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江林昌著的《书写中国文明史(精)/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文库丛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考古资料为依据,以传世文献资料为线索,以西方文明史理论为参照,具体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地理气候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等背景原因,从而揭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早期性、多元性,分析中国文明早期发展过程中有别于西方文明的独特路径,总结中国文明成熟发展过程有别于西方文明的绵延性,从而构建中国古代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独特道路,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提供历史依据。 不仅如此,本专著还从分析研究中国文明的具体材料中,提炼总结中国文明起源、发展的理论、概念、术语,构建中国文明理论体系,为世界文明史研究提供中国模式,从而丰富世界文明史理论。 作者简介 江林昌,1961年生,浙江杭州临安人。1978年,考人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81年7月—1988年8月,任浙江杭州临安教委中学教师与电大教师。1988年9月一1994年7月,于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师从姜亮夫先生与崔富章先生。1996年9月—2000年5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历史学博士后研究,师从李学勤先生。1996—2001年,参加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任工程学术秘书。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明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2003年2月—2018年2月,当选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烟台大学副校长、烟台市人大副主任、烟台市政协副主席、民盟烟台市委主委等。现任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楚辞(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孑L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等。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省部级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等。 目录 绪论 书写中国文明史 ——构建中国特色文史学科理论体系浅议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明的理论建构 考古发现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 国学研究步入简帛时代 既要借鉴国外理论,更应构建中国古代文明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与中国“早期文明” 亚细亚所有制形式与夏商周社会若干问题 ——读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 论原始宗教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的影响 ——以“绝地天通铸鼎象物”为例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鸟瞰 中国文明的时间早期性与空间广阔性 中国文明的起源模式与演进轨迹 五帝时代中华文明的重心不全在中原 ——对传世先秦秦汉文献的再思考 论虞代文明 ——再论五帝时代中华文明的重心不全在中原 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明的世系与年代 由世系探索炎、黄两族起源发展的时与地 新出□公盈铭与夏禹问题 由甲骨文“周祭贡典祭”论上甲六示为商族信史时代的开始 由甲骨文资料试拟商族先公世系 试论商族首领继承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眉县新出青铜器与西周王室世系、年代学及相关问题 由新出□公盈、逨氏铜器论夏商周世系及虞代问题 古代文明的年代序列与“夏商周断代工程” 第四章 东西方古代文明的比较分析 汉字与巫术通神、宗教祭祀 汉字与民族融合、文明绵延 汉字与古埃及、苏美尔文字的比较 东西方“轴心文明”的比较 中国古文明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原生态古文明之一 中国文明的起源路径与西方文明不同 中国文明的发展历史与西方文明不同 从世界古代史看中国古文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