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医药学概论 案例版 第2版
分类
作者 郝丽莉,傅南琳 编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为顺应教育部教学改革潮流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现状,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科学出版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进国外优选的教学模式,*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编写形式,组织编写了靠前首套引领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案例版教材。案例教学在医学教育中,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目录
篇中医学基础
章绪论1
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2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3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6
一、整体观念6
二、辨证论治8
第三节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9
一、类比9
二、司外揣内10
三、以常衡变10
四、归纳演绎10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2
节阴阳学说12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12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4
第二节五行学说17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18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9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1
第三章藏象25
节概述25
第二节五脏25
一、心25
二、肺27
三、脾28
四、肝30
五、肾32
第三节六腑35
一、胆35
二、胃36
三、小肠36
四、大肠36
五、膀胱37
六、三焦37
第四节奇恒之腑37
一、脑38
二、女子胞38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38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38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41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41
第四章气血津液44
节气44
一、气的概念44
二、气的生成44
三、气的运行45
四、气的功能45
五、气的分类46
第二节血48
一、血的概念48
二、血的生成48
三、血的运行48
四、血的功能48
第三节津液49
一、津液的概念49
二、津液的代谢49
三、津液的功能50
第四节气血津液的关系50
一、气与血的关系50
二、津液与血的关系51
第五章经络52
节概述52
一、经络的概念52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52
三、经络的作用53
四、经络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54
第二节十二经脉55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55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56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56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56
五、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57
第三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61
一、十二经别61
二、十五别络62
三、十二经筋62
四、十二皮部62
第四节奇经八脉62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62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63
三、任督脉的分布63
第六章体质65
节体质的形成与分类65
一、体质理论的形成65
二、体质分类67
第二节影响体质的因素70
一、先天因素70
二、年龄因素70
三、性别差异71
四、饮食因71
五、劳逸因素71
六、情志因素71
七、地理因素71
八、疾病针药因素72
第三节体质学说的应用72
一、体质与养生72
二、体质与病因73
三、体质与病机73
四、体质与辨证74
五、体质与治疗74
第七章病因76
节外感病因77
一、六淫77
二、疠气81
第二节内伤病因82
一、七情内伤82
二、饮食所伤83
三、劳逸所伤84
第三节病理产物性病因84
一、痰饮84
二、瘀血85
第八章发病与病机88
节发病88
一、正邪的基本概念88
二、正邪在发病中的作用88
三、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89
第二节病机90
一、邪正盛衰91
二、阴阳失调92
三、气血津液失常93
第九章诊法96
节望诊96
一、望全身97
二、望局部100
三、望舌105
第二节闻诊110
一、听声音110
二、嗅气味113
第三节问诊113
一、问诊方法113
二、问诊内容114
三、问现在症状115
第四节切诊120
一、脉诊120
二、按诊124
第十章辨证126
节八纲辨证126
一、表里辨证127
二、寒热辨证128
三、虚实辨证130
四、阴阳辨证132
五、八纲辨证之间的相互关系133
第二节脏腑辨证134
第二篇中药学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134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135
三、脾与胃病辨证137
