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这本书中,朱利安·巴吉尼带领你进行一次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辨之旅。他吸收众多哲学家的观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甚至引用电影、流行歌曲等进行阐释,简明扼要地分析了人们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时通常给出的六个答案:帮助他人、造福人类、获得幸福、追求成功、及时行乐,以及释放自我。通过将“意义”这个模糊而神秘的问题简化为一系列更具体的问题,即什么赋予生命目的和价值。他表明,对意义的追求可以是个人的、有力量的和令人振奋的。 即使你没有接触过哲学,也能在他的指引下,通过精微的哲学思考,了解关于人生意义的各种答案。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相信,即使没有最终答案,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为此生找到充分而必要的理由。 作者简介 朱利安·巴吉尼,英国哲学家,创办了《哲学家》杂志。他擅长将抽象、深奥的哲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再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大众读者。著有《你以为你以为的都是你以为的吗?》《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头条新闻背后的哲学》等。 目录 导语 引言 1 寻找蓝图 我们为什么存于世? 人类生命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 萨特的裁纸刀 亚当令人困惑的目的 圣诞老人与弗兰肯斯坦 2 生活的未来 混乱中的秩序 论证时间 目的满足后,就没必要继续活下去了吗? 甜蜜的生活 人生是复杂的 3 天地之间不止万物 我们信仰神吗? 信仰的风险 这不是我 来世 艰难的超验之路 4 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真理的萌芽 5 为了更伟大的利益 为了物种的利益 没有所谓的全人类 人类整体先于众多个体的人 超越 当蚂蚁的乐趣 更多真理的萌芽 6 只要你幸福 人人都想要幸福 这是我们拥有的最棒的礼物? 心满意足的猪 虚拟的幸福 如果你追求幸福,那便永远也找不到它 7 成为奋斗者 成为奋斗者 剖析成功 成功的失败 真正的成功 你自由吗? 提升你自己 8 及时行乐,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 开始狂欢 欢愉的原则 如何把握今天 9 释放自我 没有自我 自私地失去自我 限制你的心灵 “我”的回归 10 无意义的威胁 无意义的意义 与事实不相关的论点 未经审视的人生 11 理性对此一无所知 有意义的邪恶 保持神秘 你只需要爱? 结论 巨蟒剧团的生命意义 参考文献 序言 行动让生命有意义 我们不少人读哲学,是 因为对生活产生了困惑,随 着所读哲学越来越多,我们 似乎忘记了当初的困惑,一 头扎进文献里。不管是当代 的分析哲学、伦理学,还是 古代哲学、科技哲学,都成 了一门专业的学问。我们注 重清晰的定义、概念分析和 逻辑论证,对每个观念进行 辩护或加以反驳。我们思考 的问题越来越深,越来越细 。惊回首,你当前思考的东 西还是一开始你困惑的东西 吗?《你以为的人生意义就 是人生的意义吗?》这本书 把我们带回原始的大地、真 实的生活。市面上探讨人生 意义的哲学普及读物不外乎 两种:一种是接近专业的学 术讨论著作,从对“意义”的 语言分析开始。另一种则是 接近大众的励志读物,书中 充斥着各种精彩的人生故事 。前者失之于专,后者失之 于浅。你将读到的这本书在 专业著作和大众读物之间建 立了一座桥梁。在这本书里 ,你会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案 例、故事、电影等。作者不 仅限于举例,而是从故事入 手,系统地分析论理,即以 事论理,理在事中矣。 生命的意义可以算是一 个最基本、最重要,又最容 易被哲学学者忽视的问题。 任何问题问到最后,都必然 问到生命的意义。人天生好 奇,爱追问为什么。今天看 来,问为什么有两个维度。 如果注意到人类的追问能力 和背后的推理机制,我们就 会得出人的基本能力是因果 推断这一结论。我曾在珀尔 《为什么——关于因果关系 的新科学》导读里,就人类 关于因果的追问做了一次讨 论。那本书只涉及人们在探 索一个事情和另一个事情之 间的关系时做出的推理。但 另一种追问关心的是追问链 条,针对任何事情发问,只 要将为什么的问题有意义地 问下去,势必抵达生命的意 义之问。程广云教授在一次 访谈中谈到什么是哲学问题 时也提到了这一点,他说, 追问为什么到最后就是哲学 问题。比较一下这两类为什 么,对我们理解人工智能很 有帮助,真正接近人类智能 的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像人一 样进行因果推断,还能够回 答这种关于为什么的对生命 意义的终极追问。 哲学家可以做出自己的 专业贡献,但要让人生富有 意义,就不能只做个哲学家 。休谟说:“做个哲学家吧 。