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永远的公仆--喻杰/建党100周年献礼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喻彬
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1970年初,喻杰同志带着孩子,离开北京,告老还乡。他回乡二十年,始终保持着高昂的革命热情,从不计较个人的名誉、地位和生活享受,一心一意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幸福、为家乡的建设事业,日夜操劳,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
他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对有困难的乡亲和山区的建设事业慷慨解囊,大力相助:兴办小水电,绿化荒山,修路架桥,发展多种经营。他不顾年老,亲自调查研究,参加制定规划,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加快家乡的建设作出了许多贡献,使当地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喻杰同志在耄耋之年,为人民立下功劳,得到了群众热情的称赞和爱戴。群众称颂他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实实在在的人民公仆。
作者简介
喻彬,男,祖籍江西吉水,作家、画家,执教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导师。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小说月报-长篇卷》《花城》《小说界》《电影文学》等文学刊物发表小说、电影剧本、散文等文学作品400余万字。出版小说《黄花殇》等。著有《检察长》《命悬一线》《铁血巾帼》《逃生》《暗杀》《六祖慧能》《中国禅宗》等十多部电影、电视文学剧本。电影剧本、小说、散文、油画作品多次获奖。
邮箱:345717790@qq.com
目录
引言
一 丽江,我回来了!
二 卖祖宅腾地?反对!
三 捐款买耕牛
四 绿化“和尚山”
五 要通电,先修路!
六 秉公执法的巡山人
七 筹资兴修山口水电站
八 “老地主”来讨债
九 涉及原则,决不马虎!
十 肥水只流外人田
十一 灵光一闪,溜索运木
十二 “你可真是别人的好爷老子!”
十三 抓赌博,正风气
十四 “要学会让科学技术来给你们干活”
十五 老部长杀年猪
十六 丽江的黑夜,亮了
十七 为“反革命”战友鸣冤
十八 不论“成分”,平等待人
十九 阻止形式主义“学大寨”
二十 孙女的婚事
二十一 家乡依旧贫穷,我不能回北京
二十二 实行农业现代化
二十三 “我要你们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
二十四 女儿的湖南之行
二十五 筹资兴修加义水电站
二十六 狂犬病风波
二十七 处处替别人想,就是不替家人想
二十八 “爱林如子”的老英雄
二十九 “老有所为”的时代楷模
三十 为抢险,要拆房!
三十一 白发人送黑发人
三十二 筹建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三十三 “死板”的太爷爷
三十四 “不必为我提高待遇”
三十五 国家、人民利益至上
三十六 专车待遇,人畜共享
三十七 “无情”的爷老子
三十八 为家乡发展殚精竭虑
三十九 生命逝去,精神不朽!
生生不息的精神(代跋)
导语
本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讲述了老革命家,国家原粮食副部长、商业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喻杰(1902-1989),于1970年带着孩子离开北京,回到故乡湖南岳阳平江县丽江村,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为村里修路,建水电站等,与群众共甘共苦、甘当人民公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感人事迹,刻画了一位刚正威严和和蔼可亲的人民公仆形象。
后记
生生不息的精神
(代跋)
写下这个标题,我丝毫
没有哗众取宠的意思。
为这部书稿寻找出版单
位,可谓费尽周折。常常有
出版社编辑这样质疑:“你
是广东的(作者),怎么会写
这个?……”这里的省略号
不是我省略了编辑的原话,
而是编辑并没往下说。言下
之意,你一个广东的作者,
怎么写一个湖南人呢?而且
这并非一篇干字文、一首打
油诗,这是一部word文本
字数统计为十八万多字的报
告文学。这十八万多字并非
凭空想象、杜撰臆造,而是
经过实地采访、调查并参考
了很多资料后的创作,是用
手写出来的,也是用“脚”写
出来的。可是,在一般读者
看来:这不很正常吗?难道
广东的作者就只能写广东的
,不能写别的地方的题材?
最关键是后面的潜台词
:“花几年的功夫写这么一
部书,你到底图啥?”是呀
,我到底图啥?靠写这部书
挣钱?还是缘于血缘亲眷关
系不得不写?
