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索了当代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寻觅出一种情感深处的色调——蓝。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间,抒写个体对生命的参悟;在飞速奔涌的人生长河中,聆听生命本心的嘀嗒之声。朱鸿的历史文化散文在当代文坛已经独树一帜,本书在生命体验的感悟上写出了新的深度。
谈生活,写情感,悟爱情,观成长,望故乡,感念知交挚友。行于西北的莽莽苍苍,慨叹人生的情短情长……宁静随心地面对纷纷扰扰的万事万物,守住自己那一抹纯净的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吾情若蓝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朱鸿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探索了当代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寻觅出一种情感深处的色调——蓝。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间,抒写个体对生命的参悟;在飞速奔涌的人生长河中,聆听生命本心的嘀嗒之声。朱鸿的历史文化散文在当代文坛已经独树一帜,本书在生命体验的感悟上写出了新的深度。 谈生活,写情感,悟爱情,观成长,望故乡,感念知交挚友。行于西北的莽莽苍苍,慨叹人生的情短情长……宁静随心地面对纷纷扰扰的万事万物,守住自己那一抹纯净的蓝。 作者简介 朱鸿,陕西长安人,散文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写作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长安笔会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有三十多种版本行世,代表作有《夹缝中的历史》《人生的爱与智》《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西部心情》等。作品录用于中学语文教科书和高职语文教科书,见诸语文试卷,入选百余种散文选集。曾获首届冰心散文奖、第二届老舍散文奖、第五届和第七届陕西文学奖及首届陕西图书奖。 目录 题记 人生,试用一下减法 我什么都不是 舒放的日子 好感 高考不可怕 独行 宁静 朋友之道 出城踏雪 天 一臂之力 人生三大红运 向往乡野 大德之旅 彷徨 入眠 命运难卜 恋旧 过去的书信 我为什么没有长高 为了一本书 想到至亲心就疼 嫁女 合欢树 母亲的意象 不能想的父亲 母爱如流 告别 围墙 我爱我的姓 腊月二十八日的人间 一封家书 秋天来了 苦涩的苜蓿 补地 喜欢女儿 如愿在春天 爱无言 窈窕淑女 一次没有表白的爱 愿天天都是情人节 三十二朵鲜花 恋爱记挫 别难 爱之路 伞下 踏上故乡的小路 喜欢小麦 小路 黄土 少陵原 老人与狗 故乡难言 地 长安荠菜 哭泣的老牛 白原 长安鸟类 背影 黄河摆过去了 黄河摆过去了 秦地古镇 沿渭行小记 咸阳原和五陵原 终南山 辋川尚静 曲江萧瑟 敬畏黄河 在峡谷享受阳光 悠悠渭水 萧关 塞上 大人先生 蒋子龙先生 陈忠实先生 李若冰先生 向郭风墓三鞠躬 苦难与智慧 路遥纪念 交渊明作朋友 周氏兄弟的散文 后记 序言 自从投入生活,领略了 它的滋味,我便对生活怀有 饱满的热爱。在岁月用种种 烦恼和苦难缓慢地浸润了以 后,我仍不减对生活的热爱 之情。 偶尔我也空虚和寂寞, 孤愤也是经常发生的,然而 始终没有厌倦生活。多年以 后,我弥留之际,将一定还 会表现出对生活的眷恋! 