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铁心向党--江苏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前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吴泰昌//卢波//王建 |
出版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长篇纪实文学《铁心向党——江苏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前后》,以1922年春在陇海铁路铜山站创建江苏境内第一个基层党组织的革命烈士姚佐唐的革命活动为主线,生动再现了100年前震惊中外的八号门事件,忠实还原了陇海铁路工运高潮的来龙去脉,史实严谨、故事曲折、文字简洁,既有文献价值,又有较强的可读性。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为即将在全党开展的党史教育提供珍贵史料、生动学习教材和革命烈士事迹读本,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时代历史价值。 目录 向铁心向党的革命先烈们致敬 ——我为什么要写姚佐唐?(代序) 引子 一 回望1921 二 八号门是什么门? 三 破门而出 四 开除,开除 五 老君会 六 会长是谁 七 姚佐唐 八 陇海铁路 九 名称之始 十 三种势力 十一 暗无天日 十二 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 十三 罗章龙出场 十四 早期共产党组织 十五 此起彼伏的罢工斗争 十六 李启汉 十七 党的领导 十八 罗章龙其人 十九 陇海铁路大罢工 二十 津浦线上的工运潮 二十一 来到洛阳 二十二 游天洋 二十三 罢工缘起与八号门事件 二十四 立即派人前往 二十五 区委扩大会议 二十六 车到郑州 二十七 小洋房 二十八 复杂了 二十九 东线问题 三十 开封工会 三十一 不打不相识 三十二 罢工胜利 三十三 车抵铜山站 三十四 离开徐州 三十五 王符圣舌战西宫 三十六 《革命战士集》 三十七 反攻开始了 三十八 白眉珊 三十九 从望志路到南湖 四十 马林 四十一 法国巡捕 四十二 共产党万岁 四十三 中共第一个纲领 四十四 李大钊们 四十五 江苏第一个省级党的领导机构 四十六 铜山站支部成立 尾声 参考文献 序言 向铁心向党的革命先烈 们致敬 ——我为什么要写姚佐唐 ?(代序) 吴泰昌 我1979年就加入了中国 作家协会,今年已经83岁了 。一辈子当编辑、当作家, 也连续多年担任中国作协全 国委员会委员,成为享受国 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还曾 多年兼任中国散文学会、中 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大众 文学学会、冰心研究会副会 长。 几十年来,原著和编著 的书也出版了不下几十本。 《我亲历的巴金往事》《我 认识的钱锺书》《我认识的 朱光潜》《亲历文坛五十年 》《我知道的冰心》《我了 解的叶圣陶》《阿英文集》 《中国新文学大系》……许 多都一版再版。我写过的名 人也不少:茅盾、叶圣陶、 巴金、冰心、阿英、朱光潜 、钱锺书、吴组缃……个个 都是泰斗级巨匠。 为什么要写这本和姚佐 唐有关的书呢?说来话长。 这些年,我不下十余次 来过徐州。每次来到这座美 丽的美好的城市采风、讲学 、看望友人,我都会说起我 的安徽老乡姚鼐。他是中国 文学史上著名的桐城派的领 军人物,也是一代散文宗师 。他是桐城人,我是马鞍山 当涂县人,常以他这个老乡 为自豪。后来再来徐州,在 文学活动的间隙,和徐州作 家聊天,当地铁路部门的一 位党史研究者偶然说起姚佐 唐。他说,吴老你知道吗? 姚佐唐也是你的老乡。我愕 然相问,经仔细了解,方才 知道,这位姚佐唐竟是姚鼐 的五世孙。真是有缘千里来 相会。只不过,我们这是一 次跨越百年时空的精神相会 。 姚佐唐烈士在南京雨花 台牺牲时,只有30岁。他一 生短暂,却毅然投身进步和 革命的伟大事业,历经磨难 ,矢志不渝。他的大无畏的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深深感染 了我。 要好好写写他!正值庆 祝建党百年华诞之际,姚佐 唐参与领导的八号门事件也 过去了整整100年。这个人 和他战友的故事,应该被历 史铭记、被时代铭记、被人 民铭记。 一次次的采访、调查, 一遍遍地翻阅史料……八号 门事件的来龙去脉,江苏境 内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的 前因后果,一点一点清晰地 浮现在我的脑海。于是有了 这本小书。清明时节,细雨 绵绵。把它当作一朵洁白的 小花,敬献给我的这位老乡 ,也献给和他一起战斗过的 同仁、一同遇难的战友。愿 他们的灵魂安息,愿铁心向 党的革命精神永存! 感谢著名画家周颖超先 生、邓圣先生专为本书创作 油画《革命烈士姚佐唐》和 中国画《铁心向党——八号 门的怒吼》,作品艺术地再 现了革命勇士的风采和当年 八号门事件的悲壮场景。