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供政治经济学的初学者学习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它主要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一种新的思路。 它以“给定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经济运行”作为考察的重点,并以“给定经济体制和该种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作为研究的三个层次。 作者简介 厉以宁,江苏仪征人,1930年11月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留校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出版的学术著作主要有:《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教育经济学》、《关于经济问题的通信》、《消费经济学》、《简明西方经济学》、《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国民经济管理学》、《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转型发展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厉以宁论民营经济》、《希腊古代经济史》、《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英国病”研究》(合著)、《厉以宁经济史论文选》、《中国经济往何处去》、《经济·文化与发展》、《厉以宁改革论集》、《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等。 目录 本书的体系、结构与基本论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 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必要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按劳分配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一、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经济规律 一、关于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二、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律:价值规律 三、关于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一、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商品性的统一 二、指令性计划 三、指导性计划 四、市场调节 五、我国的计划体制 第六节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创造前提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四、对外开放 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六、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分析的前提 第一节 计划和市场 一、计划管理范围 二、价格 三、计划管理方法 四、商品市场和资金市场 五、劳务市场 六、科学技术成果的有偿转让:技术市场 第二节 多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 一、全民、集体、个体经济的地位 二、资源开发的所有制和经营形式 三、新型的经济联合体 第三节 企业地位 一、企业的法人地位 …… 第一篇 国民经济运行 第二篇 企业经济活动 第三篇 个人经济行为 第四篇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协调 第五篇 社会规范与个人行为的协调 第六篇 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