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自南朝以来即道教上清派祖庭。此派俊杰辈出,如陆修静、陶弘景、司马承祯等,於道教义理之创获、经籍之整理等方面卓有贡献。唐人颜真卿云:“茅山为天下道学之所宗。”元代上清宗师刘大彬纂《茅山志》十五卷,举凡茅山诏旨诰敕、神仙谱系、人物传记、山水形胜、经篆目录、金石诗文,收罗丰赡,去取精审,虽以山志为名,实为上清派史料之渊薮。 故《道藏提要》评曰:“此书收录较详,读此可窥元以前道教茅山宗之全貌,非徒山志而已。” 明嘉靖间,茅山玉晨观重刻此志,邑人江永年复增补明代茅山道教懿典、金石、诗文三卷。
《茅山志》迄今最通行之版本为明代《道藏》本,他本庋藏各地,学者罕睹。《茅山志(上下)》以明嘉靖间玉晨观刊本《茅山志》为底本,校以元刊本残卷、永乐本、《道藏》本、成化本等,读者批阅间可知各本异同情况。又玉晨观本所增补之明代茅山史料,学者罕有论及,此次一并整理,期望於道教研究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