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无时序的世界(叶锦添美学笔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锦添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1986年,叶锦添得到徐克青睐,出任《英雄本色》的执行美术,由此步入美术与服装设计领域。从《胭脂扣》到《卧虎藏龙》,从《大明宫词》到《橘子红了》,直到新作舞台剧《倾城之恋》……叶锦添塑造了“太平公主”“玉娇龙”“白流苏”等一系列经典人物造型,同时开启了独树一帜的艺术设计风格。
他是赢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的首位华人艺术家;也是深受吴宇森、林怀民、李安、李少红、赖声川等人推崇的“新东方主义美学”诠释者。
本书是叶锦添荃新艺术随笔集,囊括他在服装、舞台、电影美术、视觉艺术、当代艺术创作等多元领域的美学观点与实践层面的探索,诠释了独树一帜的艺术主张,以及从传统与文化中生发创意的方法。贯穿于其中的,是他对于时空、未来、科技、人与周围及自身关系的哲学式思考。
他承袭了讲求意境的中国审美传统,游走于东方美学中两种不同的美感之间,以充满创意与可能性,流美华丽的表达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富有东方诗意的艺术世界。
作者简介
叶锦添,游走于当代艺术创作、电影美术、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的艺术家。他曾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和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是仅有的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他所提出并践行的“新东方主义”美学,更影响着全球对东方艺术之美的理解。近年来,叶锦添在创作上打破了多重边界,横跨摄影、录像、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
曾以多种语言出版多部作品集:《不确定时间》、《繁花》、《流白》、《中容》、《ROUGE–L′ARTDETIMYIP》、《寂静·幻象》、《神行陌路》、《神思陌路》等。
目录
序 神物我如
1 虚实并置
时间的深度
死在时间之上
时空的黑点
爱因斯坦的物理宇宙
陌路之约
外星人的投影
属灵之谜
外星人类的文化显现
2 灰色的时间
蓝色的记忆
时间的黑点
软时间
反时间
反物质
时间的荒舟
3 精神DNA
人类推进的时钟
在时空中追寻精气神的世界、神庙的场
潜伏的精神世界
虚空中的内存
人工智能
如一个机器人般活着
一个千年人活着的世界
未来世界的能量网络
4 沉入伊甸园
黑暗的河流
异色
玄虚
5 新东方主义的动态
一个无法超越的世界
黑洞之音
二手文化的传承
亚洲的枷锁
一艘潜航中透明的船
新东方主义的启蒙
香港迷离
台湾的风
6 十二流
新东方主义的语言系统
流云——内在声音的记录
流绘——自由太虚的绘形
流音——雕塑时间的内容
流风——无形的软时间量体
流动——装置空间的书写
流白——摄影中的时间
流光──找寻能量之地
流影——光影在梦境中的建筑
流空——有形空间内的无形动态
流形——流转于实体移动的线条
流观——止于物外的凝视
全观——自在无视无想无念
Lili
7 群
我与无我之间
族群世代
二十一世纪的精神网络
新个体塑造
迅猛龙
麦昆未来主义的IP
心中的英雄,现实的侏儒
人智迷惑的时代
中层人员的死亡
在空中悬浮的墙
团队精神
8 无识
小房间
两极
黑暗的风暴
概念之谜
时空产生着什么?
