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回忆(工程力学之父铁摩辛柯自传)(精)/工程人文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S.P.铁摩辛柯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S.P.铁摩辛柯(Stephen P. Timoshenko)是“工程力学之父”,他的杰出不仅在于他奠定了工程力学这门学科的基础,更在于他对工程、理论、实践的态度,以及他传奇的经历。本书是关于美国工程力学之父铁摩辛柯的回忆录,从生活和工作两个视角介绍铁摩辛柯。书中包含他对美国工科教育的评论,他强调数学对于工科的重要性,对于公式推导和工程实践至关重要。从铁摩辛柯的自传可以探索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师的人生观,见微知著,如同抽丝剥茧一般。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俄文版序
第1章 我的双亲
第2章 幼年时代
第3章 学业开始
第4章 罗姆尼实验中学
第5章 暑假
第6章 结束中学生活
第7章 升学考试
第8章 在学院的第一年
第9章 在学院继续学习
第10章 学生生活:图书馆与小卖部
第11章 暑期工程实习
第12章 学生骚动
第13章 我的第一次出国旅行
第14章 学院生活结束——我的第二次出国旅行
第15章 我的兵役
第16章 交通工程学院的力学实验室
第17章 彼得堡工学院
第18章 1904年夏天的欧洲之行
第19章 1904-1905学年
第20章 1905-1906学年
第21章 基辅工学院
第22章 迁居彼得堡
第23章 英国之行
第24章 在彼得堡的教学生涯
第25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6章 革命
第27章 在基辅发生的那些事
第28章 布尔什维克手中的基辅
第29章 白军
第30章 到南斯拉夫王国去
第31章 带走全家
第32章 在南斯拉夫王国的工作
第33章 美国
第34章 在西屋电气公司的工作
第35章 欧洲之行
第36章 密歇根大学
第37章 暑期力学班
第38章 继续在密歇根大学工作
第39章 1934-1936年
第40章 加利福尼亚
第4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42章 我弟弟的到来——战后岁月
第43章 苏联之行
S.P.铁摩辛柯的主要著述目录
S.P.铁摩辛柯的美国博士生名录
中译者附录一 S.P.铁摩辛柯年表
中译者附录二 本书主要名词的中英文对照
中译者附录三 《应用力学评论》邀请D.H.杨撰写的关于S.P.铁摩辛柯的文章
序言
中文版序
如果让全世界的工科学
生和工程师讲出他们所知道
的力学家的姓名,那么S.
P.铁摩辛柯无疑将是出现
最多的。在20世纪初的几十
年里,铁摩辛柯先后在俄国
、南斯拉夫王国和美国从事
工程力学的教育和研究,培
养了大批工程师和工程力学
专家。尤为突出的是,他编
著的《材料力学》《弹性理
论》《工程中的振动问题》
《弹性稳定性理论》《板壳
理论》等十余种教材在全世
界的理工科大学广为流传和
被采用,成为几乎每个工科
学生手中不可或缺的工程力
学“圣经”,享有极高声誉。
铁摩辛柯也是当今仍然十分
活跃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SME)应用力学分会的创始
人之一。以对工程力学的杰
出贡献和深远影响来看,他
被称为“工程力学之父”是当
之无愧的。
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
人过去只知其名或者只读过
铁摩辛柯的力学教材,对他
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思想却知
之甚少。他走过了一条什么
样的道路,义是怎样获得成
功的呢?他是用一种什么样
的理念指导并创建工程力学
体系的呢?读了这本由铁摩
辛柯本人口述、友人代笔的
传记,循着他的人生足迹,
不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铁摩辛柯1878年出生在
现今乌克兰境内,那里当时
是俄国的一部分。他在那里