生活本不尽善尽美。公 平和正义,也只能向往和逼 近。不过再糟糕的生活,也 有无穷无尽的诱惑,包括美 和善的诱惑,以飨人类物质 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我坚 信生活是好的! 吾情若蓝,是因为我一 直热爱生活,并至诚地生活 着。其情真,其情切,其情 重,其情浓,其情有直有曲 ,其情敏于冷暖,感于忧乐 ,合乎天道。目见五色,蓝 色非常恰当地对应了吾情。 青、黄、赤、白、黑,五色 之中,虽然青为其冠,不过 青是取诸蓝的。 蓝是祖先压榨植物,其 汁所成的一种颜色,属于一 种创造。木蓝、马蓝、菘蓝 和蓼蓝,都能染布为蓝。蓝 也是大海的颜色,长天的颜 色。仰望星空,可以发现汇 聚在宇宙的深处,汪然的, 总是幽幽的蓝。蓝色难免是 冷的,不过它更是纯净的。 宝石蓝象征着希望和高贵, 而孔雀蓝则颇为神秘。 此时此刻,夏日趋盛, 风慷慨地给天空送来了很多 白云。请允许我借一片,放 上我的蓝。 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九日 导语 简单生活,聆听心灵召唤。 探寻真实的内心世界,寻觅情感深处的色调。 宁静随心地面对纷纷扰扰的万事万物,守住自己那一抹纯净的蓝。 吾情若蓝,是因为热爱生活,并至诚地生活着。其情真,其情切,其情重,其情浓,其情有直有曲,其情敏于冷暖,感于忧乐,合乎天道。 后记 为此书选集作品,我始 终感觉到有一种难度。私心 里想编辑一本自己最满意的 书,同时不失学士的首肯和 市场的响应,这真的不易。 我久久凝虑,反复掂量,把 一些作品挑出来,又放回去 ,接着又提出来,以求妥妥 当当,置于合适的位置。 这个工作涉及散文观, 指如何认识散文。写作散文 几十年,教授散文几十年, 毕竟认为散文是兼容审美之 质、智慧之光和人格意象于 一体的文学形式。它可以自 由地叙事、议论和抒情。这 一切都应该发乎包括对写作 者自己在内的整个生存系统 的至诚、敏锐、深刻、准确 和独特的感受。也许如此, 才能使每个句子出于情,每 个语词出于情,抒情更是出 于情。这本书中的作品,就 是据此理念选集的,然而是 否做到了,我怎么敢自己宣 称呢? 作品比较多,归类和排 序,也颇费揣摩。末了呈现 的几个单元。也不过是勉强 所分而已,它们是:关于写 作者自己或明丽或幽微的魂 域的;关于牵肠挂肚的亲人 的;关于女性和爱的;关于 可以生而不能死的故土的; 关于万物寄命且风光无限的 大地及史迹的;关于写作者 自己由衷钦佩的作家和其他 艺术家的,有的是给其以帮 助或影响的。有一些散文, 我也足够喜欢,然而无法归 类,便割舍了。每个单元的 作品,都以发表的早晚排序 ,不过最晚发表的列前,最 早发表的列后。基本如此。 我偏爱此书里的作品, 这些散文往往是在激动的状 态下写作的,有的是在十分 伤感的时候写作的,有的是 流着泪写作的。总之,凡此 作品,我呕心沥血。选集之 际,需要重读。重读这些散 文,我仍慨叹欲哭,不禁鼻 子发酸,泪水盈盈。 在写作上,我对自己的 要求窃以为颇高,是绝不含 糊的。我孜孜追求思想价值 ,孜孜追求艺术价值,尤其 希望语言能具玉帛之感,所 用的任何一个字都必须再三 推敲,以期传神达意。岁月 是否不弃此书里的作品,我 怀有从容的态度。去留取决 于时间,它公正之至。一直 如此,我相信它。 我要向天祈祷:愿我生 命中的贵人成全此书! 二〇二一年六月二十九 日,窄门堡 精彩页 我什么都不是 我一直都是一个矛盾的人,跨界的人,混并的人。我之所历所劳一再反常,走的尽为歧途。 我什么都不是。 我呱呱坠地,家庭结构就有问题。父亲当工人,领的是月薪。母亲做农民,得的是粮食。父亲进进出出,留着分头,戴着手表,穿着皮鞋。一年四季,衣服是中山装,上有两个口袋,下有两个口袋。母亲扛着铁锨,走向田间,放下锄头,围着灶台。草帽遮颜,汗流浃背。 我的户籍在村子,当然属于农民子弟。