时空消失后的世界
陌路的彼岸
陌路荒原
全观之镜
无识的深渊
后记
序言
神物我如
在月光清冷的照射下,
沉沉地划下了水边的倒影,
那里好像在向我诉说着什么
,却没有声音,没有内容,
它只是浮游在那里,若不注
意它,它就不存在,静静地
看着它的流动,从一丝丝的
反映中,感觉它确切地存在
着。那寂静的涟漪有如一阵
飘雨,飘过了瞬间,便一瞬
即逝,连一个动念都没有,
它就消失于无形,在寂静的
帷幕底下,寻找着这匆匆而
过的幻影,在无人的黑夜,
共同藏着一点秘密,如果寂
静的世界有回音,就可以通
过夜风与它对话。
“神物我如”就是通往我
们所无法了解的世界,一个
不受限于时间与空间的世界
,一个更真实的世界根源,
从那里开始,重塑我个人对
于这个宇宙与人类历史的视
觉。
回溯一个原意识的世界
,就是一个物质以前的世界
,而且也是物质原来的世界
。那里有一层看不见的组成
部分,我称之为“精神DNA”
。它将引领我们从另一个维
度来重新进入时间,重遇一
个物质构成以前存有的精神
世界,一个并存的无知世界

物至之上有原生层次,
不为世间所丈量,汇聚元气
而生,气尽成物,降落在时
空中,为所探,为所构,然
此乃过去之物,禁不住迷惑
。源于当下,乃未生之中,
不为时空所限。既自无形,
既自无物,在那既生未生之
间,既有且无之间。
导语
叶锦添荃新艺术随笔集,呈现三十五年的创作之路,勾勒出一部融合经验与反思的个人艺术史,一个华丽流转的美学世界。
本书是叶锦添三十五年个人艺术探索与思想聚合的整体展现,他从个人的创作经验出发,大胆融合东西方元素,贯通古典美与当代感,形成了独特的“新东方主义美学”风格,影响着全世界对东方艺术之美的理解。
后记
无时序的世界
单纯的世界只有一个,
不需要知道更多,不需要去
询问。它不会因为这些而增
加些许,因为它早已经存在
于无形里面,不需要接触,
不需要聆听,因为一切都在
心中。一切人世间的经验,
一切带有启示性的暗号,都
早已存在于这里。心中只有
空悬的一片,一切可以看见
,可以无见,可以听见,可
以无听,一切喧闹与平静都
将归于此。
一种无形的模式开始进
入到当代艺术思维里,而渐
次形成这个时代的一种精神
见证,不管是外层空间还是
当代,这种东西将成为一种
永恒的模式,一早已存在于
这个范围里面,产生了这疯
狂又歇斯底里地对某种形式
的相信,这力度让我震撼。
如果人的思想都来自回
忆,回忆来自久远的信息,
在时空中存在过而有着它的
来源范围,那当下正在发生
的,更是有一些未知的模式
,它们从来没有在这里存在
过,纯然来自外层空间传来
的未知模式,正往我们这个
时代奔来。因此在不久的将
来,我们有可能会与这种东
西接触,当它们接近我们的
时候,我们脑中和梦境里就
会产生这种图像——一个丰
富神秘的曼陀罗正要在我们
这里展开,交错着我们自身
发展的历史,形成了一首神
秘的交响乐。新东方主义开
拓了一个新的容器,去接受
与储存,分析与开拓,慢慢
在迎接每个新景观的来临,
无所畏惧地成为未来的觉者

“神物我如”是在找寻一
条贯通本源世界的线,就好
像连绵无尽的河流贯通在虚
无之中,它组织并存着所有
的记忆,它会经历一切,慢
慢成为一个整体。这时候我
们了解到一切已经发生,已
经存在于此,我只是路过这
里,把它们一一翻开,我找
寻着它们相互的关系,慢慢
设定了所有方位的细节,撒
开了一张想象的网,穿越了
时间的限制。
新东方主义没有命定的
主题,却有着一个无形的核
心,每一种场都有它的内容
,我们现在身处于时空之场
就有时空之场的内容,一个
空间一点时间,打开一个地
方的场,我们就可以看到形
而上的风景,当“神物我如”
完成的时候就会进入神景无
象的终极篇。在这里我希望
对整个世界的观察有一个开
始,找到它的第一眼,以未
来的各种可能的属性,形成
一种单纯的全有知觉,使我
可以开始广泛扩散这种思想
,到达每一个领域,去发现
它无限的可能性。神景无象
是一切的重新开始,与一个
在零时间之中到达的时间,
互换进行。人生的时间循环
不息,我在一环一环地继续
往前探索。
尘垢
相对于自然的历史,人
类的历史可能有更残忍的过
往,自然只是宇宙的一个可
能性,而感觉牵扯到灵性,
人有一种远古的秘密在身上
流传,它可以平衡自然界产
生的黑暗与光明的两极,整
个生命的过程,就是在找寻
一条原来的路。
读书犹如一个回环状的
圆圈,不断地旋转在各种领
域里面,让我们从各种角度
、维度观看同一个世界。我
喜欢在幽暗的地方思考,因
为那里没有光,没有时间的
内容,我可以让自己的心灵
逃离出来,在这个空间里游
动。早上四点钟就是最好的
时间,一切物质的能量会减
弱,灵魂的眼睛会张开,耳
朵、心灵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在这个小小的房间内,一
切都那么安然,无息自流。
精彩页
时间的深度
“时间有它本身的内容,不同的时间有着不同的内容变化的轨迹,有一个玄妙的东西在后面,操控着所有形式的变化。所以每个时代,在处理艺术的时候,就好像是在与这联动的东西交流。艺术家与诗人同属一宗,为时间的觉者。”
我们不知道虚空的世界是什么样,当我们睁开眼睛,犹如打开了这个空间与时间的帷幕,重新辨认世界的存在,这里好像一切都已建构好,根据它的逻辑在时间中运行,一点一点转化着它们的形状。我们活在记忆之中,从记忆里面去分辨眼前的事物,然而记忆有大部分是从教育而来,我们的教育经过了生活的历练而制造了一个我们所相信的世界。一切都安装在逻辑里面,只要根据逻辑前进,一切都会有它本来的运行方法,没有疑问。
科学牢不可破地一直守在事实的前面,成为时代的共识,在普遍的价值观里,所谓虚的世界沉默地在事实的背后隐藏着,究竟什么是虚的世界?它是真的不存在于现实吗?在今天的人世间,我们很难理解不可以解释与不可以丈量的事物,究竟在这样的大前提底下,虚与实用什么来解读?在一个真空的实验室里面,一个单细胞产生着另外一个单细胞,重复着它自己的模样,这种延续不会停止,而是一直延伸,产生着愈来愈多的单细胞,并且都是从一个模型而来。然而,存在涵盖了哪些范围?如果科学的述说只描述了这个单细胞的生长,那它是如何生长,为何生长,是什么动力产生了物种的再生? 物质本身是如何被驱动的?它又有什么动力使它的内在产生具体的移动与变化?如果DNA只是被理解为一个机械记忆的体系,那么在它的原理下产生的内容,还有没有动机?如果所有内容都是从动机而来,用动机来延伸,那么虚的流动细节是不是就是这个动机本身?世界如果从虚空而来,那么是不是从精神世界驱动而产生了时空,进而以物质的世界来演化?
