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理念为出发点,结合案例,将刑事诉讼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以生动的方式加以阐释,同时从比较法角度将域外刑事诉讼制度展现在公众面前。 全书力图反映刑事诉讼立法的最新动态、司法实践操作以及近年发生的一些备受关注的案件,尝试用社科法学、实证法律研究的成果去解读这些变化,深度阐释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现状并前瞻其未来走向。 2018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作了重要的修改,对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书在原版基础上根据《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及近几年来的刑事诉讼实践作了大幅修订。 作者简介 左卫民,法学博士,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九八五工程”四川大学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研究创新基地首席科学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纠纷解决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司法制度、刑事诉讼、纠纷解决。 承担了包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体系的完善”(首席专家)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独立或合作出版了《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刑事诉讼的中国图景》《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中国基层纠纷解决研究》等著作十余部;在《法学研究》等期刊上独立或合作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其中有数十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或转摘。研究成果获得部省级一等奖四次、二等奖六次。个人亦获得人事部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04)、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04)、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2000)、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跨世纪优秀人才”(1997)、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四川省学术带头人(2003)等荣誉称号或奖励。 曾为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德国马普刑事法律研究所,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访问学者。 目录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承续一个没有终结的话题 ——社会冲突·国家权力·刑事诉讼 第二章 “做饭”的法门 ——刑事侦查琐话 第三章 “端饭”的程式 ——刑事公诉絮语 第四章 “吃饭”的姿态 ——刑事审判漫谈 第五章 事实越辩越清吗? ——刑事辩护趣话 第六章 安全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诉讼价值散谈之一:英美法与大陆法 第七章 安全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诉讼价值散谈之二:理想与现实 第八章 刑事诉讼的“阿基米德支点” ——诉讼公正巡礼 第九章 法不贵神速吗? ——诉讼效率走笔 第十章 刑事诉讼的“王冠” ——诉讼人权夜话之一:域外镜像 第十一章 刑事诉讼的“王冠” ——诉讼人权夜话之二:中国图景 参考文献 导语 知名刑诉法专家左卫民、周长军教授无问西东妙笔书写中国刑事法治进步变化中的“幸”与“累”,深情巡礼近20年中国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的新面目,在大时代、大变革中继续担当刑事法治的观察者和参与者。 在社会冲突、国家权力、刑事诉讼的对撞中承续一个没有终结的话题。 在刑事侦查、公诉、审判与辩护的博弈中传播现代刑事诉讼理念。 在对安全、自由、公正、效率与人权的追求中展现中国刑事诉讼的未来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