但在你全部的哲学之中, 还是要做一个人。”探究生 命的意义这一哲学问题也许 是作为一个人的哲学家所做 的最有意义的一种探究。在 本书中,作者大致分两个部 分来讨论生命的意义:首先 ,介绍生命的起源,以此让 人理解生命的意义;其次, 作者考虑了若干让生命有意 义的方式,以此让人思考生 命的意义。关于生命从何而 来大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 创世说,认为上帝创造了一 切,包括生命;另一种是自 然科学解释,认为人类的生 命是经过亿万年的演化而来 的。于国人而言,接受生命 是演化而来的这一解释几乎 不言而喻,但稍加思考,我 们就会遇到托尔斯泰在《忏 悔录》中发出的质疑: 知识领域里对我的生活 意义问题的回答总是:你就 是你称为你的生命的那个东 西,你是一些微粒的暂时的 、偶然的聚合物。这些微粒 的相互关系和变化,在你身 上产生了你称为生命的东西 。这个堆积体将会持续一段 时间,然后微粒的相互关系 将会消失,你称为生命的东 西和你的所有问题将会了结 …… 然而,这个答案不是对 问题的回答。我需要知道我 生命的意义,但它是一个巨 大的粒子这个事实,不仅不 给予它意义,而且还摧毁任 何可能的意义。 托尔斯泰的质疑在今天 看来就是对持有物理主义世 界观的人的质疑。物理主义 者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是 的,一切事物在基本层面都 是物理的。今天的我们难以 接受灵魂转世、永生、上帝 这样一些宗教观念。由于科 学取得了巨大成功,科学观 念深入人心,我们不再接受 超自然的事物,而是化超越 为内在,把神性、宗教性、 精神性的元素凝聚在人类精 神之中,这似乎就是人类和 其他万物的不同。庄子说: “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 也。”从物理的视角看,天 地万物莫非物理。庄子还有 一句:“自其异者视之,肝 胆楚越也。”如果要深入理 解人类的精神世界,我们就 要注意到不同的物理事物之 间的性质差异,与其他物理 事物相比,我们人类拥有突 出的能力,能够认识事物, 能够创造价值。不仅如此, 我们还能认识到,人类的认 识和创造能力本身乃是自然 过程的产物。由于这些能力 大多产生在人类感知周遭世 界的层次上,并非物理科学 所关心,因此物理科学对种 种日常感知现象的解释就无 能为力了。所谓万物具有某 种精神性,这并非时下的泛 心论。天地万物乃至那些微 小的不可见的粒子,都因人 类的认知而变得有意义。物 理学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 具。生命的意义不能从它是 巨大的粒子这一事实中得到 彰显。毫无疑问,生命建立 在巨大的粒子集的基础上, 生命一旦成为生命,就有了 自主性。生命的意义,就需 要在生命的同一层次上得到 解释。不管生命为上帝所造 ,抑或由自然演化而来,只 要是一个生命,其就要在世 界上有所作为。 正是 导语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能够弄清楚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的各种哲学式思考。 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案例、故事、电影等。作者不仅限于举例,而是从故事入手,系统地分析论理,即以事论理,理在事中矣。 这本书把我们带回原始的大地、真实的生活。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在专业著作和大 众读物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 。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很 多有意思的案例、故事、电 影等。作者不仅限于举例, 而是从故事入手,系统地分 析论理,即以事论理,理在 事中矣。这种思考至少会让 你明白,你的行动和你的禀 赋、兴趣、意志、机缘乃至 梦想彼此交织。你的行动就 是生命的展开,意义因此而 彰显。 ——梅剑华 山西大学哲 学社会学学院教授 每个人似乎都有“及时行 乐”的倾向,但是在每一次 及时行乐之后,你是否依然 感觉怅然若失、迷惘无力呢 ?如果有,说明你在“意义” 问题上“欠费”。这种亏欠并 不是特例,而是一种人生常 态。反过来,最近你有没有 全情投入做一件事情,以至 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行 乐未必有意义,意义未必都 是让人快乐的。如果能够静 下心来,体悟到“及时行乐” 与“沉浸当下”的微妙差异, 你可能就已经开始走出意义 的亏欠了。本书为大家提供 了若干路径,从懵懂的发问 走向实在的改变。 ——郁喆隽 复旦大学哲 学学院副教授 巴吉尼的书清楚地提醒 我们,哲学是一种奇妙的普 遍性、群众性的活动。就问 题而言,没有比“这一切是 为什么?”更简单、更有成 效的提问了。在乘坐出租车 那么短的时间里,司机而不 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哲 学家”,展现出的智慧引人 人胜并发人深省。对这本书 的读者来说,这趟哲学之旅 的价值必定远超车费。 ——蒂姆·韦尔登 《哲学 实践》作者 想找一本清晰的指南, 了解当代哲学对生命意义的 阐释?