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分镜非常重要?
如何激发影像自身的意义?
初学动画制作,哪些事情要牢记?
——“高达之父”告诉你!
富野由悠季在动画界浮沉半个世纪,这本书就是他多年的经验总结。导演从实际出发,详细说明了不同制作环节的要点,总结了动画制作的原则,对于一般的影像制作也有指导意义。
此外,富野对于当今业界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字里行间寄托了对后辈的鼓励和期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富野由悠季的影像原则(从零到专业)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作者 | (日)富野由悠季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影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分镜非常重要? 如何激发影像自身的意义? 初学动画制作,哪些事情要牢记? ——“高达之父”告诉你! 富野由悠季在动画界浮沉半个世纪,这本书就是他多年的经验总结。导演从实际出发,详细说明了不同制作环节的要点,总结了动画制作的原则,对于一般的影像制作也有指导意义。 此外,富野对于当今业界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字里行间寄托了对后辈的鼓励和期待。 作者简介 富野由悠季,1941年11月5日生,日本神奈县小田原市人。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学科毕业,1964年加入虫制作公司。在当年播出的日本第一部电视连续动画《铁臂阿童木》中担任剧本和演出。1967年离开虫制作公司,成为自由职业者,参与制作了许多作品。1979一1980年任电视动画《机动战士高达》的总导演及原作,动画播出结束后大获成功,引发社会热潮,富野也因此成名,被誉为“高达之父”。之后,他还亲自担任了多部动画的导演、原作,并创作了多部小说、论文、歌词等。此外,他还担任金泽工业大学和京都精华大学的客座教授,活跃在众多领域。电视动画《小飞龙》(1972),《无敌超人神宝3》(1977—19/8),《圣战士登拜因》(1983—1984),《灵魂力量》(1998),《返乡战士》(2002—2003),《高达G之复国运动》等。电影动画《机动战士高达》(剧场版3部,1981--1982),《传说巨神伊迪安》(接触篇、发动篇,1982),《战斗机甲萨芬格尔》(1983),《机动战士高达:逆袭的夏亚》(1988),《机动战士高达F9l》(1991),《Tum A高达》(I地球光/11月光蝶,2002),机动战士z高达(新编剧场版3部,2005—2006)。剧场动画((GarzeyBg~))(1996),《圣光之翼》(2005—2006)。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影像的基本船 第二章 故事会跨越时间 第三章 影像的特性轫 第四章 数字技术之前的现实问题 第五章 影像的原则 第六章 分镜主义 第七章 新手实务 第八章 分镜的实务处理 第九章 作画的终极演出处理学 第十章 终极演出心得 第十一章 画面以外的事物:声音 第十二章 何为娱乐 序言 本书第一版付梓于2002 年,本次(2011年)推出修 订版,主要原因就在于经 过10年时间,数字技术已 较过去大为普及。 我在第一版曾经提及数 字技术的问题所在,同时 指出影像工作者的资质在 此趋势下所受到的影响。 不过,就第一线工作人员 的角度来看,当时我心中 的隐忧以及其现象下的反 作用,在今日无疑已然浮 出水面。 也正是出于上述原因, 我衷心希望各位读者能够 重新审视影像的原则。 导语 本书由日本动画界活跃多年的著名导演富野由悠季撰写,既是作为一位活跃在业界多年的动画作者的经验总结,也是一本将日本动画奥妙传授给各类读者的影像创作心得。本书并不如一般的教条著作,而是从导演的角度来俯瞰影像作品制作的方方面面。文章以深入浅出的笔法写成,辅以大量图示与范例,针对动画、真人电影、3D动画的差异进行详细说明。本书不只谈及影像作品的基本原则、理论基础、运用手法、创作心得等四大层面,也具体涉及策划、剧本、运镜、演出、作画、配音、音效等层面,更有一位从业五十多年的动画工作者对后进的告诫与期待。 精彩页 就算我们自以为在同一个场所演出,然而背景的差异过大,将会导致两者在画面上看起来相隔甚远,并使得观众感觉不自然。也因此,我们必须有明确的意识,掌握画面上呈现出来的各种条件,使之拥有同一性以及连续性。 在动画之中,我们也常会看到因为过于坚持设定数据上的内容,因而发生类似情况的实例。 遇到这种情况时的解决方法,便是在每个cut加入“连续性的要素”,并且专注于“连接cut的气氛”。 我们为了要在影像上创作并产出“连续性”,除了地点问题以外,更要注意到表演本身、色彩、服装、发型、小道具、大道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天气与太阳的倾斜度。 这是第二个基本原则。影像追求变化 这里提到的“变化”,或许会有人认为,只要拍摄实际在动的事物,就等于自动捕捉到其动态,因此不需要再大费周章演出变化。不过,动作本身的变化终究只是被拍摄人物的一般动作,而不是“戏剧性变化”。创作作品所需要的不是自然的动作,也非拍摄稀松平常的动作,而是“影像的戏剧性变化”。 最近日本的广告影片倾向于过度描绘影像的“变化”,因此使得韵律的缓急显得过于极端,镜头也变得烦琐。不过,我们都知道连续看了大量广告影片之后,变化过多的影像反而会使得心中印象变得散漫,除了自己特别中意的影像以外,恐怕很难留下记忆。换句话说,广告影片式的影像变化或动作,并不能称作带有戏剧性的变化。 广告影片当然也是一种优秀的影像作品。不过本书所说明的对象,将是拥有更长时间的影像表现的作品,因此并非指称广告影片表现出的技法一定都是好的。 影像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能够于一瞬间展现出戏剧性的变化。这也就是视觉的力学作用(静与动的刺激,即缓急)。 新闻节目从播音员的镜头切换到新闻报道的画面,其影像的质感虽然也有变化,然而我们此处提到的变化,指的是“为了建立影像作品,并且戏剧化描写故事的变化”,而不是有如新闻节目一般,从播音员切换至报道影像的强硬变化。因此,我们的说明将只专注于带有戏剧性意义的变化。也就是说,即便依循戏剧性变化的强弱,并且运用影像力学来表现,倘若我们排列太多奇特的cut,会得到让观众长时间观看广告影片一样的结果,也就无法创作出“配合故事而恰到好处的变化”。 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便是所谓的“演出影像”。 为了达成目的,我们必须培养出中庸的感觉,以判断故事内容与影像力学强弱之间是否掌握适当平衡。 影像过于特立独行,将会使故事失去焦点,甚至还会让观众忘掉剧情。只想通过作品刺激观众视觉感官的创作者,请将这一点谨记在心。 我们绝对不要忘记,想要使影像作品为大众所接受,第一要务便是“拥有故事”。 P16-1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