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国藩家训(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曾国藩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曾国藩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追求。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左宗棠、弟弟曾国荃、儿子曾纪泽等都秉承他的教导而成为出将相的显赫人物。他的家训仍然被当作家教经典;他教育子弟的很多理念和具体方法,仍被广泛借鉴。曾国藩的家教之道,值得每个望子成龙的现代家长和追求卓越的年轻人好好学习。
作者简介
张天杰,浙江桐乡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学院教授。著有《张履祥与清初学术》《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等学术专著并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
目录
前言
立德篇
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读书明理作君子(谕纪鸿,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谕纪泽,咸丰六年十月初二日)
告诫早起、有恒、容止重厚三事(谕纪泽,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
戒举止太轻,戒积钱买田(谕纪泽纪鸿,咸丰十年十月十六日)
局势危急,遗训“八本”“三致祥”(谕纪泽纪鸿,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
举止要重发言要讱,写字要天分更要苦功(谕纪泽纪鸿,咸丰十年十一月初四日)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谕纪泽,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
欲求变化气质,先立坚卓之志(谕纪泽纪鸿,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
贺纪鸿县试首选,嘱勿沾染富贵习气(谕纪鸿,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
蒙恩封侯寸心不安,世家子弟力去傲惰(谕纪鸿,同治三年七月初九日)
以勤、俭自省警惕,以谦、慎待人接物(谕纪泽纪鸿,同治四年闰五月初九日)
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谕纪泽纪鸿,同治五年三月十四日)
禀气太清则当求志趣高坚、襟怀闲远(谕纪泽,同治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遗嘱:不忮不求,勤俭孝友(谕纪泽纪鸿,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
以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为日课(谕纪泽纪鸿,同治九年十一月初二日)
养生篇
有病不轻服药,饭后散步三千(谕纪泽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忧惧太过似有怔忡,嘱其二子来营省视(谕纪泽,同治元年十月初四日)
告知军情与心绪之恶,并查问学业(谕纪泽纪鸿,同治元年十月二十四日)
纪泽桥上跌下,告诫保身为重(谕纪泽,同治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湘勇闹饷尚无善策,嘱咐后辈夜饭不荤(谕纪泽,同治四年闰五月十九日)
养生之道“尽其在我,听其在天”(谕纪泽,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
常看《聪训斋语》,莳养花竹饱看山水(谕纪泽纪鸿,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行军当有赏罚,《聪训斋语》有益德业、养生(谕纪泽,同治四年十月初四日)
养生从眠、食用功,却得自然之妙(谕纪泽纪鸿,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五日)
常服党参膏,不强求发汗,不屡改药方(谕纪泽纪鸿,同治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再讲养生之诀,知保养,宜勤劳(谕纪泽纪鸿,同治五年七月二十日)
调养全在眠食,不可轻信医生危言(谕纪泽纪鸿,同治五年八月十四日)
纪鸿迎考,用心太过,体弱生疾(谕纪泽,同治六年三月十八日)
三虑:享名太盛、聪明太过、顺境太久(谕纪泽,同治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清心寡欲以养其内,散步习射以劳其外(谕纪泽,同治九年六月十一日)
治疗眼疾偏方四种,都是聊以自解(谕纪泽,同治九年七月十七日)
重申“每夜洗脚”等养生五事(谕纪泽纪鸿,同治十年八月二十五日)
交际篇
岳家凋耗当慰解,读经常读校勘记(谕纪泽,咸丰八年十二月初三日)
赴省考试,须得老成者照应(谕纪鸿,同治二年五月十八日)
家人行船不可挂大帅旗、惊动官长(谕纪鸿,同治二年八月十二日)
为人当谦敬,择友看志趣(谕纪鸿,同治三年七月二十四日)
邵懿辰之子病故,嘱咐其子关顾邵家(谕纪泽纪鸿,同治四年六月十九日)
交待为邵懿辰作墓志铭、纪瑞进学送贺礼等事(谕纪泽,同治四年八月十三日)
交待邵懿辰墓志铭刻石等事(谕纪泽,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拟请吴汝纶之父为纪鸿塾师(谕纪泽纪鸿,同治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新年移驻周家口,安排纪泽腊月来省觐(谕纪泽,同治四年十一月初六日)
将才有志气,即可予以美名而奖成之(谕纪泽纪鸿,同治五年九月初九日)
读书篇
看《汉书》两种难处:小学训诂、古文辞章 (谕纪泽,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五日)
