字塔的脚下。刚才远看还是一片细密纹理的墙面,现在成了一块块粗重的巨石,密密麻麻堆砌起来,直耸云天。对称的造型、宽大的底座,让向来方位感很好的我也辨不清南北。高146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了10米,仍有40层摩天大楼的高度。在1889年埃菲尔铁塔建造之前,胡夫金字塔在漫长的4000多年时间里始终保持着地球最高建筑的纪录。过去攀爬金字塔几乎是每位游客的必选项目,但自从1986年两位冒失的英国人失足摔死后,攀爬运动被就此禁止。不过金字塔实在太厚重,人踩在上面和蚂蚁爬到万吨巨轮上没啥区别,如今爬上三五级石阶还是不会有人来管你。我就这么爬上了几阶,回头再看,下面人来人往,已有几分微渺。身边的巨石及人肩高,上下缘被削切成同样高度以适合堆砌拼接,外侧又凸显嶙峋的原貌。不知道是哪位神仙算出来的,说胡夫金字塔用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垒成,平均每块重2.5吨,全塔总重量684万吨,相当于100多艘“泰坦尼克”。靠近地面基座的石头巨大,往上渐轻渐小,可到了第35阶左右,每块石头又突然重达10~15吨,完全违反下重上轻的常规。我抬头,高不见顶。低头,人声缥渺。相信所有和我站在同样位置的人,都会生出同一个疑惑:这顶天立地的庞然大物,究竟是如何拔地而起的? 这项浩大的工程源于古埃及人的一个执着信念:灵魂永远不朽,生命可以重来,一如浩荡北去的尼罗河每年泛滥,冲刷泥土,留下肥沃的养料哺育万众;一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循环不止,生生不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动用了10万农民,历时20~30年的时间,在每年尼罗河泛滥的休耕季节,在尼罗河西岸建造起自己永久的陵寝。民工们从采石场采下一块块巨石,通过向地面洒水,来拖拽石块滑行,运抵金字塔工地。在工地上他们用沙石搭起一个环形的斜坡,将一块块削切好的巨石慢慢提拉,直到抵达该摆放的高度,再搬运置放到被斜坡围绕的金字塔塔座上…… 这一切,都是今人的揣度。显然,已经登上月球的现代人还没有足够的智力完全解开几千年前古埃及先辈留下的谜团。待解的疑问一箩筐。在那个没有金属杠杆和起重设备的新石器时代,230万块石灰石,轻的有一辆轿车重,重的超过一辆轻型坦克,靠地面洒水就能一路拖拽?那传说中的环形斜坡是怎么建造的?环绕一圈之后再怎么攀升?将石头推拉到理想的高度之后又如何从斜坡上平移到金字塔塔座上去?更何况,建造这样一个斜坡本身,就无异于再造一个金字塔。而金字塔建成之后,那座废弃被拆毁的斜坡,何以不见一砖一瓦,消失得无影无踪? 胡夫金字塔四边呈正方形,各边长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