四、肝与胆病辨证139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140
六、脏腑兼病辨证142
第三节气血津液辨证143
一、气病辨证144
二、血病辨证145
三、气血同病辨证146
四、津液病辨证148
第十一章预防康复及治则151
节预防与康复151
一、未病先防151
二、既病防变152
三、康复152
第二节治则154
一、治病求本154
二、扶正祛邪156
三、调整阴阳157
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176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和采集储存180
节中药的产地180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181
一、植物药的采收181
二、动物药及矿物药的采收182
第三节中药的储存与养护182
一、饮片常见的变质现象183
二、引起饮片质量变异的因素183
三、饮片的储存方法184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86
节炮制的目的187
第二节炮制方法189
第四章中药的性能192
节四气192
一、四气的含义192
二、四气的确定192
四、三因制宜157
第十二章针灸学基础160
节腧穴总论160
一、腧穴的概念160
二、腧穴的分类和命名160
三、腧穴的作用161
四、特定穴162
五、腧穴定位方法163
第二节针灸方法164
一、针法164
二、灸法166
三、电针法167
第三节拔罐法168
一、罐的种类168
二、罐的吸附方法168
三、拔罐方法168
四、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168
五、拔罐法注意事项169
附常见病辨证论治169
三、四气的临床意义193
第二节五味193
一、五味的含义194
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194
三、五味理论的临床意义194
第三节升降浮沉195
一、升降浮沉的含义195
二、升降浮沉的确定195
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196
第四节归经196
一、归经的含义196
二、归经的确定197
三、归经的临床意义197
第五节毒性198
一、毒性的含义198
二、影响毒性的因素198
三、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198
第五章中药的应用200
节中药的配伍200
一、配伍内容200
二、应用原则201
第二节用药禁忌201
一、配伍禁忌202
二、妊娠用药禁忌202
三、服药饮食禁忌202
四、证候用药禁忌203
第三节中药的用药剂量203
一、药物方面203
二、应用方面203
三、患者方面204
第四节中药的用法204
一、汤剂常规煎法204
二、汤剂特殊煎法205
三、服药方法205
第六章解表药207
节发散风寒药207
麻黄(207)桂枝(208)紫苏叶(209)生姜(209)荆芥(210)防风(211)羌活(211)白芷(212)细辛(212)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213
薄荷(213)牛蒡子(214)蝉蜕(215)桑叶(215)菊花(216)葛根(217)柴胡(218)升麻(218)
第七章清热药221
节清热泻火药221
石膏(222)知母(222)栀子(223)芦根(224)天花粉(224)淡竹叶(225)夏枯草(226)决明子(226)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227
黄芩(227)黄连(228)黄柏(229)龙胆(230)苦参(230)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231
金银花(231)连翘(232)大青叶(233)板蓝根(233)蒲公英(234)鱼腥草(234)穿心莲(235)野菊花(235)射干(235)山豆根(236)绵马贯众(237)白头翁(237)马齿苋(237)大血藤(238)败酱草(238)重楼(239)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239
生地黄(240)玄参(240)牡丹皮(241)赤芍(241)紫草(242)水牛角(242)
第五节清虚热药243
青蒿(243)地骨皮(244)
第八章泻下药246
节攻下药246
大黄(246)芒硝(248)芦荟(248)
第二节润下药249
火麻仁(249)郁李仁(249)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250
甘遂(250)牵牛子(251)
第九章祛风湿药253
节祛风湿散寒药253
独活(253)蕲蛇(254)木瓜(255)川乌(255)威灵仙(256)
第二节祛风湿清热药257
秦艽(257)防己(258)桑枝(258)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259
桑寄生(259)五加皮(260)
第十章化湿药262
广藿香(262)苍术(263)厚朴(264)砂仁(264)豆蔻(265)
第十一章利水渗湿药267
茯苓(267)猪苓(268)泽泻(268)薏苡仁(269)车前子(270)滑石(270)木通(271)通草(272)海金沙(272)薢茵陈(273)萆(273)金钱草(274)虎杖(274)
第十二章温里药276
附子(276)干姜(277)肉桂(278)吴茱萸(279)小茴香(279)花椒(280)丁香(280)
第十三章理气药282
陈皮(282)枳实(283)木香(284)香附(284)青皮(285)川楝子(286)薤白(286)乌药(287)
第十四章消食药289
山楂(289)神曲(290)麦芽(290)鸡内金(291)莱菔子(291)
第十五章驱虫药293
使君子(293)苦楝皮(294)槟榔(294)
第十六章止血药297
节凉血止血药297
地榆(297)小蓟(298)大蓟(298)白茅根(299)槐花(299)侧柏叶(300)苎麻根(300)
第二节化瘀止血药301
三七(301)茜草(302)蒲黄(302)
第三节收敛止血药303
白及(303)仙鹤草(303)
第四节温经止血药304艾叶(304)
第十七章活血化瘀药306
节活血止痛药306
川芎(306)延胡索(307)郁金(308)姜黄(308)乳香(309)没药(309)
第二节活血调经药310
丹参(310)红花(311)桃仁(312)益母草(312)牛膝(313)鸡血藤(314)
第三节活血疗伤药314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