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家乡的水牛(王吉鹏诗文选) |
分类 | |
作者 | 王吉鹏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选编了作者近半个世纪创作的散文、散文诗和诗歌。作者或抒情、或叙事,或象征、或写实,或高亢、或低吟,或热烈、或冷峻,或反讽、或自嘲,以表达喜与悲、歌与哭、恩与怨、乐与忧、情与思、顾与盼、窘与顺、明与暗、醒与醉、进与退;从而用个体生命历程体验自然景观、时代风云和社会变迁,观察人心人品人性和世道世情世风。在作者笔下,水乡风物、故都风雨、北国风光和异域风景,既彰显天地造化,又隐含人文演变。在这些滚烫的文字里,你会体会到作者对亲人、友人、师长、学生,对故园、家乡、祖国、人民的赤子之恋;明敏的读者还不难感受到一股“鲁迅风”徐徐吹来…… 作者简介 王吉鹏(1944―),江苏东台人,学者、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鲁迅研究专家。作者出生在苏北平原的一座古镇,神话传说和历史古迹滋润了他的童年;在家乡读完小学后,12岁就离乡远行;在扬子江畔一所被称为"东方最美丽学府"读完大学本科;遇非常年代,去东北林海雪原任教十余年;适逢新时期,至草原青城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并在家乡某大学任教三年;后至某海滨城市定居,在一所大学任教,并一度负责学校的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还应聘兼任另一所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顾问;70余岁离开工作岗位;现在又不时离开居住地,云游于枫叶之国、樱花之国和里下河故乡。 目录 上编 散文 小引 故园亲人(九篇) 童年记忆(九篇) 故乡人事(三篇) 中学时代(六篇) 负笈金陵(十二篇) 林海十年(十三篇) 致敬导师(四篇) 怀念尊者(三篇) 滨城故事(一篇) 异国风光(十篇) “散文编”后记 中编 散文诗 题辞 校园心语(二章,附一章) 林海短笛(八章) 亲情似海(三章) 恋乡思源(四章) 野营絮语(五章) 树有灵性(三章) 铭心往事(三章) 刻骨记忆(三章) 对谈东瀛(二章) 绵长语丝(三章) 鸟飞鱼跃(四章) 花开山野(二章) 冬长春迟(四章) 秋静夏壮(三章) 天地之间(四章) 下编 诗歌 青春离乡(五首) 深山学园[六首(组)] 怀念恩来(二首) 逝者如斯(三首) 隔代情深(八首) 西溪杂咏(十首) 校园杂感(四首) 初到加国(六首) 枫国风情(八首) 生命意象(四首) 乡思乡恋(四首) 抚今追昔(三首) 东瀛屐痕(两首) 尘海百感(四首) 悼念亡者(四首) 嘤鸣友声(六首) 期望孙辈(四首) 仿古咏美(五首) 同仁诗情(六首) 桃李天下(三首) 下编跋 序言 小引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北美 ,加拿大疫情严重。我宅 在长女家楼上的一间十平 方米左右的卧室里,几乎 成天守着电脑。在这逼仄 的空间里,一种人生无常 的感觉袭来。于是,我抓 紧整理旧作:修改、校订 、排序、编目、选插图片 、写作序跋,打发着这一 天天的时光,生活似乎也 是充实的。 偶尔下楼,用餐、饮水 之外,再到后院转悠转悠 ,仰望一下蓝天朗日流云 ,算是透透气。然而,后 院对面人家的房子,后院 两旁的参天大树,使我看 到的天空很狭窄,见不到 远山、近水和地平线,心 里憋屈。可能是因为覆盖 游泳池的帆布上积水很浅 的缘故,那对野鸭子又有 好几天不飞来做客了。