面对这些问题,我一般
都会首先向编辑表明我和书
中的主人公——喻杰的关系
,只是同姓“喻”而已,没有
丝毫宗亲关系,也未得分文
润笔费。我是出于对喻杰老
前辈的弥足珍贵的公仆精神
的景仰,才自发去平江县丽
江村寻找、采集、挖掘、整
理他的那些几乎快被世人遗
忘、快被岁月湮没的先进事
迹的。
当然,编辑不会这么直
截了当问我,一般会说,现
在出版一本书,得花上大几
万,您……;也有的说,您
问问喻杰的后人能不能支持
一下,认购一两千本书……
。我说,喻杰老前辈的后代
在他的老家,生活并不优渥
,而且,也不是他们要我写
这样一本书,真的没法满足
这个要求。在电话另一端的
编辑往往会沉默片刻,再说
:“哦,这样啊。”然后就没
下文了。
就这样,我这部书稿游
历了一家叉一家出版社,经
过了一轮又一轮的“讲数”,
一直未能付梓。
今年正逢建党百年,我
想该是难得的出版契机,便
再次向北京和湖南的相关出
版社投稿。终于,福音来了
——湖南大学出版社编辑全
健拔通了我的手机。她说:
“书稿我读过了,选题不错
,充满正能量,且正逢建党
一百周年……可以先申报选
题,如果社里讨论通过,省
新闻出版局批了就可以出版
。”我心里纳闷:这得花多
少钱?哪有不讲条件就出版
的?我在出版社工作过,出
版社都是自负盈亏,免赘出
版我这本书是不可能的。
越是不跟我谈出版费,
我心里越不踏实。后来选题
通过了,全编辑说出版社愿
意出版我这本书,不过,不
会付稿酬。我就问:“要包
销书吗?”全编辑的回答让
我始料未及,她说:“尽你
们所能吧,当然,多销一些
书,就可以帮我们社减轻一
些负担。”我说:“纸质出版
业生存这么艰难,您就别提
稿费了,你们亏钱出版我的
书,真让我感动。”全编辑
说:“出版社是企业,要考
虑经济效益,但是放在首位
的还是社会效益。”这时,
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
充盈胸间,就像辛辛苦苦抚
养的“闺女”,经历绵长的凄
风苦雨之后,终于找到一个
敦实的“婆家”那么踏实。
这就是喻杰老先生为社
稷、为乡梓、为苍生燃尽余
热、奉献终生的精神传承!
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
息、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
坚实基础和永恒力量!
说心里话,因为湖南大
学出版社对《永远的公仆—
—喻杰》的礼遇,我对湖湘
人的豪爽、担当、火爆甚至
霸蛮之气都感到由衷的钦敬

在本书即将与大家见面
之际,我要对牢记初心、富
有使命感的湖南大学出版社
致以崇高的谢意和敬意!正
是这种初心和使命感使《永
远的公仆——喻杰》得以出
版问世。
同时,衷心感谢喻杰的
后辈喻力光、喻群益,财政
部挂职丽江村的村支书刘斌
棵,为我提供有关喻杰革命
生涯和革命事迹的文献资料
,引荐我查阅平江县档案馆
有关资料;衷心感谢接受采
访的原丽江大队书记刘富佑
,当年喻杰组织乡亲建设水
电站时的工程副指挥喻肖禧
,喻杰的孙媳妇吴菊英,喻
杰生前的忘年好友李丙希,
喻杰的邻居兰献邦、兰国城
,喻杰的同宗喻篇章,喻杰
的同村村民黄银华等喻杰事
迹的当事人、知情者和见证
人。
丽江村村民喻武忠、喻
献忠、喻俊高,喻氏宗贤喻
震威,作家喻敏、王林、曾
祥书,以及广州大学中文系
2015级学生魏翠玲、张婉
莹、唐杨阳、林永淇等,为
本书的创作、出版给予了大
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致以衷
心的感谢!
正是有了大家的无私奉
献,这部作品才得以面世。
矢心所往,一苇竟达,
正是源于一种生生不息的精
神。
是为跋。
喻彬
2021年6月6日于广卅
精彩页
丽江,我回来了!
