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寻寻觅觅(萧红自述)/文学家自述/百年中国记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萧红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百年中国记忆:文学家自述”系列中一本,本书集传记、史料、论述于一身,用萧红的语言,记述了萧红的一生。书中所截取的自述是萧红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自我写照,内容包括怀念故乡,流浪逃亡、家庭生活的体会等,都是真情实事的描述。 作者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乃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目录 第一辑——呼兰河畔是我家 我家有个大花园 蹲在洋车上 镀金的学说 那年在哈尔滨的学生运动 祖父死了的时候 通宵翻转,我仿佛睡在蒸笼里 第二辑——流浪和落难 在清凉的街道上遇见弟弟 过夜 春曲 幻觉 弃儿 中秋节 广告副手 我们同别人一样,不讲卫生和体面 第三辑——有了自己的小窝 从朋友处被逐出来 饿 搬家商市街 典当与借贷 “牵牛房”的朋友们 同命运的朋友 穷困中的浪漫 日子开始不安定了 走吧,非走不可 别了,商市街 第四辑——来到上海,来到鲁迅身边 住到北四川路,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 我之读世界语 苦杯 拜墓诗——为鲁迅先生 这花叫作“万年青” 第五辑——在东京孤独的生活 海上的颜色 初到的不适 我主要的目的是创作 我的身体频出状况 隔山隔水的思念 到东亚学校学习日语 先生!先生!我们的先生! 这是我的黄金时代吗 《沙粒》节选 第六辑——最后一次北平之行 北平的尘土几乎把我的眼睛迷住 昨夜搬到北辰宫 不见你的信,好像总有一件事 痛苦的人生!服毒的人生 离开上海半月多,心绪仍是乱绞 今晨写了一信又未寄 前天逛了长城,同黑人一块 第七辑——战争爆发了 所思念的是乡土 感觉是北方养成的 天空的点缀 窗边 失眠之夜 记鹿地夫妇 若是鲁迅先生还活着 第八辑——一路向南 两种感想 《大地的女儿》与《动乱时代》 现在我已经来到潼关 稿费请先电汇来,等钱用 有慢慢走到灵魂,也有永久走不到灵魂的 算算自己做得太少,心急起来 滑竿 街上什么也看不到,只看到跑 第九辑——最终留在了香港 我来到了香港,身体不大好 近几天正打算走路 这一月我打算写完一长篇小说 前些日子那些牢骚,看了你的信就消尽了 不知何时可回重庆,在外久居就思念家园 因近来搬家所以迟复 为失去土地的年老的母亲,努力吧! “九·一八”致弟弟书 序言 温暖和爱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 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 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 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 部——黑龙江省——所以 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 着白雪。 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 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 ,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 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 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 有一次,为着房屋租 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全 套的马车赶了过来。房客 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 向着我的祖父跪了下来, 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 从车上解下来还了回去。 为着这两匹马,父亲 向祖父起着终夜的争吵。 “两匹马,咱们是不算什 么的,穷人,这两匹马就 是命根。”祖父这样说着 ,而父亲还是争吵。 九岁时,母亲死去。 父亲也就更变了样,偶然 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 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 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 弯,每从他的身边经过, 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 刺一样;他斜视着你,他 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 嘴角而后往下流着。 所以每每在大雪中的 黄昏里,围着暖炉,围着 祖父;听着祖父读着诗篇 ,看着祖父读着诗篇时微 红的嘴唇。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 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 面向着窗子,从黄昏到深 夜——窗外的白雪,好像 白棉一样飘着;而暖炉上 水壶的盖子,则像伴奏的 乐器似的振动着。 祖父时时把多纹的两 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 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 便响着这样的声音: 快快长吧!长大就好 了。” 二十岁那年,我就逃 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 在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 “长大”是“长大”了,而 没有“好”。 可是从祖父那里,知 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 而外,还有温暖和爱。 所以我就向这“温暖” 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 的憧憬和追求。 导语 本书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所著,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本书用萧红的语言,记述了萧红的一生。 书评(媒体评论) 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 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 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 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 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 ” ——鲁迅 我更愿意把萧红归类 为是一个贫民作家,她笔 下的主角经常是生活困窘 的女性。萧红自己本身也 生活困苦,她更能体会到 处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艰 难和不易。 ——章海宁 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 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她的 《呼兰河传》和《生死场 》,为中国大地立传,其 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 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 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林贤治 精彩页 我家有个大花园 一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种子踢飞了。 小白菜长得非常快,没有几天就冒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儿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热了,把草帽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 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追得上。好则一开初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 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也许就把蚂蚱腿绑掉,线头上只拴了一只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儿,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似的。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翻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我玩累了,就在房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扣在脸上就睡了。 二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成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个地方,总是放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