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资管新规收官之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在一个新的制度起点再出发。什么样的资产管理行业,能支持并匹配中国实体经济在全球的位置?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行业格局篇之中,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就资管行业价值链的转型升级、资管科技监管新框架、低利率时代下资管行业的发展与应对等领域展开了研究,同时也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投资情绪与收益分化进行了分析。二部分机构专题篇关注了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未来发展路径。三部分海外及中国香港地区资产管理篇着重对美国、欧洲、中国香港地区、日本和新兴市场的资产管理行业做了记录和观察,力求从中探寻出可以为正在转型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所参考的经验与心得。 作者简介 巴曙松,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兼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巴曙松博士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 巴曙松博士还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也多次参加中央决策者主持召开的专家座谈会;巴教授先后在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担任管理职务,是同时熟悉中国金融市场实际业务运作、金融政策制定以及金融理论研究进展的金融学家。 主要著作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研究》、《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年度报告等。巴教授曾获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奖。 目录 序言 资管新规收官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再出发 第一部分 行业格局篇 第1章 新的金融制度框架如何推动中国资管行业价值链的转型升级 第2章 梳理资管转型5年来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 第3章 资管科技的监管新框架初具雏形 第4章 权益型产品视角下的中国REITs 第5章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情绪、投资行为与收益分化 第6章 ESG投资推动资管行业转型 第7章 低利率时代下资管行业的变局及应对 第8章 扩大金融开放条件下,外资资管机构如何影响中国资管行业 第二部分 机构专题篇 第9章 银行理财要主动把握转型机遇,服务新发展格局 第10章 聚焦“四化”建设,推动银行理财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11章 稳中求变,转型中的银行理财子公司 第12章 固本培元,守正出新,2020年信托行业发展概况与展望 第13章 破而后立,晓喻新生,券商资管行业的转型与未来 第14章 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路径思考 第15章 新形势下资管行业竞争格局及对保险资管行业的影响 第16章 大类资产配置方法在公募基金行业中的应用 第17章 期货“三十而立”,资管再迎新机 第18章 权益类公募基金的爆发式增长 第19章 私募股权投资专题,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加速分化 第20章 推动银行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三部分 海外及中国香港地区资产管理篇 第21章 美国资管:疫情下的危与机 第22章 欧洲资管:迅速反弹的市场和日趋完善的ESG监管 第23章 中国香港地区:基础设施完善推动资管行业迈上新台阶 第24章 日本资管:困境中的发展新变化 第25章 新兴市场:机构投资者重要性愈发凸显 后记 导语 伴随着资管行业的日益壮大和成熟,我们应该将它与宏观经济金融格局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因为中美博弈出现显著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也开始呈现出全新的政策逻辑和政策目标。短期内的宏观经济复苏成为包括资管行业在内的各个金融领域发展的重要背景,不同国家和地区疫情的间歇往复也为这个大变革时代增加了变数。对于中国的资管行业而言。既要把握宏观背景,又要把握变革带来的机遇。秉承全面记录资管行业的初衷,本书在持续跟踪中国资管行业转型路径、对外开放等进程的同时,也捕捉到了这一年当中有重大进展的创新与变革。 本书是由金融学家巴曙松教授带领团队精心打造,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研究连续16年权威发布。本书跟踪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年度晴雨表,洞察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演进的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