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建成环境中的传统:“真实”、超真和拟真》延续了奈扎·阿尔萨耶对于建成环境中的传统这一话题的长期探讨。他试图颠覆这样一个理念,即认为传统仅仅是历史和传承的产物。尽管他并未否认历史和传统之间的关联性,但他辩驳道,某些常见观念——即认为传统是基于地点的、处于特定时间点的概念,或是作为某段历史的静态权威遗赠,或是由某些特定团体所拥有的遗产——在当下这个全球化时刻已无法自持。相反,他提供的一条分析路径是认可遗产的主要特质即为短暂的、流变的、情境性的。 在书中,他将建成环境作为主要观察视角,同时也积极纳入其他研究传统的路径,包括来自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或人类学的。阿尔萨耶重新定义了传统的认识论,提出传统在本质上是空间面向的,这为正在兴起的讨论语境提供了理论支撑。他并未将传统作为现代性的逆反或其对立面,而是考察了若干传统与现代性发生碰撞或勾连的抽象或空间场域。阿尔萨耶认为,传统建成环境直到最近仍被研究者视为能够代表“真实”日常实践的“原真性”环境。然而正如他的研究所展现的,大众层面对于传统建成环境的消费(尤其是在旅游和传媒领域)往往会将这类环境上升至“超环境”层面,它与“现实”地点的关联往往导致一种本质上“错位的”、脱嵌的体验。在更近期,传统建成环境也频频出现在虚拟世界以及遗产话语之中,这导向了在数十年前还无法想象的关于传统的新阐释。阿尔萨耶通过对这三类独特的建成环境类别的研究——“真实”、超真和拟真——诘问了21世纪传统的意涵和实践。 作者简介 奈扎·阿尔萨耶(Nezar Alsayyad)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终身教授,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设计师、城市史学家,伯克利中东研究中心主任、阿拉伯社会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至今已在伯克利执教三十余年,出版十余本研究著作,包括《住屋、聚落与传统》(1989)、《传统的终结》(2003)、《城市非正规性》(2003)、《原教旨主义城市?》(2010)、《开罗:城市的历史》(2011)等。 目录 引言 传统与建成环境研究 第一章 住屋的形式:一种理解传统之径 论住屋的进化 住屋形式理论 住屋形式理论的批评 住屋的文化形塑 住屋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身份 第二章 反思建成环境中的传统 传统作为制约 传统作为传播 传统及其属性 转换视角 传统与文化 传统作为过程 关于传统的其他探讨 第三章 传统与现代的概念化 传统与现代的定位 传统的表演性:谁在实践传统? 争夺的传统:不同学科的语境 传统的政治效用 传统的谱系 传统与民族主义的起源 传统的纵贯性 多重现代性与多重传统 论终结 第四章 传统与乡土 论传统与乡土 传统、乡土和本地:一个三角关系 走向一种立场 第五章 殖民主义、身份与传统 殖民统治与传统 殖民主义和传统建成环境 殖民主义和建筑现代主义话语 身份、混杂性和建筑环境 身份和第三空间 第六章 传统、民族国家与建成环境 民族认同的问题 传统和民族建构工程 全球化和后民族国家的传统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诘问工具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统与城市主义 第七章 传统、旅游和政治的相遇 现代性和相遇:阶级、种族和民族 旅游业、凝视和建成环境 复制传统场景的梦幻型景观 从他处复制历史场景的娱乐城市主义 开发历史和传统的遗产型场所 受传统启发的乡愁型场所 第八章 超真与仿真:传统建成环境中的奇观 论超真与拟象 超真:定义的光谱 建成环境中的奇观 迪士尼乐园:最“美国”之地 拉斯维加斯:一座真正民主的城市 后全球世界中的后传统环境 迪拜:最佳状态下的奇观 香港和北京:壮丽的超传统 第九章 传统与原真 意义的范畴 自由女神像和原作的观念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消费现代性时代的复制品 无处不在的复制品:亚洲的案例 圣塔菲:建成环境中原真性的发明和“传统”的塑造 拉斯维加斯:原真的环境 原真的赝品与仿冒的原真 第十章 传统与虚拟 定义虚拟与现实 阿拉伯之春:脸书革命? 《模拟城市》:传统走向虚拟 《第二人生》:虚拟的传统 注释 导语 本书以10个系列命题的探讨,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界对建成环境中传统问题的思考理路,对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观与现代性的博弈特征及其递变历程,作了系统的反思和批判,给人以全方位、多视角的学术透视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