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30多年前,部队在修筑天山独库公路时,遭遇大雪封山,上级派班长郑林书、新兵陈俊贵等四名战士送信求援。他们带着20个馒头,在冰天雪地里爬行了三天三夜,生命遭到极大威胁。班长郑林书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新兵陈俊贵,陈俊贵因此活了下来,而班长郑林书和副班长罗强英勇牺牲,陈俊贵腿部冻残,另一名战士陈卫星脚头被冻掉。陈俊贵复员回家后十分思念班长,抛弃了县城的工作,带着妻子和刚出生几个月的儿子重返天山,为班长和168名牺牲在天山的战友守墓。他们一家人至今还守望在冰天雪地的天山深处。 《守望天山》无疑是一部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多声部生命交响曲,艺术地再现了军人无比纯洁的战友深情和一个老兵知恩图报、诚实守信的高贵品德。 作者简介 党益民,陕西富平人,诉讼法学研究生,武警辽宁总队副政委,大校警衔,2次荣立二等功、11次荣立三等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出版长篇小说《喧嚣荒塬》《一路格桑花》《石羊里的西夏》《阿宫》《父亲的雪山,母亲的河》,长篇报告文学《用胸膛行走西藏》《守望天山》等10部文学著作。《一路格桑花》改编成20集电视连续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守望天山》改编成电影和歌剧。作品曾获全军新作品一等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第三届和第四届徐迟文学奖、陕西省政府第二届柳青文学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一、守墓老兵:陈俊贵 二、陈俊贵的妻子:孙丽琴 三、陈俊贵的大儿子:陈晓洪 四、陈俊贵的女儿:陈晓梅 五、地方领导如是说 六、烈士亲人如是说 七、患难战友陈卫星如是说 附录:《守望天山》相关评论 序言 陈俊贵的故事我早就听 说过。 故事很简单:三十多年 前,部队在修筑天山公路时 ,遇到了大雪封山,官兵被 围困在雪山上,弹尽粮绝, 上级派陈俊贵等四名战士去 四十公里外送信求援。他们 带了二十个馒头,在冰天雪 地里爬行了三天三夜,生命 受到极大威胁。班长郑林书 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陈俊 贵,陈俊贵因此活了下来, 而班长郑林书和副班长罗强 英勇牺牲,陈俊贵腿部冻残 ,另一名战士陈卫星脚指头 被冻掉。陈俊贵复员回家后 十分思念班长,放弃了县城 的工作,带着妻子和刚出生 不久的儿子重返天山,为班 长等一百六十八名烈士守墓 …… 不简单的是,陈俊贵这 一守,就是二十四年,而且 他还将继续守下去。 他为什么要这样?是什 么力量让他和他的家人苦苦 支撑了二十四年?他们是怎 么熬过来的?他们在白雪皑 皑的天山上演绎了怎样的人 生故事? 2007年9月,我从北京调 到新疆,在陈俊贵原来所在 的老部队——武警交通二总 队担任副政委。带着这些谜 团,2009年春节刚过,我 和政治部干事皮峰踏上了通 往天山的路,前去探望陈俊 贵。 巍峨的天山将新疆分成 南疆与北疆。天山独(山子 )库(车)公路建成以前, 从独山子到库车,必须东绕 乌鲁木齐或西拐伊犁河谷, 至少需要四天时间才能到达 。1974年4月21日,毛主席 亲自批准了《关于加快天山 公路建设的命令》。从此, 天山独库公路工程建设拉开 了序幕。 1974年4月,军委基建工 程兵第十二支队(后改为中 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交通第 二总队)从湖北宜昌挥师天 山,投入兵力一万三千人, 担负独库公路施工任务。官 兵们征服了“老虎口”,开辟 了六公里的“飞线”(路段设 计在悬崖绝壁,上接云天, 下临深涧,黄羊都难以攀登 ;测量人员因无法实地测量 ,只好在图纸上标成“虚线” ,称为“飞线”),凿通了三 条隧道,架设了六十五座桥 梁。1983年8月,独库公路 胜利竣工,缩短了南北疆的 行程近六百公里,创造了我 国筑路史上的奇迹。