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本色爱
分类
作者 董小潭
出版社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均以诗歌开篇,联结了作者时跨十年间的散文、随笔。在董小潭看来,“生活是本色的,爱是本色的,生活是爱的表达,我的表达也是本色的”。对于“乡愁城事”,她想,就是那么一点点琐碎的事,万千乡愁却都在里头了。对于“拈花一笑”,她想,能触动心灵的,往往是那些微小的、不起眼的,经常被我们忽略的东西。对于“遥也可及”,她想,所谓远方,就是心灵到达不了的地方。对于“吾悦吾爱”,她说,诗歌是送给爱人最经济、最隽永的情话。至于“让鸡毛飞”,她说,生活,是人间烟火,也是一地鸡毛,只有那些鸡毛在飞起的瞬间,才是真实而有张力的。
作者简介
董小潭,本名叶慧莲,江苏省作协会员、泰州市海陵区作协副主席,金陵晚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纠结》《傍妆台》,长篇小说《谁是谁的救赎》。
目录
第一辑 乡愁城事
庙堂
风物秘语
黄甜物事
忙年
年,流动而充沛的年
世良与忠义
根父
麻金奎
剃头儿留香
焕子
梦境中,我成了一颗麦粒
兰花饮
本草园子与膳食美学
瓜中的月亮
菊花的盛宴
精灵的世界
人间花事
梦境,在顾家巷的拐角处
有凤来仪这小城
摆渡,在水做的国上
第二辑 拈花一笑
一碗粥的福慧
太阳的亮,月亮的光
燃烧的火石
一切想象都可能落地
黑白键
致张爱玲
史记玩家郁建中
关于生活中的结构美学
腐草为萤
关于一个群的独白
第三辑 遥也可及
骑上骆驼,到达瓦昆沙漠散个步
的确,一个乡村在摇滚
骶耄
高速公路偶见
空间之美
秩序之美
味道之美
到一个叫“家”的地方去旅行
第四辑 让鸡毛飞
变脸
暗恋者车厢
告密者
觅食记
第三只眼
饺面西施
广场舞
头儿莫二
现场
假如我有一根魔法棒
神秘来信
绿色铁皮柜
惊天秘密
我在思考,请别发笑
真假金老叹
红旗中学的传说
费斯汀格法则
像一羽鸿毛
大王叫我来巡山
许我一个平台
围剿“老赖”
令人啼笑皆非的环境投诉
谁是厨王
一双绿胶鞋
柳暗花明
第五辑 耳边生风
鹿鹿跑团
序言
红粟作为海陵的人文
符号,流传已逾千年。
海陵人文荟萃,“儒风
之盛,夙冠淮南”,历史
上一直是文化昌盛之地,
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素有“汉唐古郡、淮海
名区”之称。香粳炊熟泰
州红,随着岁月的流逝,
海陵地域和空间面貌发生
了沧桑之变,却遮掩不住
海陵文化的神韵飞扬,这
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
精神滋养和灵感源泉。平
原鹰飞过,街民走过,花
丛也作姹紫嫣红开遍,从
这里走出的小说家、散文
家、诗人、评论家,无不
用自己的笔讴歌家乡的美
丽,书写人生的梦想,彰
显海陵与时俱进、开拓向
前的文化力量。海陵之仓
,储积靡穷的不只是红粟
,海陵人还以文学的方式
,记录多姿多彩的形态与
品性,标记一代又一代海
陵人的辛勤探索与不断创
新。因为执着,故而海陵
历经沧桑而风采依然。
文学的生命力或许就
在于这样繁衍不绝、生生
不息地传承与开拓。
2015年海陵区文联成立
十周年之际,海陵区曾集
萃本土十二位作家,推出
一辑十二卷的海陵文学丛
书。著名作家、江苏省作
家协会原主席范小青为之
作序,她指出这套书“不
仅是一个‘区’的文学,更
是地级市泰州乃至江苏省
文学的一个缩影。为此,
我们有更多的期待”。如
今五年已过,而这份期待
还在,海陵文学也在这份
期待中奔腾不息地流淌和
前进,大潮犹涌,后浪已
来,那份律动依旧,我们
也能从中感受到文字的力
量和写作的意义。“海陵
红粟文学丛书”的推出就
是对此的检验,一辑十册
,分别是:
《碧清的河》
沙黑
《青藜》
刘渝庆
《日涉居笔记》
李晓东
《草木底色》
王太生
《雪窗煨芋》
陈爱兰
《本色-爱》
董小潭
《船歌》
于俊萍
《泰州先生》
徐同华
《纸面留鸿》
李敬白
《长住美与深情里》
姜伟婧
如同一粒又一粒的红
粟,唯有汇集,才有流衍
的可能。十本书中有朝花
夕拾的拾趣,人间至味的
煨炖,深秋韵味的老巷,
青藜说菁的今古,寻本土
丹青翰墨真味,或半雅半
俗生活,或山高水长追思
