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叶丽新,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优选教育展望》《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等杂志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课题:201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框架研究”;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阅读能力发展机制理论及其与阅读教学和测评的关系研究”。 目录 前言1章 以测量与评价理论观照读写测评实践1节 语文教育测评和“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对接/3第二节 国际阅读测评框架:测评理论的实践蓝图/15第三节 国际读写评估标准:兼顾测评理论与领域特性/28第二章 我国课程与考试文件中的“测评框架” 37节 考试大纲中的语文测评框架要素/39第二节 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测评框架要素/49第三节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实践路径/66第三章 丰富阅读素养观75节 美国《各州共同核心标准》对阅读素养的立体描述/77第二节 “分级阅读指导体系”对阅读素养发展机制的勾勒/87第三节 2000—2018PISA 阅读素养观的“变”与“不变”/106第四章 丰富对于写作的理解117节 国际母语课程标准对写作基本问题的主张/119第二节 《作者的选择》引导多样化的真实写作/127第三节 NAEP写作测评项目充分落实写作交际观/139第五章 阅读测评工具开发151节 测评目标与试题之间的关系/153第二节 文本特征视角下的试题命制/161第三节 “非连续性文本”试题的命制/171第四节 选择题命制问题与改进空间/185第六章 写作测评工具开发205节 写作命题思考框架:试题产生的机理/207第二节 写作试题开放度:调控角度与方式/218第三节 写作评价标准:样例与设计要点/227第七章 读写测评新动向249节 语文教育评价对核心素养发展诉求的回应/251第二节 学习任务群与整本书阅读测评“公约数”/262第三节 情境的理解维度与情境化试题的设计框架/276第八章 呼应测评理念的评分与报告289节 评分标准的一般知识与设计要点/291第二节 阅读表现量表的描述维度与细节/306参考文献 316后记 327 内容推荐 在吸收测量与评价理论、借鉴靠前读写测评经验及反思我国语文读写测评现状的基础上,探索语文读写测评的研究体系和实践思路。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基础理论篇,阐述学科测评应当关注的测量与评价基本原理,评介靠前读写测评框架和评估标准。读写测评“构念”篇,分析我国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层面的读写测评“构念”,介绍分析国外母语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和测评项目中体现出来的读写观。测评工具篇,结合靠前外既有测评项目,从各种角度探讨阅读测评、写作测评和读写综合测评工具的开发和运用。评分与反馈篇,探讨评分标准的设计和学生表现水平标准的构成及运用等。本书致力于突破既有的试卷、试题分析式读写测评研究状态,探索有学理依据的、素养取向的、系统的语文读写测评研究和实践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