独库公 路的建成,对于维护新疆稳 定,巩固国防和开发天山资 源,促进南北疆沟通和繁荣 ,改善各族人民的物质和文 化生活条件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建成后的独库公路全长 五百六十二公里,北起“石 油之城”独山子,南至龟兹 古国库车,途经乌苏、尼勒 克、新源、和静等县,翻越 哈希勒根、玉希莫勒盖、拉 尔墩、铁力买提四个冰达坂 ,跨过奎屯河、喀什河、巩 乃斯河、巴音郭楞河、库车 河五条天山主要河流,穿越 著名的高山草原——巴音布 鲁克草原。道路陡峭险峻, 很多地段被标明在“雪线”( 常年积雪带的下界)以上, 年平均气温—9℃,最低为 —46℃,施工难度很大,环 境异常艰苦。 筑路十年间,部队官兵 战冰雪、斗严寒,经受了生 与死的严峻考验,先后有一 百六十八名官兵献出了宝贵 的生命,几千人受伤致残。 官兵们用青春、鲜血和生命 谱写了一曲生命绝唱,铸就 了著名的“天山精神”。 “碧血洒满天山,捐躯为 谁?为国威军威振奋;夫妻 十年分居,幸福何在?在干 家万户团聚。”这是20世纪 80年代初轰动一时的电影《 天山行》里的一副对联。而 这部电影,就是根据这支英 雄部队的事迹创作而成的。 1984年1月,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交 通厅在天山公路中段的乔尔 玛修建了天山独库公路烈士 纪念碑,缅怀为独库公路工 程献身的官兵。 …… 陈俊贵指着墓地告诉我 说,在这一百六十八名烈士 里,职务最高的是副师级, 叫李黑土,河南人,牺牲时 五十七岁;最小的叫王爱林 ,新疆人,牺牲时十八岁。 迈向墓地的脚步很沉重 ,脚下积雪的“咯吱”声,像 是我的灵魂在呻吟。 我们烧了纸钱,放了鞭 炮。 陈俊贵对那些沉默的坟 茔说:“战友们,总队首长 看你们来了,天气冷,给你 们烧点纸钱,买衣服穿。” 那口气,好像那些墓碑是一 个个活生生的人。 我们一人手里拿着一瓶 酒,踩着厚厚的积雪,把酒 祭洒在每一个烈士的坟头。 陈俊贵说:“战友们,喝 口酒吧,驱驱寒。这酒不错 ,伊力老窖,你们不准抢, 一人只准喝一口,喝多了要 违反纪律的。” 最后,我们站在最里边 的一座墓碑前,墓碑上刻着 “郑林书烈士之墓”。这就是 陈俊贵的班长。当年班长命 令陈俊贵将最后一个馒头吃 下去。班长牺牲了,陈俊贵 活了下来。 陈俊贵蹲在班长郑林书 的墓碑前,点燃三支烟,摆 放在碑座上。他说班长不喜 欢喝酒,喜欢抽烟,他每次 来要给班长点三支烟。陈俊 贵对墓碑说:“班长,你抽 吧,这可是软中华,一包六 七十块钱呢。昨天过路的一 个州里领导给的,我没舍得 抽,给你留着呢……” 祭奠完毕,回到陵园门 口陈俊贵住的平房里,吃着 他妻子炖的马肉,喝着酒, 陈俊贵开始了他的讲述—— 导语 一条冰雪之路,一段被雪藏三十年的历史,一个老兵与一百六十八座坟茔,一家人二十四年孤独的守望。 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的传奇人生。 本书曾获“北京文学奖”和“徐迟文学奖”,同名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同名歌剧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书评(媒体评论) 作品采用的叙事方式很 有艺术追求,读来很真切、 很感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建功 这部作品非常完美,很 少见。我阅读时落泪了。作 品的意义在于写出了人的精 神深度,对于爱的传递又非 常曲折,简直就像一部电影 。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 原主任 胡平 党益民用很朴实的方式 写出的这个感恩故事,产生 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作品给 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大的精神 课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和 很好的宣传。 ——《文艺报》总编辑 梁鸿鹰 《守望天山》在精神情 感和道德坚守方面的表现。 已经在天山上耸立起一座高 峰。足以引发我们每个人心 灵的震动。 ——著名评论家 李炳银 我看这部作品的时候确 实很受感动,多次掉泪。作 品赞颂了一种天山精神。一 种人间大爱。作品很有感染 力,读来让人震撼。