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谕纪泽,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读书宜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谕纪泽,咸丰八年八月初三日)
经书之外,将十一种书寻究一番(谕纪泽,咸丰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读《诗经》法、作赋法以及习字法(谕纪泽,咸丰八年十月廿五日)
看天文、认星座之指南,三河大败之感叹(谕纪泽,咸丰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指示读书次序,以及指点作文、写字(谕纪泽,咸丰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买书不可不多,看书不可不知所择(谕纪泽,咸丰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今古文《尚书》源流,读书宜求个明白(谕纪泽,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
评《十三经注疏》以及写字换笔法(谕纪泽,咸丰九年八月十二日)
告知近日军情,古人解经有内传有外传(谕纪泽,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
钞《说文》阅《通鉴》,看读写作之安排(谕纪泽,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目录分类之法,以《尔雅》为最古(谕纪泽,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四日)
古雅与雄骏,《十八家诗钞》之选读(谕纪泽,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
小学三大宗:字形、训诂、音韵(谕纪泽,同治元年十月十四日)
韩愈四言诗,奇崛之中迸出声光(谕纪泽,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四日)
韩愈五言诗领会怪奇可骇处、诙谐可笑处(谕纪泽,同治元年十二月十四日)
序言
前言
曾国藩(1811--1872),初
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晚清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军事家。

嘉庆十六年(1811)十一
月,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
府湘乡县荷叶塘白杨坪(今
属湖南娄底双峰县)。道光
十八年(1838)考中进士,两
年后授翰林院检讨,后升任
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再
任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工
、刑、吏各部侍郎。咸丰二
年(1852),因为太平军进犯
湖南以及攻陷武昌等地,丁
母忧而还乡的曾国藩奉旨办
理本省团练,咸丰四年
(1854)二月开始率领湘军与
太平军作战。咸丰七年
(1857)二月丁父忧而还乡,
第二年六月复出,继续统帅
湘军。咸丰十年(1860)赏兵
部尚书衔,并任两江总督,
下一年又奉旨督办苏、皖、
浙、赣四省军务。同治三年
(1864)七月收复南京,因功
加太子太保衔、封一等毅勇
侯。同治四年(1865)五月,
奉旨北上围剿捻军;六月,
补授体仁阁大学士。同治七
年(1868)四月,补授武英殿
大学士;八月,调任直隶总
督。同治九年(1870),办理
天津教案,后回任两江总督
。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
病逝于任上,赠太傅,谥文
正。本书所收的家训,大多
作于咸丰六年(1856)之后,
也即曾国藩经常独自一人离
家千里,故不得不以书信训
诫其子女。
因为创建湘军并平定太
平天国,又首倡洋务运动,
曾国藩被称为中兴第一名臣
,也被认为是“三不朽”的圣
人。曾经编辑曾国藩家书、
日记为《曾文正公嘉言钞》
的梁启超就说:“岂惟近代
,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
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
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然而曾国藩在同时代士人之
中则被称为“最钝拙”,又“
终生在指逆之中”,何以成
就其立德、立功、立言而震
古烁今?梁启超指出:“其一
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
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
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
,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
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
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
坚苦卓绝。”也就是说,曾
国藩一生的成就,在于其有
着“立志自拔于流俗”的精神
,有着“历百千艰阻而不挫
屈”的精神,以及“不求近效
,铢积寸累”的渐进,“植之
以刚,贞之以恒”的固守,
这种精神体现在湘军的崛起
之中,也体现在其家训之中

曾国藩生前曾经立志作
一部“曾氏家训”,“凡家道
之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
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
然而因为戎马倥偬以及著书
之难,未能完成心愿。后世
所传的“曾国藩家训”则是取
自其写与两个儿子的家书。
其中也包含了曾国藩所总结
的曾氏三代训诫,其祖父星
冈公的“考、宝、早、扫、
书、蔬、鱼、猪,,八字诀
,其父亲竹亭公的“少壮敬
亲,暮年爱亲”专重“孝”字
,以及他自己总结的“八本”
“三致祥”与“勤、俭、刚、
明、忠、恕、谦、浑”八德
,等等,他对于先世与自身
家教经验的总结,也可谓成