我 多少有点儿失落,但更为 它俩庆幸,它们原本就应 该属于大河大江大湖。 想起曾经养过的一盆花 ,移植时发现,它的根已 经抱紧了盆里的泥土,卷 曲着缠成了一团。又想起 冬日冰上凿开一个洞,冰 下的鱼会不顾被渔人捕获 的风险,以及被冻死冰面 的惨烈,而高高地跃出水 面。生命就是这样顽强地 追求生存、发展和自由呼 吸。 鲁迅说:“一个人做到只 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 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 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当回忆的文章也写不出, 只能整理旧作时,是比“无 聊”还等而下之的。我知道 ,我这个念头是很可怕的 ,愿以后别再这样。 枫叶之国的季节转换, 总是很晚的。这里的人们 将春分看作春天来临。现 在是清明已过,我已经多 日不去大峡谷了。我想, 那里已春色渐浓,高树和 灌木照样吐绿,芳草和野 菜照样疯长,喜鹊和乌鸦 照样争鸣,松鼠和小鹿照 样撒欢儿,山涧和溪流照 样奔腾;他们才不管有没 有我这位 Asian men(亚 洲男人)在不在桥头观景 和椅上沉思,当然也不管 沙石小路上有没有老人散 步、单骑飞驰,树林里有 没有情侣依偎、孩童嬉闹 ,更不管有没有主人在训 练宠物狗。这就是生生不 息的大自然的气派和风格 。 是为小引。 2020年4月5日于加拿大 密西沙加 导语 本书包含作者近半个世纪的作品,用个体生命历程体验自然景观、时代风云和社会变迁,既观察人心人品人性又观照世道世情世风; 本书涵盖水乡风物、故都风雨、北国风光和异域风景;既彰显天地造化,又隐含人文演变; 亲情、友情、师生情,故园、家国、人民恋,尽在作者滚烫深情的文字里。 后记 下编跋 这里所收的诗篇(组诗 ),是我从半个多世纪创 作的数百首诗篇(组诗) 中选出来的,先后写于中 国的江苏东台、北戴河海 滨、牡丹江林区和大连, 日本浜松,加拿大密西沙 加等地。少量写于20世纪 60年代末至70年代,大量 写于本世纪,其中又多为 近几年旅居加拿大时所写 。编排的原则是以写作时 段为经,题材、主题为纬 ,分若干组,每组诗又以 写作时间为序。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每 行皆或五个字或七个字之 类的诗,并非古体诗,我 只是遵循“精炼、押韵、大 体整齐”的要求而已。一位 昔日同窗、挚友、语言文 字学教授,曾批评我“不合 格律,有损英名”,并赐某 大师“诗词格律”一书,让我 学习。我窘极,辩称:从 无自云“七律”“七绝”字样, 只是每行字数相同的新诗 而已。另一位昔日同窗、 挚友、古代文学教授,则 与之意见相左,云:“‘调平 仄’是很费功夫的,把精力 过多地用于此,‘三年得两 旬,一吟双泪流’,不值得 。即使按照《现代汉语词 典》调出的平仄,也未必 准确。一首诗好不好,首 要的是思想和情感。与其 全合平仄、格律,而无真 情实感,不如反过来。要 么就是新诗,要么就是格 律诗——难道就不容许一 种介乎二者之间的形式吗 ?”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一 位昔日学生、友人、古代 文学教授和一位在某著名 高级中学任教的昔日学生 的支持。我总算松了口气 。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 时代。大时代应该有讴歌 大时代的辉煌诗篇,我却 没有;大时代的重大事件 ,诗歌应该有直面的反映 ,我也没有做到;即便是 对大时代里的那场伟大历 史转折,我也没有用诗来 表现,而且从20世纪70年 代末至本世纪初的二十多 年里,我几乎没有写什么 诗。