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作家,黑龙江呼兰人。1930年,为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到达上海,与鲁迅相识。1933年出版*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蜚声文坛。1936年,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作品。1940年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其作品有女性作家细腻的感情气质,用优美抒情的文笔表现出在封建压迫和帝国主义铁蹄下民族的不屈灵魂。
本书是萧红的小说选集,收录了《生死场》《桥》《呼兰河传》三篇小说。《生死场》以群像的手法,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小村庄村民的故事。封闭落后的乡村造成村民们精神的荒芜与空虚,而地主的剥削压迫则带给他们终年劳作却依旧贫困的生活现实,麻木、愚昧在他们之间蔓延开来。而日本人的入侵,给村民们带来的苦痛远甚于从前,村民死的死,逃亡的逃亡,剩下一小部分加入了各种抗日队伍。从前对抗日消极懈怠的二里半,失去老婆、孩子后,想要投革命军却受到村民不信任的嘲弄;但他还是与自己的老羊告别后,跛着脚跟着李青山往城里去与队伍汇合,山岗和树林渐渐远去,只剩下老羊在嘶鸣。
收录萧红成名作《生死场》、代表作《呼兰河传》,以及市面版本最少的短篇小说《桥》,全面了解萧红作品!
依据民国初版本进行编校,尽力保留作品原貌,富有时代特色。
“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为献礼百年荣耀时刻专门设计,收入作品皆为名家名作,旨在重温红色经典,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生死场》是萧红的小说选集, 收录了《生死场》《桥》《呼兰河传》三篇小说。《生死场》以群像的手法, 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小村庄村民的故事。封闭落后的乡村造成村民们精神的荒芜与空虚, 而地主的剥削压迫则带给他们终年劳作却依旧贫困的生活现实, 麻木、愚昧在他们之间蔓延开来。而日本人的入侵, 给村民们带来的苦痛远甚于从前, 村民死的死, 逃亡的逃亡, 剩下一小部分加入了各种抗日队伍。从前对抗日消极懈怠的二里半, 失去老婆、孩子后, 想要投革命军却受到村民不信任的嘲弄; 但他还是与自己的老羊告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