巴吉尼带我们回顾了 所有合理的答案,将克尔恺 郭尔、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巨蟒剧团和“疯克德里克” 交织在一起,进行了一场有 趣但始终仔细进行推理的讨 论。 ——彼得·辛格 《我们该 如何生活》作者 一本简单、严肃、不浮 夸的大众哲学著作。长期以 来,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一 直是自命不凡和漫无边际的 代名词,作者以一种轻快又 不说废话的方式来解答这个 问题是很勇敢的。 ——《新政治家》 实用且令人深思。 ——《华尔街日报》 信息量大、发人深省, 而且阅读过程非常有趣。这 本书采取了令人耳目一新的 个人视角,让人与充满活力 的思想接触,作者以尖锐的 论证和微妙的推理方式解答 了生命的意义问题。 ——《新人文主义者》 这本书在风格和内容上 具有的平等主义思想是值得 赞扬的,书里没有任何内容 会让从未读过哲学书的人感 到失望。这本书是在践行哲 学,而不仅仅是在谈论哲学 。 ——《星期日苏格兰报》 精彩页 我们为什么存于世? “我是谁?我是什么?我从哪儿来?我要去哪儿?这些问题反复出现,然而我却无法回答。” 任何能自省的生物几乎总会在某个时刻问出此类问题,却往往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不过,下面这个例子中的提问者的处境有些不同。他是由玛丽·雪莱笔下哥特式寓言中的人物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博士创造的。这个生物与人类不同,它要找到有关自己起源的真相以及自己被创造出来的原因。那这是否意味着这个生物发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如果我们对人类的起源有更多了解,是否就能够发现我们生命的意义? 我们先把弗兰肯斯坦的故事放到一边。我在引言中就说过,如果想要找到正确答案,我们先要清楚地理解问题。“生命究竟是什么?”可以被理解成“我们为什么活着?”。但这个问题本身也是模棱两可的,因此它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回答解释了我们活着的“原因”,其侧重的是过去,解释了我们的起源;另一种回答解释了我们活着的“目的”,这个回答侧重未来,解释了我们的目的。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第一种解释与动力因有关,而第二种解释则与终极因有关(此处的“因”与现代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无关)。以我的晚餐为例,我在厨房下厨是动力因,吃晚餐是终极因。 有时这两种答案相互契合,也就是说,导致某物存在的故事也是它未来目的的故事。例如,路被修建的原因也是这条路未来的目的,即让车通行。但这两种答案并不需要相互关联。想想人类采摘野莓果的例子。野莓果起源的故事,即其是如何进化出来的,讲的并不是野莓果满足了吃掉野莓果的人类,除非我们说神创造野莓果是为了让我们吃掉它。我不赞同这种答案,我很快会解释我的理由。现在我们只需要注意一件事:不能认为回答了某物起源的问题我们就知道这个东西未来或现在的目的。 因此,我会在本章集中讨论人类生命起源的问题和什么(如果有的话)能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关于未来或当前目的的问题是下一章的主题。 人类生命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 在某种程度上,人类生命的起源并非真的有什么特别神秘之处。两种彼此竞争的主要理论都留下了许多有待解释的细节,但也提供了充分的框架,让我们能够思考这两种理论对生命意义的含义。这两种理论分别是创世论与自然主义论。 创世论认为人类生命的创始者是某种超自然力量,这股力量带着某种有意识的目的创造了人类。自然主义论认为,人类生命的出现只是某个盲目过程的一部分,不是任何智能设计的产物。还有一些混杂两种观点的理论。比如,有的理论将造物主看作自然界本身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而不是在自然之外施加影响的某种超自然力量。但即便是这些混合理论,也可以依据它们是将生命起源视为有意为之的结果(创世论),还是无特定目的的自然过程(自然主义论)——按照我们当前的目的将它们归为创世论或自然主义论。 先看看自然主义论。关于人类生命的起源,现在有一个标准版本的自然主义论说法。虽然很多细节还存在争议,但科学家在大致的框架内已有共识。这个理论以15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为研究起点,然后经过100亿年,太阳形成,到了相对较近的时期,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出现,单细胞生物经过进化达到顶峰——从我们的角度来看——60万年前出现“智人”。那要怎样才能把神放进这个大背景之中呢?科学家通常认同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的话,拿破仑问他类似的问题时,他说:“我不需要做那个假设。”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