这,是我的罪过。 本世纪初,在中国现代 文学馆的一次纪念某著名 现代诗人的活动中,某当 代著名诗人讲:“不可能人 人皆为诗人,但,是人就 得有诗情。”此言极是。鲁 迅说:“呼唤血和火的,咏 叹酒和女人的,赏味幽林 和秋月的,都要有真的神 往的心,否则一样是空洞 。”诗情,乃“真的神往的心 ”。这是当下人们以及诗歌 特别需要的啊!我的这些 诗,表达了我的诗情,我 的“真的神往的心”。如同海 滩上捡得一枚螺壳,又如 同旷野里遇到的一缕晨风 ,再如同天空中传来的一 阵雁鸣。如斯,足矣! 2019年6月15日写, 2020年4月2日改,于加拿 大密西沙加 精彩页 故园散记 一、缘起 元末,各路豪杰争夺天下。朱元璋大胜,张士诚败。受株连,吴地成千上万人家流放江北。先祖在其列。至清末民初,曾祖父祖父辈发家,于唐海春轩塔北侧百五十米左右处建一院落,是为吾之故园。及至公元 2013 年,政府开发建西溪景区重修西广福寺需拆迁故园,几经周折,终成妥协。冬季某日,九十余岁父亲迁离及二弟一家器物搬出。次日,推土机开来,故园成瓦砾一堆。吾生于斯长于斯异地求学谋生眷恋于斯,一次次车船飞机千里迢迢万里奔波返乡扑向斯之故园,从此消失。永远抹不掉的是心中的故园。 二、院落 故园几经风雨,格局多次变化。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它是一方形的院落,东临家族企业王协顺油米厂,南边和西边皆为菜农土地,北为一条小河,河上架一座木桥,桥北,即是王家巷,居住着一个又一个同姓人家。 故园内,北面为一排含门楼的四间瓦房,南面为一排五间瓦房,隔着天井相对相望,西面连接南北的是厨房。厨房西面,是一个大大的菜园子。菜畦里种着油菜、菠菜、蚕豆之类,油菜花黄灿灿地开着,菠菜匍匐在地上,蚕豆在青青的叶子下悄悄地结出了胀鼓鼓的豆荚。院墙是花墙,即墙顶部是砖搭成的图案,可以从空隙看到墙外的风光。墙上爬满扁豆藤,奶奶天天都采摘一篮紫色的扁豆荚,中午用来烧菜。 菜园东南角,长着一棵香椽树、一棵枣树、一棵桃树。桃树上结的桃子不好吃,又硬又涩。枣树上的枣子由青变红由小变大,搬个小凳,就能摘下,甜而且脆。香椽长成橘红色时,摘下来扔着玩,很有意思。南墙根有一排竹林。春天的雨夜,会听到春笋生长的“噼噼啪啪”声,夏天,摘下嫩嫩的竹叶尖,泡茶喝。 妈妈说:“清凉去暑啊!” 菜园的西北墙角,有个小棚子,堆积着杂物,那里有一批旧书。据说是当过我们家教书先生的钱六爷爷寄放的。钱六爷爷学问大着呢!他在上海的印书馆里工作。我们常常偷偷地钻进小棚子,弄得身上脸上头发上全是灰尘,拿出一本本旧书,撕下来折叠纸飞机玩。要是被奶奶发现了,她总是喊:“作孽呀!那是书啊!”奶奶的喊叫是不可怕的,怕的是万一奶奶告诉父亲,那就糟糕了,屁股上少不了增加五道红手印,够疼一阵子的。 三、蚕 有一年春天,妈妈养了一匾蚕,我天天都去撸桑叶。眼看得蚕宝宝一天一天长大,桑叶吃得愈来愈多,一片吃桑叶的“沙沙”声。后来,蚕宝宝们又停止吃桑叶,爬上草扎成的“小山”吐丝,结茧了。一个个白白的茧子出来了。但是,最后总是有几只病蚕还在吃桑叶,而且总是长不大,病怏怏的,可怜兮兮。妈妈说:“扔了吧!”我说:“再等等看。” 几天后,还是不见长大,不见好转。妈妈又让扔了。我可怜它们,把它们放在院子里几棵小桑树的叶子上,让它们继续吃着,活着。我一会儿就去看它们一下,吃着,活着,我才放心。又过了一两天,一夜风雨。早晨起床,我也顾不得穿衣穿鞋,光脚跑去院子里。一看,病蚕都不见了。我痛苦极了,闷闷不乐了好多天。 P4-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