早期的人类塑造了一个遥远的历史,希望通过历史的撰写,建造出人类伟大的记忆,在这个记忆里,他们以编年史的方式,把所有重要的事情记下,目的就是将人类在宇宙中所有发生的事情做一个重大的整理,犹如史诗一般建造它的韵律,就是把整个人类的存在,变成一部非常伟大的乐章,就像长篇小说里所呈现出来的史诗风貌,或歌剧所产生的具有丰厚诗意的现实力量。
人类除了对这种庞大浪漫的自我辨认的历史保持着非常大的期待以外,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对现实、生死、虚幻、无边世界中人类的无限想象,我们将之称为诗人创造的世界,诗人讲求形而上的情感,并不着重去介绍历史上谁胜谁败或在现实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他们抽取了这些事情发生的内容,从而去建造一个人类可参照意念的所在。这种人类的意念产生了我们的文化、思想的实际性、我们的哲学,将我们的智慧具体呈现出来,以及把我们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人类对着虚空的宇宙所发出的声音,是人类存在的最伟大的见证,就犹如神箭手闭目拉弓,向着虚空发箭,把无形的东西穿透。
人类曾经希望可以征服宇宙,成就不可置疑的伟业,在二十世纪六○年代末终于尝试了太空宇宙的星空实验,阿波罗登陆月球,就如圣启一样,我们的理想在具体的世界里面发出信号,人类的历史化被动为主动。人文科学在最近的五个世纪间产生了重大的发展,更多属现实的世界知识慢慢涌现,大工业时代制造了体量庞大的跨海大桥,产生了巨大的制造力量,具体的物理革命引发工业大量生产,物理的发现把精神世界的虚幻性推到了幕后。现实世界被众多的物理解释所围绕,成为一个现实世界的凭证。在这种现实物质世界的体现底下,所有关于物质的想象都变成一种疯狂的举动,将人类自然的环境,变成为制造这些物质的依据。
物质再造在这时候排山倒海地成了人类存在的行动,把整个面前所见的现实世界变成我们所创造的素材,属自己回忆的重塑被自己所拥有。人类就是这样发展了一个自我的世界,将地球原来的样貌,改变成自己所记忆、想象的世界。这样相互交错的两个平衡世界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景观,一个是现在的自然世界,一个是想象中人类记忆的世界,两个世界不断地交错,又不断地产生冲突与调整,成为我们整个物理与精神历史的共有。在物理与物质不断组合发生的行动之中,我们已经在科学里面发现了显微镜下微生物的一切生理细节,整理研究出自然生物学的体系;从物理运算的发展中,研究出电子的分合原理,使人类历史进入了电子世界;物质的世界在微观的穿透下,甚至发展出了量子力学,物质存在与消失的临界点;当下的物理在弦理论中游离,整个宇宙由无以计数的无形能量所组成,让我们抵销了所有物质产生的永恒性与真实性的既有概念。
在这个物质再造泛滥的时代里面,忽然之间,我们面对着一个精神世界的空缺。我们知道物质的原理怎么可以被掌握,了解所有事情发生的方法和物理知识,却无法理解那驱动力来自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模式,让物质可以形成它自身的转化?推广到更深远的历史,我们知道达尔文提出的物竞天择的自然模式,是有一种意志力驱动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8: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