不过我脸白,手净,衣服换洗颇勤,虽然混打混闹于庄稼伙伴之中,但我却仍是庄稼伙伴之中特别的一个。吃夹心糖或奶油糖是平常的,偶尔也吃五颜六色的颗粒糖。雨天上学,我的同学多是身披麻袋,而我则打伞。1973年,我一次接受了两双懒汉鞋,白塑料底子,黑布面子,有椭圆的松紧带,穿上脱下都极为方便。懒汉鞋从北京流行至长安,何曾离开过阳春白雪之足!我竟蹬着它遍行少陵原的小路,引来的目光遂有惊诧、羡慕和嫉妒。 我难免会随父亲到他的工厂住几天,高耸的烟囱、漂亮的橱窗、水龙头、林荫道、传达室,兼有刺探与怀疑的眼睛,令我十分孤独。父亲上班了,我躺在他的蚊帐里,交织入耳的法国梧桐上的秋风声和偶尔爆响的关门声或钥匙转动的开门声,会使我想起爷爷、奶奶和母亲,便悄然流泪。 我尝狠学犁地、撒种、套车,甚至赤脚光背,披衫挽裤,以向庄稼人靠近。我也尝在口袋里装着圆镜,照着它正帽顺发,并把自己订的报纸插在书包的夹带上,方步而行,仿佛一个干部,以向城里人靠近。终于,在乡下,我不像乡下的少年;在城里,我不是城里的少年。 自初中开始,我就有志于文学,但大学录取却并不照顾志愿,硬划我进了政治教育系。秩序为重,个性为轻,其来尚矣,谁会一一征求学生的意见并成全他的所想呢? 可惜我很执拗,不肯就范,遂身在此,心在彼。我的同学无不孜孜于政治教育专业,起码专业课的成绩不能偏低,以防毕业以后影响分配工作,但我却不顾专业,坚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文学上。背诵诗歌,抄文章,做小说的读书笔记,有了感受,便写散文。去中文系听先秦文学课、美学课和世界文学课,虽然坐在教室的角落,不过聚精会神,状如狼吞或虎咽。 春秋几度,我的大学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念的。我显然是游移的,分裂的,缺乏明确的归属。在政治教育系这里,我不像政治教育系的学生;在中文系那里,我不是中文系的学生。 现在我执教于一所大学,此乃学术研究的园地,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以论文和项目体现的。论文黑也罢,白也罢,只要通过各种途径能刊发权威杂志,就是伟大了。项目方也罢,圆也罢,只要摘得国家项目,就是光荣了。一个人有权威论文,有国家项目,其奖金会多,职称晋升会快,学术地位会高,学术活动会频繁。象牙塔里的游戏规则如此,要玩便得如此玩。于是衮衮教授就无不在忙论文,忙项目,组织学术活动,主持学术活动,并互相组织,交叉主持。虽然学术都消失在活动中了,不过通过活动,产生了匆匆的身影,熠熠的称号,实现了鸟枪换炮!从事这种游戏,除了难以产生真正的学术流派和宝贵的学术思想之外,什么都能得到。可惜在这样的一个园地,我既无论文,又无项目。我不算学者,虽然我也是教授。我不务学术,只有散文。我一以贯之,有了感受,遂写散文。我把历史融入我的散文,为了求真,每每遍查典籍,考察田野,拒绝丝毫之错,然而我非学者,务的不是学术。 实际上我对马克思的著作非常喜欢,曾经像背诵诗歌一样背诵他的作品,遗憾我终于深受孔子的影响,想当一个君子。我推崇西方的个性,也欣赏东方的秩序。我固然喜欢孔子,也敬仰老子。我希望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向往出世无为的境界。我进取,也知足,知止,甚至知退。我对恶权甚为激愤,然而在文化上,倾向于保守。想做陶渊明,也想做杜甫。喜欢鲁迅,也喜欢周作人。喜欢歌德,也喜欢托尔斯泰。喜欢马尔克斯,也喜欢米兰·昆德拉。我爱耶稣,不过未排斥释迦牟尼。我信仰主,做礼拜,做祷告,不过并没有受洗。 我什么都不是,唯所历所劳有一点掣肘,一再反常,从而不得不用别样的角度思考才能生存。我是矛盾的,跨界的,混并的。我不知道自己怎么成了这样的人。我什么都不是。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