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安房直子月光重话”系列收入安房亘子《手绢上的花田》《直到花豆煮熟》《风的旱冰鞋》《兔子屋的秘密》《红玫瑰旅馆的客人》《天鹿》《扑克牌里的房子》等经典代表作品,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彭懿,著名翻译家周龙梅倾情翻译。 作品具有典型的东方色彩和浓郁的日本乡土气息,着眼于平凡生活中的草木与花田、动物与精灵,以超越时空的元素连接幻想与现实,从中创作出豪华绚丽的魔法故事、气势磅礴的浪漫传奇或是静静的而又小小的童话。作者以高度形象化和富有色彩感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深入人心的精致画卷,以女性温柔的笔触,书写美丽而不可思议的世界,讲述那些充满诗意与忧伤的故事。 《直到花豆煮熟》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幻化成风寻找妈妈的奇妙故事。小夜的妈妈是山中神仙,爸爸经营着一家温泉小屋,小夜则因一把花豆里长出的爱情,来到人间。小夜没有见过妈妈,因为小夜生下来没有多久,妈妈就离开了。一天,奶奶煮着花豆,小夜问奶奶关于妈妈的事,并开始幻想能变成风去寻找妈妈。终于有一天,小夜变成风飞起来了,她看见了鹿群,看见了山火和开满百合花的深谷…… 作者简介 安房直子(1943-1993),194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后于日本女子大学国文科毕业。安房直子在大学期间,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创作了无数篇充满温情的幻想小说。其中,《风与树的歌》获第二十二届小学馆文学奖,《遥远的野玫瑰村》获第二十届野间儿童文艺奖,《山的童话——风的旱冰鞋》获第三届新美南吉儿童文学奖。 目录 直到花豆煮熟 变成风 硫黄花 红叶的季节 小夜和精怪娃子 大木兰树 导语 张开双臂,过了吊桥,就真的能变成风吧?身体一点点透明起来,最后身姿消失,就只剩下声音了吧?然后,就能飞到任何地方去了吧?“变成风,变成风,我要变成山风!” 本书是安房直子的代表作,引领小读者走进不可思议的幻想世界,在其中体味爱与亲情。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我的心中,有一片我 想把它称为“童话森林”的小 小的地方,整天想着它都成 了我的癖好。那片森林,一 片漆黑,总是有风呼呼地吹 过。不过,像月光似的,常 常会有微弱的光照进来,能 模模糊糊地看见里头的东西 。不知是什么原因,住在里 头的,几乎都是孤独、纯洁 、笨手笨脚而又不善于处世 的东西。我经常会领一个出 来,作为现在要写的作品的 主人公。 ——安房直子 精彩页 小夜没有妈妈。 小夜生下来没有多久,妈妈就回娘家去了。所谓的娘家,就是妈妈出生的地方,那是一个要翻过许多座大山、梅花非常好看的村子。不过,没有一个人——就连小夜的爸爸,也没有去过那里。 “因为那是山姥的村子。” 小夜的奶奶说。 “你妈妈,是山姥的女儿啊。” 奶奶说,因为是山姥的女儿,所以就回到山姥的村子去了,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所谓的山姥,就是山之精。山之精与人,完全是两码事。 可这完全是两码事的两个人,为什么会结合到了一起呢?小夜想。还有,好不容易结婚了,为什么又分开了呢?小夜又想。只要这样一想,胸口就会一阵发冷。 小夜的村子下雨的日子,山姥的村子也会下雨吧?小夜的村子的绣球花盛开的时候,山姥的村子的绣球花也会盛开吧…… 一天,从早上起就下起了雨,看来一整天也不会停,真是一个无事可做的日子,小夜轻轻地对奶奶说: “我真想去看一次山姥的村子啊!” 奶奶正在用一口大锅煮花豆。爸爸昨天就去北浦镇采购食品去了。而且,宝温泉没有一个客人。给雨一淋,大山深处的温泉旅馆就更加寂静了。 奶奶打开锅盖,一边哗哗地往煮得软软的花豆里倒砂糖,一边说: “谁也去不了山姥的村子。你爸爸去不了,小夜去不了,奶奶我也去不了……” “那爸爸是怎么见到妈妈的呢?” “啊,要说那时候的事……” 奶奶把煮豆子的火弄小了一点儿,盯着小夜。 “你要是想听你爸爸是怎么见到你妈妈的经过,奶奶可以讲给你听,不过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小夜点点头: “一直到花豆煮熟,慢慢地说吧。” 说完,小夜就一屁股坐到了厨房的地板上,抱住了双膝。 从小时候起,小夜就抱着双膝坐在厨房里,听奶奶讲故事了。像什么山里的狸猫的故事、熊的故事、天狗的故事,时不时还会说起小夜妈妈的故事……奶奶讲的故事,小夜认为不全是真的,一半是真的,一半不是。 宽敞的厨房里,飘满了一股豆子的香味。紫色的大大的豆子,是从小夜家后院的田里收获来的。用大锅煮得甜甜软软的,就成了宝温泉的名产。 “好吧,好吧。”奶奶点点头,把木锅盖轻轻地盖到了煮豆子的锅上,在小夜的边上坐了下来。然后,讲起这样一个故事来—— “那是十多年以前的事了,是小夜出生以前的事。那时山上还没有通公路,宝温泉也没有通巴士,只有奶奶和你年轻的爸爸两个人,经营着宝温泉。真的,小小的、小小的旅馆里只有两个人啊。现在好了,村子里大婶们常常会来帮忙,又通了公路,开着车就能轻轻松松地去采购了。可那时候,不管上什么地方,都要背着东西,吭哧吭哧地走羊肠小道。不过,小夜的爸爸浑身是劲,多重的东西一下就能背起来,健步如飞。嗬,翻过那三森岭,翻过蕨菜山,一直到北浦去买裙带菜、买鱼,回来时还背着满满一袋豆子呢!” “豆子?后院田里不是有的是豆子吗?” “不不,那时候,还没有那片田呢。豆子全是你爸爸从北浦的一家卖豆子的大店采购来的,奶奶就像这样煮给客人吃。北浦的豆子,好吃啊。大豆也好,小豆也好,白色的菜豆也好,煮得软软的,可是一道美味啊。有的客人忘不了奶奶煮的豆子的味道,来住了一次又一次呢。 “就因为这个,你爸爸从北浦回来时,总是背着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背囊。背囊太重了,有时就想歇一下,坐在蕨菜山当中的石头上休息,擦把汗,然后再走。可是有一回,你爸爸正坐在那里,好像听到有谁在叫他。三吉、三吉地叫着。” “三吉、三吉?谁在叫呀?” 小夜激动起来,因为她觉得自己也曾在山里被叫过名字。一被叫到名字,小夜就会哎地答应一声,又蹦又跳,冲着树呀风呀云呀挥挥手,跑起来。 三吉——小夜的爸爸三吉也是一样,那时一听到有谁叫他的名字,就答应了一声。可想不到,起了风,枯叶哗哗掉了一地,三吉一看,枯叶上竟坐着一只狐狸。 “原来是狐狸呀!” 三吉笑了,然后站了起来。可想不到,那只狐狸也站了起来。 嘿,还挺神气活现的呢,三吉想。三吉正要把装着豆子的背囊背起来,想不到狐狸说话了: “能匀给我一点儿豆子吗?” P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