感 谢所有支持本书创作的朋友 们。 2021年清明节,于北京 导语 这本小书里的每一个文字,都像一束白色的小花,敬献给至今仍带给我们理想、信念、幸福、力量的革命先烈。当然,他们中也包括本书的每一位主人公,包括姚佐唐。 为了传承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本书采访写作组广泛、深入、系统地搜集、查阅、核实史料,精心创作,历时半年,完成书稿。 后记 辛丑牛年的清明节,窗 外雨纷纷。 这本小书里的每一个文 字,都像一束白色的小花, 敬献给至今仍带给我们理想 、信念、幸福、力量的革命 先烈。当然,他们中也包括 本书的每一位主人公,包括 姚佐唐。 轰轰烈烈的岁月远去了 ,史诗般耸立在中国共产党 百年光荣历史上的每一位英 雄,却是一座座用血肉凝成 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祖 国大地上,永远矗立在人民 心坎上。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弥足 珍贵的巨大精神遗产,光照 百年,光照万代。 为了传承红色历史,讲 好红色故事,本书采访写作 组广泛、深入、系统地搜集 、查阅、核实史料,精心创 作,历时半年,完成书稿。 感谢中国铁路上海局集 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上 海局徐州北站、上海局徐州 货运中心的热情关心和大力 支持。 用纪实文学形式,表现 重大历史事件,这对于史学 和文学来说,都是一次全新 的尝试。敬请大家指正批评 。 作者 2021年清明节 精彩页 一 回望1921 在徐州市老城区的中心,当年陇海铁路铜山站的原址,矗立着一块折射出时光旧影的方形革命纪念标志碑。碑身肃穆低调,碑面简洁庄朴,掩映在一株伟岸遒劲的梧桐树下。不远处的铁轨,在朗朗的阳光下,闪射出铮亮的光芒,像一位慈祥可敬的百岁老者,无言叙说着百年前的波澜壮阔、百年来的风云际会…… 这里,就是在中共党史上闻名遐迩的八号门事件的发生地。 辛丑牛年大年初一,我们相约这里,脱帽肃立,向前辈先烈表达由衷的敬意! 1921年11月8日,八号门事件在这里爆发,点燃了陇海铁路大罢工的第一粒火种,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火苗在铜山站铁幕环绕的暗夜里,从天而降,熊熊燃烧。姚佐唐、程圣贤、黄钰成等三人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春,中共在江苏境内最早的基层党组织——中共陇海铁路铜山站支部正式成立,姚佐唐担任党支部书记。 二 八号门是什么门? 1915年。 陇海铁路修到徐州。 在城北门外建造了火车站,彼时的徐州城区为铜山县所辖,所以取名铜山站。 小小的铜山站扼守着陇海线东西要冲,自然是帝国主义和军阀买办、地方势力瓜分利益的财富场。 1921年7月,中共一大代表走出上海老北站汇聚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前来参加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会中受到法租界巡捕的搜查,被迫中断,又悄悄从北站登上沪杭铁路的列车,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开会。而此时此刻,陇海线上的铜山站正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忍气吞声地咀嚼着耻辱的岁月。 法国人若里,其时正是陇海铁路机务大总管。他当时不会料到,从上海到嘉兴,已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不动声色地茁壮成长着。他以为中国工人的忍耐和无奈是软弱可欺的表现,中国工人每天用沉重的劳动换取微薄的薪水,面对压迫也只能默默地自咽苦水。 若里不知道,中国工人憔悴的面容下藏着倔强的灵魂。 他们在积蓄着力量。 他们在等待着时机。 春去秋来,被欺压、被奴役的日子变本加厉一日复一日地重演。 八号门——铜山站机厂工人进出厂区唯一的通道也一天比一天关得更紧、守得更严。 守门的洋雇员每月的薪水是中国工人的40倍,所以死心塌地地为洋总管卖命——每一天,都尽可能地把机工们关得更久,逼他们一刻不停地劳动着。机工们稍有懈怠,便会迎来暴风骤雨般的鞭抽棍打。 这哪里是一道门? 工人们都称它是一道关,一道踏进监狱工厂的“鬼门关”。 可是,不进去,又怎么糊口,怎么养家? 三 破门而出 1921年11月8日傍晚,空旷的站区飘起了蒙蒙秋雨,狂风骤起,裹挟着阵阵寒意。又累又冷又饿的机工们纷纷收拾完工具,准备下班回家。 此时此刻,天空昏暗,鸦鸣刺耳。 早过了下班时间,八号门却依旧紧闭。 “开门,开门。” “开门,开门。” “开门,开门。” 一批又一批工人,从岗位起身,走向大门。 大门却紧闭如铁。 “开门,开门!” “开门,开门!” “开门,开门!” 怒吼如山洪暴发,排山倒海,却丝毫无法撼动那扇紧闭的大门。 守门的洋雇员用木棍擂响铁门,吹响了哨子。 P3-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