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国际陆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八章内容,其中上篇主要是国际陆港理论研究,主要从现代物流的经典理论、海港的发展引申到国际陆港,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国际陆港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国际陆港研究理论和人才培养;下篇主要结合国内外陆港的发展和我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发展案例,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安、成都和乌鲁木齐三个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案例。 该书既是国际陆港研究领域的一部学术专著,也是一本很好的国际陆港物流专业教材。不仅适用于广大物流理论研究工作者,同时也是广大国际陆港行业管理者、国家物流枢纽规划设计人员和政府物流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重要的参考工具书。本书对于我国国际陆港的发展和陆港物流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徐德洪,男,汉族,籍贯四川,1975年1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不错物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很好教师(2019年),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 现任西安外事学院物流学院院长、陕西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一带一路”靠前陆港物流联合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兼任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批智库专家、教育部物流教指委物流管理专业工作组成员、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开发区协会陆港分会特聘专家、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秘书处副主任、陕西省物流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西安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陕西省会展行业协会不错顾问、西安市会展协会顾问等。 主要研究方向:靠前陆港、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会展经济。 目录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现代物流的经典理论 第一节 物流的由来与内涵 第二节 “ 第三利润源泉”与“冰山理论”学说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第四节 物流与枢纽经济 第五节 现代物流与双循环体系构建 第二章 海港及其发展 第一节 海港与现代物流 第二节 海港的代际发展 第三节 “港产城”发展理念 第三章 国际陆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陆港概念的由来 第二节 国际陆港的定义 第三节 国际陆港的形成动因与演化机理 第四节 国际陆港的发展现状 第五节 国际陆港发展模式与趋势 第六节 国际陆港与中欧班列 第四章 国际陆港研究理论 第一节 国际陆港的发展机理 第二节 国际陆港的代码设计 第三节 国际陆港选址与功能规划 第四节 陆港设施设备配置与运营技术 第五章 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 第一节 全国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第二节 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探索 下篇 实践篇 第六章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第一节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规划 第二节 国家物流枢纽类型与布局 第三节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第七章 国内外典型陆港案例 第一节 国内陆港发展案例 第二节 国外陆港发展案例 第八章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案例 第一节 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案例 第二节 成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案例 第三节 乌鲁木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案例 附件一 陆港设施设备配置和运营技术规范 附件二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 附件三 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年) 参考文献 导语 本书既有对国际陆港概念的理解和研究,也有对国际陆港的设立条件、选址规划、发展模式、设施及运营规范和国际陆港代码研究,还有结合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要求的实践案例分享。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既注重与现代物流、港口理论有关的学术成果整理,进而形成对陆港理论的启示与带动,最后落脚于实践应用。实践案例部分重点结合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介绍,也有代表性国际陆港在建设国家物流枢纽过程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这些实践案例不仅是陆港理论的延伸,同时具有很强的应用推广意义,值得国内其他陆港项目参考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