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凤凰花下的呼唤/国门小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王新明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在云南的中缅边境线附近,分布着一百多所小学,它们被称为“国门小学”。中缅两国的孩子在这里一同学习、成长。
由于阿妈生病,缅甸哈尼族女孩罗白羽暂时离家,来到与家乡一江之隔的关累镇的国门小学读书,寄宿于当地乔婆婆的家里。白羽在学校和寄宿家庭收获了友情,与哈尼村寨的人们欢度新年、共享长街宴,帮助缅甸同村阿姐和关累阿哥的感情修成正果,还结识了一个等待阿妈回家的“怪女孩”。在对亲情的声声呼唤中,那些与家人之间的心结也慢慢地被解开。
作者简介
王新明,痴迷于构建儿童文学的纯粹、纯净与纯美, 善于在现实题材中挖掘儿童文学元素,把儿童成 长进行本色的还原。现为少儿报刊编辑、记者。 已出版长篇儿童小说“国门小学系列”《提线木 偶》《雾里银河》《远山芦笛》《彩虹涟漪》《成 长遗失》等。长篇小说《山芽儿》获第三届“青 铜葵花儿童小说奖”之“金葵花奖”。
目录
第一章 阿妈小妹
第二章 客居他乡
第三章 我们说些悄悄话
第四章 迷路的波浪
第五章 生命河的渡船
后 记
导语
本系列图书作者王新明在云南省从事报刊编辑、记者工作十余年,常根植于现实生活,创作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曾获得第三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之“金葵花奖”,作品入选2020年“中国好书”月度榜单。《国门小学系列》是作者潜心创作三年的又一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力作,以优美、风趣的文笔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将贴近儿童生活的话题徐徐展开。资深插画师创作百余幅可爱传神的水彩插图,配合全彩印刷工艺与精致独到的设计,更为图书增添美感与趣味。
本书是其中一册之《凤凰花下的呼唤》。
后记
从构思到落笔,从灵光
一现到下笔如有神,我写缅
甸小留学生的故事用了整整
三年时间。这三年来,那些
缅甸孩子从模糊的光影变成
故事中活蹦乱跳、鲜活的小
小生命。他们将我忙碌之余
的散碎时光穿起来,成为妙
不可言的创作记忆。
芒海镇九年制学校在南
碧河畔,芒海坝子的北坡。
学校始建于1957年,重建
于1966年,当时学校名叫
芒海小学。学校只有三位老
师和三十几个学生,大家挥
动锹镐,盖起三间土墙茅草
屋当教室,铲草立校,艰辛
颇多。1993年,学校创办
了中学部。2003年,中、
小学部合并起来,成为现在
的芒海镇九年制学校。
2009年,学校成为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国
门学校。因为学校与缅甸勐
古仅一河之隔,从1988年
芒海镇建镇以来,就有缅甸
友人不断地将孩子送到学校
来“留学”。到了2011年,在
学校读过书的缅甸小留学生
已有三千六百多人。
小可老师毕业后就到芒
海镇九年制学校教小学了,
她告诉我,2017年的时候
学校有三百多名缅甸小留学
生。她们班就有好几个缅甸
孩子,其中一个缅甸男孩小
满还当上了班长。和这班孩
子在一起的第二个学期,学
校修水管,停水几天。十月
,“秋老虎”发威的时节,小
可老师热得浑身大汗,她无
意间说了句“多想洗一个澡
啊,要是能洗一个澡就好了
”。
午休起床,推开门,小
可老师愣住了,眼泪“唰”地
流下来。她一边笑一边哭,
看着眼前的一切:十几只高
高矮矮的小桶,盛满了清凉
凉的水!缅甸男孩小满听了
小可老师那句无意间说的话
,悄悄地领着几个小伙伴顶
着大太阳、大老远地跑去河
边给小可老师一桶一桶地把
水打了来。
爱出者爱返。
教育的最高境界或许就
是如此,这也是我写关于缅
甸小留学生的这套书的初衷

在这些故事告一段落之
时,我要感谢出版人凡先生
在这套作品大体上只有一个
框架的时候,便肯定它的价
值,认可它终将为一些孩子
的成长带去不可忽略的温度
,也感谢他为作品的创作提
出了诸多宝贵建议。感谢朋
友张娟,我们不曾谋面,但
她却在我的创作过程中一直
予以援手,她的鼓励成为我
坚持完成作品的巨大动力。
感谢云南出版集团、云南出
版传媒集团、漫画派对公司
、沧源佤族自治县国门小学
、镇康县南伞边境完全小学
、盈江县第四小学、那邦国
门小学、昔马华侨中心小学
、关累国门小学、瑞丽市姐
告小学、芒海镇九年制学校
等,提供翔实的创作资料与
素材。感谢编辑刘晓静、迟
安妮、张力为作品花费的巨
大心血。感谢二十一世纪出
版社集团。感谢朋友鞠春亮
、杨林、徐妍,感谢所有帮
助过我的人。
创作,需自我发力、持
续思悟,亦是无数双手托举
、彼此成就的过程。认识到
这一点,写作便不是孤单的
事,因为你知道,身边有太
多同路之人,是真实而温暖
的存在。
精彩页
第一章 阿妈小妹
1.寄居瓦帽房
