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综合能力提升与工程案例分析》基于作者35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沉淀,近十年全国各地一百多场的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精华总结,通过大量经典工程实际案例分析,对规范应用过程中的疑难、热点问题进行剖析,意在使广大设计者全面系统掌握熟悉结构设计理念和使用方法,尽快提高分析解决复杂工程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
全书共分12章,包括综述,新颁布的几个标准及相关热点问题解读,《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现行规范的一些疑惑及“错误”,如何理解规范、标准、技术措施、图集及某些大型设计院的一些规定,对一些规范比较模糊的条款的分析及解读,结构设计主要控制指标的合理选取问题,建筑结构规则性合理界定及设计加强措施,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相关问题,关于几种常用结构设计方法的思考,结构设计容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及解析,一些复杂问题设计方法及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涉及近期诸多新规范、标准,解读通俗易懂,系统翔实,工程案例极具代表性,阐述观点精辟,有助于相关人员全面系统理解规范、标准等实质内涵,更有助于尽快提高设计综合能力。
《结构工程师综合能力提升与工程案例分析》可供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审图、咨询、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随着我国土木工程的迅猛发展,越来越需要大量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建设人才。在土木技术日新月异、专业纷繁交错的今天,即使已经有一些工程经验的土木工程人员,也需要不断巩固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更需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借鉴他人的经验。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2018年全国具有资质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从业人员情况进行的统计,2018年年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从业人员447.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8.2万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为40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为67.7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5.1%。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还急需大量的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建设人才。
结构设计工作是由工程师去完成的,也就是说,在设计工作中,工程师应是主导者。工程师应该运用个人专业综合知识控制整个设计过程,让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体现设计者的智慧和水平。当然,如果结构设计工程师自身的综合能力不够强,即使控制了整个设计,那设计成果也只能体现工程师所具有的实际水平。因此,提高工程师的综合设计能力是首要的。提高设计综合能力水平,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包括刻苦学习基础理论,钻研有关技术,认真积累和吸收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学习他人先进经验以及创新等途径来实现。
另外,一些工作方法、思路也能起到帮助提高综合设计水平的作用。如在方案设计阶段,充分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概念分析判断,从中发现和掌握其核心,把它运用在设计中;在设计过程中,积极运用智慧,思考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对一些疑点,决不能不求甚解,轻易放过,而是必求其解,弄个水落石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设计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更重要的是还能从中悟出一些概念和培养敏锐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职场上,“综合能力强”的人会得到同事的羡慕和领导的垂青。我们总是能听到“大家多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只要有能力,不管去哪都能做得不错”,但工作中的“综合能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工作综合能力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中所能够发挥的力量,广泛且深刻地体现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上,且影响着他人。一个人的业绩是能力的外在表现,综合能力才是业绩内在的根本。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能够通过业绩显现,而“综合能力”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多个概念的集合。
专业技能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也是胜任岗位工作基本的专业能力。随着工作的熟练和经验的不断积累,个体的专业能力会在学习与实践中得到不断提升,并进一步得到掌握、历练和巩固。专业技能是工作能力的起点,有了扎实牢靠的专业岗位能力才能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当然也是拥有价值延伸的本钱,其他方面都是锦上添花的拓展。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非常轻松的方式接触到广泛的知识及经验,对学习者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人和人不会因为知识的获取而形成很大差距,但是,人和人会在“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上拉开距离,提升包括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思考方式和执行方式。
作为一名合格的结构工程师,日常除了完成自己本职工作,更重要的是完成任务后的思考、总结和提炼。我们要学会和他人交流、分享、共同提高。将自己掌握的一点点知识和经验,藏着掖着,生怕别人也学会,自己没有优势了。这样只会导致自己的知识形成一个个孤岛,难以提升自己的综合技术能力。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是永远学不完的。作者多年来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微博、微信、写书、现场传道答疑、解惑等)将自己掌握的一些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让年轻的设计师尽量少走弯路。其实每次分享(写书或去各地传道解惑)作者都花费了不少工夫去思考、总结和提炼,分享的越多意味着自我需要学习的更多,这其实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综合能力提升,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包括刻苦学习基础理论、钻研有关技术、认真积累和吸收经验、学习借鉴、不断总结和交流。
本书基于作者35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沉淀,近十年全国各地一百多场的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精华总结,通过大量经典工程实际案例分析,对规范应用过程中的疑难、热点问题进行剖析,意在使广大设计者全面系统掌握熟悉结构设计理念和使用方法,尽快提高分析解决复杂工程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
全书共分12章,包括综述,新颁布的几个标准及相关热点问题解读,《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现行规范的一些疑惑及“错误”,如何理解规范、标准、技术措施、图集及某些大型设计院的一些规定,对一些规范比较模糊的条款的分析及解读,结构设计主要控制指标的合理选取问题,建筑结构规则性合理界定及设计加强措施,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相关问题,关于几种常用结构设计方法的思考,结构设计容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及解析,一些复杂问题设计方法及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涉及近期诸多新规范、标准,解读通俗易懂,系统翔实,工程案例极具代表性,阐述观点精辟,有助于相关人员全面系统理解规范、标准等实质内涵,更有助于尽快提高设计综合能力。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审图、咨询、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最后用一段话与广大读者共勉:“人生的捷径无非就是自我的积累、自我的超越、自我的发现与判断,一件事做久了自然就掌握到规律,能不走的弯路尽量不走,就是捷径。总之,其实并无捷径,唯有不断提升自己,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