1970年1月20日,北风呼啸,纷飞的大雪将湖南省平江县,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这一天,平江县加义公社丽江大队的社员们,都激动得不得了。大队书记刘富佑组织了村里十几个年轻精干的后生,抬着用椅子、竹竿做成的土轿子,前往加义公社,去迎接一位熟悉的“客人”。说他熟悉,是因为经常在广播、报纸上听到看到他的消息,他的事迹广为流传;说他陌生,是因为这位“客人”,已经四十多年没有回过丽江村了。
其实,称呼这位“客人”为“客人”,也不准确,尽管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丽江村,可他却是地地道道的丽江人。在丽江村里,只要一提起他的大名,社员们就感到非常地自豪,因为这位从丽江村走出去的大人物,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尽管人没回来,却经常地为家乡捐款捐物,经常地给村里写信。就在1968年,他还为丽江大队捐了三千多块钱,让大队修建水泵站。尽管买来的六台水泵最终被洪水冲走,可是乡亲们却记住了他的好,并经常与外村的乡亲们聊起他的好,以至于外村的乡亲们也都羡慕丽江大队出了这么一个大人物。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村里即使出了一位县里的官员,都是极其轰动的事情,何况还是出了一位国家级的部长哪,这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所以,提起这个大人物来,丽江大队的乡亲们都感到非常地有面子,逢人便讲,见人就说。说得久了,有些外村的人就问道:“既然你们丽江大队出了这么个厉害的大人物,那他为什么不回乡呢?”当别人问起这个问题时,丽江大队的乡亲们就觉得很尴尬。是啊,他们日思夜盼的就是这位大人物能够早些回到村里来,哪怕仅仅是回丽江来走一趟,也会令他们非常地有面子。乡亲们就这样天天地盼着他能够早些回来。
可他们在焦急的等待中,却听到了新的情况:村里的这个大人物好像在北京挨批了。这个情况会不会继续变坏?丽江大队的乡亲们说不好,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月里,有很多的大人物今天还在台上讲话,明天就成了人民群众批斗的对象。丽江大队的乡亲们不知道这位大人物为什么不回乡,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希望他能够在北京平平安安的,可千万不要再遇到什么新的情况。
如今,这个大人物终于要回丽江了。当丽江大队书记刘富佑在广播里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丽江大队社员们时,所有的社员都激动了,因为他们终于盼来了这个大人物。部长还乡,这不仅是轰动丽江的事,也是轰动全公社乃至全平江县的事,丽江大队自然是不敢怠慢。社员们得知消息后,争着抢着要去加义公社迎接。可是,他们还没有动身,上边就传来了“不冷不热,不接不送”的规定。这一下,大队书记刘富佑有些犯难了。思来想去,刘富佑书记横下一条心,就是不管上边如何规定,都去接。因为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挨批那是他在北京的事,跟丽江大队无关,就冲着他为家乡寄钱寄物,也要去接他。何况,社员们一直念着他的好,如果不去接,社员们还不得骂死自己?丽江人凡事就讲个义气,不能做出不仗义的事来。所以,刘富佑就想不那么兴师动众,精挑细选了十几名精干的年轻社员,便向着加义公社出发了。
他们要迎接的这个大人物到底是谁啊?他就是刚从财政部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丽江人一一喻杰。
凛冽的寒风,刮得人们脸上生疼,却刮不走人们的热情。大家的脚上穿着只有过年时才穿的解放鞋,身上穿着只有过年时才穿的衣服,行走在满是泥泞的乡间土路上。尽管天气很冷,可是大家的心是热的。因为,过了太久穷日子的乡亲们,多么渴望这位刚从北京回来的村里人,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让他们的日子也过得好一些啊!
他可是部长级的大领导啊,就他在1968年给村里寄来三千多块钱的事迹,就足以写进村史。在那个特殊的年月,一头壮耕牛也不过两百多块钱,一斤猪肉也不过六七毛钱,而喻杰这位当上部长的老乡亲,一下子就给村里捐出这么多的钱,支持家乡修建水泵站,足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热爱。而无论是哪个丽江人遇到困难,只要把信写给在北京的喻杰,就能得到他所渴望的帮助。从这些平常的善举中,足以看出喻杰不是个薄情的人。所以,对于他这次回乡,丽江大队的社员们充满了期待,关于他的光辉履历,更是传得沸沸扬扬……p4-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