在大铁船上晃荡了一个早晨,我像一个水葫芦,被波浪摇得稀里哗啦,等船靠港,便跌跌撞撞地跟着阿爸上了岸。是怎么走到那个神奇小村的?后来,我也一直回忆不起来。只记得绕过一棵高高大大的棕榈树,眼前便跳出来一些瓦帽房,它们仿佛童话世界里小精灵居住的屋子。我用最短的时间把自己想象成落难的白雪公主,心情一点点地好起来,没有早上出门时那么糟糕了。
“丫咪哎——”在几棵木棉树后,一位老婆婆领着一个黑黑瘦瘦的男孩远远地向我们招手。我知道“丫咪”是我们哈尼族对小姑娘的称呼,听起来有那么一点儿俏皮,是不是?“我就是乔婆婆,他是兔哥,厢房里还有一个小的叫石豆。”乔婆婆像是长了一双洞悉万事的眼睛,嘴巴也快,像炒豆子似的,从一见面,薄薄的嘴唇就“吧嗒吧嗒”地说了一箩筐的话。
“她就是罗白羽,您姑姨家堂兄二女儿的外孙女。她从缅甸水湾村转到关累来上学,平时住在您这儿,周末回缅甸。”阿爸说了一堆话,概括起来大意就是,我是这位老婆婆超级远的远方亲戚,“刚刚交代过她回缅甸要怎么坐船了。您经管经管她吃饭、睡觉就好。”
“哎哟哟——”乔婆婆咂着嘴,上下打量着我,“好俊俏的丫咪。不妨事,头两回喊兔哥送她去码头。”
乔婆婆家的瓦帽房一共有三座:一座正房,东、西两座厢房。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净利落,石磨、水缸、染缸、织布机、犁、耙、锄、箩规规矩矩,摆放得井井有条。一根长竹竿挑着一床带着水渍的被褥,从旁边走过去的时候,一股呛鼻子的尿骚味扑鼻而来。
兔哥红了脸,快把头低到脚面上去了。
“你害臊什么?”乔婆婆“嘎嘎嘎”爽朗地笑出了声,“还不是屋里头那个尿床精干的好事哟!五岁了,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小鸡雏’!”
这回轮到我害臊了,我假装被瓦帽房窗棂上的某朵雕花深深吸引了,故意磨磨蹭蹭地落在最后头,就图个耳根清净。
乔婆婆和一只肥胖的橘猫住正房,兔哥、石豆和一条大黑狗住西厢房,我来了以后,一个人住东厢房。
“就是脚前脚后巴掌大的地方,丫咪一个人住一间也不要害怕,这村里头的人好着哪。就是窜来些个草蛇大虫也别怕,黑狗和我的乖猫都是闲不住的鬼精灵,逮这些小玩意儿都在行着呢。再不济,你就喊兔哥,他觉轻,人也机灵。”
为什么会叫“兔”这么一个滑稽的名字呢?我在心里琢磨了好一会儿。当我被乔婆婆扯着手腕领进正房,与兔哥面对面坐下时,我终于恍然大悟:兔哥是天生的“兔唇”。或许他还有一个真正的名字,“兔”应该只是一个不带恶意、仅图叫着方便的小名。
乔婆婆留阿爸吃饭,阿爸连连摆手推辞。他把乔婆婆叫到正房外,悄声说话,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些钱交给乔婆婆。最后他冲我摆摆手,示意他这就回缅甸去了。
从正房望出去,外头暑气氤氲,地面上仿佛飘浮着一层气团。看着阿爸的身影消失在木棉树后,我的眼泪终于挣脱眼眶,“吧嗒吧嗒”地大颗大颗落下来。
“阿爸——”我“腾”地站起来,兔哥跟着站起来。趴在门口的黑狗,也一下站起来,歪着头瞅瞅我,又瞅瞅兔哥。
我想追出去,但乔婆婆眼疾手快,一把把我揽进怀里。她像安抚她的橘猫一样,摩挲着我的头发、我的脸颊、我的手。
“丫咪呀,你要乖啰!阿爸要照顾阿妈,你就在婆婆家安心住,没人敢欺负你啰。等你阿妈病好了,你就又回啰。”
等我西扭东扭,从乔婆婆那带着些老胭脂香、带着些汗味的怀里挣脱出来,跑到那棵木棉树下往来时的路上眺望时,已经看不到阿爸的一丁点儿影子了。
“乖,回喽——”乔婆婆追出来时跑了两步,扶着木棉树喘粗气。见我倔强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无奈地摇了摇头,嗔怪了句,“倔丫咪。”她努努嘴,示意兔哥陪着我,转身回到瓦帽房去忙她的活计了。
“白羽阿妹,回喽——”当阳光悄然向西移动,顺着木棉树枝间的缝隙洒下来,爬上我的脸时,我感到焦灼难耐,有气无力,“再不回,就要晒成黑狗啦!”
我脚下没动,但是心里动摇了。只是第一次见面就这样灰溜溜地跟兔哥回去,显得多没面子哟。我在心里琢磨着:现在我多么需要一个台阶呀。
“带你去看黑狗的崽。一窝六个,全是‘小煤球’。今天刚好两个星期,差不多要睁眼了。”
这一招果然灵,也是一个相当理想的“台阶”。我像条尾巴似的,跟着兔哥回了乔婆婆的瓦帽房。
西厢房是两个男孩住的。被褥被石豆尿湿了,晒在院子里,光溜溜的床板上蹲着一个大耳朵的小男孩,他正盯着一筐小土狗痴痴地看。对于我和兔哥的到来,他视而不见。
“他这里有问题。”兔哥指指自己的大脑袋,“我们看我们的。”
哟——几只“小煤球”像一锅汤圆一样挤在一起,“叽叽”地哼着,小肚皮一鼓一鼓,释放着无敌的奶香味。
“你猜猜,哪只是男娃,哪只是女娃?谁是老大,谁是老末?”
“嗯……”这可真是天底下最难回答的问题了吧?我不禁皱起眉头,望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小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7: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