果丰沛了。故《清史稿》也
称赞他“举先世耕读之训,
教诫其家”。
曾国藩在《世泽》一文
中说:“士大夫之志趣学术
,果有异于人者,则修之于
身,式之于家,必将有流风
余韵,传之子孙,化行乡里
,所谓君子之泽也。就其最
善者,约有三端:日诗书之
泽,礼让之泽,稼穑之泽。
”也就是说,曾国藩认为修
身齐家且传之后世的余泽,
最为重要的就是诗书、礼让
、稼穑,下面则结合这三者
来谈谈曾国藩家训在思想内
容上的特点。
先看“诗书”,读书、写
字、作文是曾国藩家训的重
点,他认为“惟读书则可变
化气质”,故而家训之中谈
论读书方法的最多,比如“
看、读、写、作四者,每日
不可缺一”,“从‘有恒’二字
痛下工夫。然须有情韵趣味
,养得生机盎然”,将广博
的浏览与专门的吟诵结合,
抄写与仿作结合,强调的是
坚持不懈,以及韵味、生机
的涵养。关于写字,针对其
子“写的字缺乏刚劲之气,
这是你生来气质之中的短处
”,故而强调要学欧、柳二
体,且与“走路宜重,说话
宜迟”等言行上的修养结合
起来加以要求。作文,则提
出“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
之文章”,也就是将字词训
诂与文章修辞、考据与辞章
两方面的功夫结合起来。还
有曾国藩编撰《十八家诗钞
》与《经史百家杂钞》二书
,也就是为了“诗书传家”。
至于“礼让”,则可以从“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等说法
来看,曾国藩总是告诫其子
,“凡事皆从省啬,独待诸
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
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
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要义
”,“不可轻慢近邻,酒饭宜
松,礼貌宜恭”,亲族之间
要和睦、宽厚,邻里之间要
客气、礼貌。还嘱咐“以‘谦
、谨’二字为主”,“力去傲、
惰二弊”,不可与州、县往
来,不可惊动官长,等等。
至于女儿们则“不要重娘家
而轻夫家”,这些都可以看
出曾国藩对于“礼让”之道的
重视。
再说“稼穑”,曾国藩牢
记祖父的话,“吾子孙虽至
大官,家中不可废农圃旧业
”,故而在与其弟、其子的
家书中经常强调种菜、种竹
,“蔬菜茂盛之家,类多兴
旺;晏起无蔬之家,类多衰
弱”,还要家
导语
修身、处世、齐家、治国必读经典。 著名作家、中国研究曾国藩第一人唐浩明力荐。 分类导读,提炼标题,精注精译,轻松阅读全方位揭示一个百年家族长盛不衰的秘密 内插高清影印曾国藩手书、曾国藩家族七代世氏简表。 附赠曾国藩日课、八行笺。
精彩页
立德篇
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读书明理作君子(谕纪鸿,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导读】
曾纪鸿生于道光二十八年,是年方才八岁。曾国藩十分注意子女的教育,虽在外领兵打仗,但也在百忙之中抽空给年幼的次子写信,其慈父之心拳拳可知。
大多人家期望子弟做大官,然而曾国藩却教育自己的儿子,不必汲汲于做大官,而要做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还要能固守清寒、朴素的耕读家风,而不要传染了仕宦人家的不良风气。再者,还希望儿子不求富贵功名,而求学做圣贤。事业成败,不是个体所能够把握的;而道德、人格的养成,却只要自己努力便可把握,与外在的机遇、命运并不相关。
字谕纪鸿儿:
家中人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1]。此君子也。
余服官二十年[2],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3]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4]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5],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6]也。
手谕(时在江西抚州门外)
【注】
[1]\t乐:安乐。约:俭约。语出《论语·里仁》。
[2]\t服官:为官。
[3]\t寒素:清寒,朴素。指门第寒微、平常的人家。
[4]\t高曾祖考:高祖、曾祖、祖父、父亲。
[5]\t居敬工夫:恭敬自持的身心修养方法。
[6]\t入德之基:进入修养成就圣人品德的基础。
【译】
字谕纪鸿儿:
家中来到军营的人,大多称赞你的举止大方,我为此而感到少许的欣慰。凡人大多希望子孙能做大官,我却不希望子孙做什么大官,只愿都能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勤劳俭朴,自立持家,习惯于劳苦的生活,既可处于安乐,又可处于俭约,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我做官二十多年,不敢稍稍沾染官宦场中的不良习气,在饮食起居等方面,还能固守清寒、朴素时候的家风,极其俭朴的日子过得,略微丰盈的日子也过得,至于太过丰厚则不敢过了。大凡仕宦人家,由俭朴而进入奢侈则容易接受,由奢侈而返回俭朴则难以接受。你年纪尚小,千万不可贪图奢华,不能养成懒惰的习惯。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小户人家,无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勤苦而俭约,未有不会家业兴旺的;骄奢而倦怠,未有不会家业败亡的。你每天读书、写字不要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了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以来代代相传的家风。我的父亲、叔父,也都是黎明即起,这些都是你所知晓的。
凡是富贵功名,都是命里注定的,一半由于人力,一半由于天命。唯独学做圣贤,全部都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互干涉。我有志于学做圣贤,少年时还是欠缺了恭敬自持的修养工夫,至今还不免偶有戏言戏动的行为发生。你应当举止端庄,不要妄言妄动,这样去做才能奠定成就圣人的道德修养基础。
手谕(时在江西抚州门外)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