接受了系统的工程教育,也
参与了工程实践。他曾多次
去西欧考察,深受德国科学
技术思想的影响。俄国十月
革命后,他辗转流亡到南斯
拉夫王国,后来又移民美国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
虽然工业发展迅速,但工程
力学教育却十分落后,工程
师的力学素养很差。铁摩辛
柯在西屋电气公司工作期间
,从对工程师再教育开始,
开创了他在工程力学教育领
域的宏伟事业。通过在密歇
根大学开办的几期暑期讨论
班,他迅速扩大了工程力学
在工程界的影响。后来,他
转到斯坦福大学任教,在那
里建立了工程力学教育和研
究的大本营。从这些学术活
动及培养的大批杰出学生来
看,铁摩辛柯对美国乃至世
界应用力学的发展都起到了
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铁摩辛柯的成功一帆风
顺吗?不是的。他年轻时屡
经战乱,不断流亡,不但无
法得到实验设施和图书资料
来支持教育和研究,而且历
尽艰辛,连基本生活条件都
无法得到保证。然而,颠沛
流离并没有动摇他献身科学
的决心,穷困窘迫更加磨炼
了他不屈不挠的意志。从本
书的回忆中可以看到,即使
在战乱之中和最艰苦的条件
下,他仍然坚定不移、毫不
退缩,坚持读文献、编教材
、写论文。当铁摩辛柯初到
美国时,他连英语都说不好
,谋职更是困难重重,但他
顽强地站住了脚,一步步打
开了局面。他的热忱、学识
、教育禀赋和献身精神征服
了千千万万的工程师和工科
学生。在本书中,我们可以
读到铁摩辛柯在最简陋的条
件下建立实验室的经历和在
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逐步
赢得理解和尊重的过程。不
言而喻,这种艰苦创业和奋
斗不息的精神在今天对我们
每个人仍然有莫大的启迪。
铁摩辛柯有极为丰富的
工作和生活经历,而且他了
解俄国、美国、东欧和西欧
的许多国家。我们在这本回
忆录中可以读到他对这些国
家的科技政策和教育制度的
广泛评论和生动对比,以及
他对前辈和同辈力学家研究
特色的生动描述。可以说,
他的学术思想正是博采各国
、各家之长形成的。事实上
,每个国家的科技政策和教
育制度都有一定的传承,当
我们研究外国科教发展的经
验教训时,铁摩辛柯的许多
评述仍然不失其参考价值。
他的许多第一手记载也为研
究20世纪上半叶的力学史和
力学家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资
料。
铁摩辛柯的科学与教育
活动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
点,就是大力倡导力学教育
与工程相结合、科学研究与
实践相结合。他也一直身体
力行,在一生的每个阶段都
不停地探索,并获得了极大
的成功。他的成功之路也正
是许多科技工作者的成功之
路,值得我们深思。
在回忆录中,铁摩辛柯
对俄国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
克拥有一些负面印象。对于
这一点,我们相信读者会联
系当时俄国流亡知识分子所
处的历史环境和人生轨迹来
加以认识和思考。
在翻译和校对的过程中
,尽管我们尽力核对力学、
历史及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
,但限于学识,不当之处在
所难免,望读者不吝指正。
余同希余安东
2020年2月
导语
S.P.铁木辛柯,20世纪活跃在工程力学领域约60年,培养了几代优秀的工程师和力学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工程力学的进展,人们尊之为力学大师。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力学家和工程结构大师铁摩辛柯教授在前苏联和美国等地从事的学术活动和关于经典材料力学。
精彩页
第1章我的双亲