。生活总是爱的表达,愿
在这桃红花黄的故乡,因
为文字,截留住生命里的
美与深情。
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
时代,既然“生逢其时”,
必然“躬逢其盛”。文化特
别是文学的繁荣,渊源于
悠久的历史,植根于今天
的实践。历史赋予我们这
一代人的一项任务,就是
要充分挖掘海陵文化的丰
富宝藏,古为今用,推陈
出新,更好地为社会经济
发展服务。我们将常态化
推出文学系列丛书,以继
续流衍的姿态,不断丰富
、延伸、充实海陵古城当
下的文化内涵。
海陵红粟文学丛书编
委会
2020年6月于海陵
导语
生活是本色的,爱是本色的,生活是爱的表达,我的表达也是本色的。
《本色爱》收录了《假如我有一根魔法棒》《费斯汀格法则》《许我一个平台》《风物秘语》《剃头儿留香》《梦境中,我成了一颗麦粒》等文章。
精彩页
庙堂
家乡于我,虽然隔得很远,但在心理上离得越来越近了。
每年初二,我们举家必定要回趟老家的庄子。小儿也说:“过年不回趟小婆婆家,心里好像空荡荡的。”听了这话,我有些忍俊不禁,但心甚慰也。
其实小儿是在城里出生,生活和学习都是一直浸润在城市的物理空间当中的。他这么小的年纪,话中好像也带了点淡淡乡愁似的。这么说,看似矫情,其实,我晓得他是依恋属于那里的游戏:放爆竹,烧野火,到庄头的田里去踏青,小弟兄姐妹挤在老灶台后头抢着给红通通的灶膛添加柴火……
他的小小乡愁也是有着物事的依托的。每每看到他们欢乐的身影,都让我们兄弟姐妹在闲聊中穿越回去,复述孩童少年时的种种美好与糗事。其中,最令人心驰的莫过于庙堂了。
庙堂,地处庄子中央,那里由一个高出地面许多的戏台和一个大空地组成。村部、小卖部和一个会念经做佛事的老人使整个庙堂充满了神秘感。关于庄子的许多故事、传说和趣闻逸事都从那里发射、传播出去。用现在的语言体系来表述,那里可谓是庄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乡亲们议事、祭祀、吵闹、分红,都在那里完成。一年的光景好坏,一个庄子的人的酸甜苦辣,张家的媳妇怎么俊俏,李家的怎么风骚,王家的相公怎么会挣钱,赵家的怎么那么败家,庙堂就像是一个敞着口的高音喇叭,口口传诵的美德与唾液横飞的流言,即便是再隐蔽的事体,都会被整得满庄风云四起。乡言土语,像一颗颗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子弹,使乡亲们对庙堂既厌恶又敬畏,既依赖又推却。那个一只眼睛有些上了翳的念经老人,平时总是坐在村部的大门口,那门是对着戏台中央的,他总是一言不发盘腿坐着,一双泛着油光的手上下飞舞做着篾器,阳光从西头斜斜地照过来,使他身上不自觉地溢出了禅意。对在庙堂上嬉戏的孩童,他总是慈眉善目,说话的声音与乡亲的偾张是截然不同的,总是那么柔和,就像他做法事时的诵经声。每每庄上人家有人亡故,总见他穿一件灰色长袍,眼皮耷拉,口中念念有词,主家有他在场,仿佛就定了心似的,操办事体无不一一熨帖。这两个场景片段清晰地定格到了庄上人的记忆里。头顶三尺有神灵,乡亲的精明与算计、纯朴与厚道,都被包容进这个庙堂里,成为乡情乡愁的一部分。故乡的前世今生实质上是由我们的长辈、我们、我们的晚辈口口相传的。
我于庙堂还有着别样的情愫,因为我家祖辈就住在庙堂对面的一条巷子里,有着做轧面和烧饼的手艺。我的祖父名讳叶世良,做得一手好烧饼,是一个面相刻板却又心慈的老人。祖母宋忠义是庄上有名的美人,面目清丽,头上的发髻总是温婉地窝在脑后,她的轧面也是庄上一道风景。关于我的祖父母,我在系列乡村纪事中有专门的回忆。在这里说到他们,是想标注一下关于“我”的来历,也就是我来自庄上的一个手艺人家,女娃子,不起眼。打小不是琢磨祖父母的手怎么会如此巧妙,就是在庙堂上疯玩。庙堂对于我辈,是天堂一样的所在。那是钻在看戏的人堆里躲猫猫、看露天电影的地方。
庙堂附近,百十步就是渡口。卤汀河是那样的宽,河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有这条大河这么宽阔吗?我常常坐在河边的渡口,看乡人搭乘渡船,走上对岸的田埂,那三里地之外就是集镇港口了,那港口之外又是哪里呢?
我不知道,我只想要走出去,看那远方。
P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