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 务副会长 周明 《守望天山》的文学性 很强,在人物刻画、细节描 写、文学语言运用方面都很 成功,特别是在人性描写上 入木三分。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 会长兼秘书长 傅溪鹏 精彩页 一、守墓老兵:陈俊贵 我们是战友,有啥说啥。 当年你们十一支队(基建工程兵的一个师)在青海修青藏公路,我们十二支队在新疆修天山公路;你们修了十年,我们也修了十年;你们牺牲了一百零八个,我们牺牲了一百六十八个。咱们都是基建工程兵出身,都在雪山上抡过铁锤,背过石头,所以见到你感觉特别亲。 我们实话实说,不整那没用的。但是有些话、有些事,你可别写到书里去,别让人家笑话咱老兵没水平。来,喝,听我给你慢慢唠。 我这一辈子呀,做过大的一件错事,就是吃了四个战友们后的一个救命馒头。当然,我也做对过几件事:一是当了兵,二是娶了个好老婆,三是退伍后又重返天山为班长和牺牲的战友守墓。 我们村里的许多媳妇都是来的 我的老家在辽宁省辽中县老达房孟家岗。我们弟兄三个,我是老二。老大是残疾人,二十三岁那年,给生产队赶马车,让马给踢了,双目失明,现在还没有成家呢。老三也是个农民,成家了,有一儿一女,听说日子过得还可以。 你说我父母?我父母已经不在了。我父亲是2003年去世的,我没回去,太远了,没有那么多路费。再说接到家信时,人都下葬一个多月了,就算回去也不赶趟。我母亲是去年去世的,我也没有回去。当时烈士陵园的事挺多,离不开,我想她老人家能原谅我。 不瞒你说,我来天山二十四年了,没有回过东北老家一次。为什么?我也说不清,阴差阳错的,就是没有回去。现在父母不在了,以后更不可能回去了。我想一直陪着我的老班长,陪着这一百六十八个战友,死后就跟他们埋在一起。你看,天山这地方多美呀,多干净呀,死后能跟这么多战友埋在一起,也是我的福分。 我父亲排行老二,是个农民。我大伯也是个农民,但是在解放初期担任过大队书记。老三当兵去了朝鲜,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老四当了工人。我父亲没本事,大字不识一个,人老实得有点过分。“”的时候,人家给队长写,落款都写的是我父亲的名字:陈彦令。我父亲不认识,还乐呵呵地跟在人家后面看热闹,结果让队长臭骂了一顿。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给公社、县里领导写信告生产队长,落款也写我父亲的名字。你说这老实人倒霉不倒霉? 那时候穷啊!我们家过春节买不起,我父亲是赶大车的,就用马鞭子甩两下,让我们听个响,算是过年放了炮。我的小名叫“赶趟子”,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叫吗?因为我出生的第二天,正好赶上生产队分粮。小时候看人家戴手表,我特别羡慕。当时“戴手表、穿皮鞋、镶金牙、别钢笔”牛气。不管有没有文化,衣兜里也要别上一支钢笔,有的别两三支。再多就不行了,别上一排,那是修钢笔的。有的没有钢笔,就捡人家扔掉的笔帽别在衣兜上,冒充有文化。 我哥哥十二岁就辍学了,回家放猪。我父亲吃了没文化的亏,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希望我和弟弟能继续上学。那时我就想,要好好学习,将来买一支真正的钢笔别在衣兜上,那才叫真有文化。可是好好学也没用,那时提倡交白卷。我们辽宁的张铁生就交了白卷,还说“条条铁路通北京,老师何必硬强求”。当时没人好好上学,天天写,学生给老师写,老师给校长写,贴得满墙都是。 我们村的知青说,老达房这个地方,从村东头到村西头的光棍都能把人绊倒。女娃都嫁出去了,男娃找不到对象。找不上对象咋办?呗。咋?跑到山东去。让村里年轻、长得帅的小伙子去山东相亲,说我们那里地多人稀,哪个姑娘要是肯嫁过去,连她的亲娘弟弟妹妹都可以带过去。这话很管用,又看小伙子长得帅,姑娘就上了当。 但到了新婚之夜,前去相亲的那小伙子就消失了,换成了另外一个人。等新娘子发现上了当,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只好认了。 要命的是,新婚三天后,新房里的摆设都让村里人抬走了。为啥?因为当时为了糊弄娘家人,全村人都把自己家里好的摆设集中在了新郎家。媳妇已经到手,当然要物归原主了。 P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