关于我的双亲,我所知道的如下:我的父亲普罗柯尔·铁木费耶维奇于1847年7月8日生于属于地主斯捷潘·坎塔巴的一个农奴家庭,后来坎塔巴娶了他自己的农奴、我父亲的大姐为妻。我父亲还是幼儿时,就被带到坎塔巴的家里和他的孩子们,也就是我父亲的外甥、外甥女们一起长大。对他的童年,我知道得很少。坎塔巴很富有。他住在卡尼哥夫省哥洛托布区的施波托夫卡自己的领地里,他在波尔塔瓦和基辅还有其他土地。他死得很早,留下遗孀和五个年幼的孩子: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那时正是俄国的转变时期。农奴制正在瓦解,亚历山大二世伟大的改革开始了。经济改革的结果之一是许多地主破产。坎塔巴的事业也变得不太妙。他的大儿子弗拉基米尔卡·斯捷潘诺维奇和我父亲决定不能只上那种地主子弟念的私塾了,而想学些谋生的本事。他们到哈尔科夫去学习刚刚新设的土地测量课程。两年后,他们成功地完成了学业,当上测量师,那时他们大约才20岁。
当时,测量师有许多事可以干。例如,将土地分给获得自由的农奴,对庄园的田地进行划分。这包含许多棘手的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也有政治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在有些地方,农民拒绝接受土地,他们坚持只能将土地当作礼物来接受,拒绝为其付钱。测量师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调停人,通常以一种保护农民的方式去分配土地。父亲在工作中总是维护农民的利益,在柯诺托普区给农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在父亲结束土地测量工作的许多年后,有一次,当我还是孩子时,随父亲驱车经过他年轻时作为测量师工作过的村庄。我们的车驶过时,农民都脱帽、鞠躬。那时候,农民已经对任何一个地主都不再表现出这种敬意了!在我的记忆中,每当地界有争议时,那些村子的农民从不去法院,而是来找我父亲,他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
父亲当了大约十年的测量师,凭借超乎寻常的健康身体和工作能力,他完成了大量工作。我在孩提时代,经常听他讲一连两班干活的故事。他带着一批人从一大清早干到中午,那批人累坏了,然后新的一批人又会到场,我父亲又同他们一直干到黄昏。后来当父亲经营自己的大庄园时,我目睹了他那异乎寻常的精力。夏天,他通常是太阳出山就起床,并亲自监督安排工作,大约8点钟才回来用早餐,然后又回到地里一直干到收工。他经常到点灯时分才吃晚饭,当中有10~12个小时不吃东西,他就照这样一直干到50岁。
1876年,父亲结了婚,不得不放弃测量工作与不断出差的生活。他租了坎塔巴在西波托夫卡的庄园,开始自己务农。到1880年,当我两岁时,他又租了邻近的巴兹洛夫卡庄园,那是属于女贵族V.D.加玛尔雅的(娘家姓斯柯洛巴斯卡娅)。我们搬到巴兹洛夫卡去住,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
我的母亲于1854年出生于沙那夫斯卡雅的一个波兰家庭。她的父亲是退伍军人,经营着靠近基辅兹凡尼哥洛卡镇的布兰尼斯基庄园。我对她的童年几乎一无所知,只记得她曾在基辅新开设的芬都克列耶夫女子专科学校读书,并从那里毕业,这就使她接受了完整的专科学校教育,这对当时的女性而言算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现在回想我的双亲,我发现他们都拥有超乎寻常的健康体魄,工作能力极强,并有高度的事业心。父亲一心扑在经营上,对外面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乡下的一些娱乐,如打猎、玩牌、骑马、邻居串门等,在他的生活中都微不足道。我们那时订阅了一份带有副刊的文学月刊《涅瓦》,相信我父亲都读过。母亲显然对于阅读更感兴趣,特别是文学作品。我们读中学时,假期中常把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的书籍带回家。母亲总是如饥似渴地不停阅读,读完才肯罢休。假期结束时,语文老师常要求我们写作文,我有时请母亲帮忙,她写得很好。
我幼年时期,在父亲不干农活的冬天夜晚,母亲常为父亲大声诵读谢甫琴柯的诗歌。谢甫琴柯用基辅的方言写作,其中有的句子父亲不太明白,而母亲懂波兰语,所以她都懂。
父亲是一位工作狂,一头扎进事业里,甚至忘记家庭和孩子。母亲善良而且通情达理,她明白生活是多方面的。事无巨细,我们都去问她。她常常充当我们与父亲之间的调停人。这是一个和睦的家庭,生活相当安宁。我从不觉得我和父母之间有任何的不和谐。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