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人生代代无穷已,两种日常达古今。日常生活的变化静水流深,然而的确存在。透过历史烟尘,我们来观察和体会古人“生活的日常”与“生命的日常”,看变化,也看不变。 无论变与不变,最终都要着落到具体的个人身上。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性别、家庭和时代,唯一能做的只是接纳家庭给予的,并在性别与时代的规定中,努力活出自我。普通个体的生命故事,在传统史学中微不足道,却是十分能打动普通读者心弦的篇章,无他,只因今天的我们也经历着同样的爱欲挣扎,此事古今同。 《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是一本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古代日常生活史的通俗历史作品。作者以经典的史实、新颖的史观、明快的解读,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历史与文化的通道。辅之以70幅高清彩插与插图阐释,图文并茂地诠释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古代日常生活画卷。 作者简介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曾任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主讲人。致力于宋代制度、政治文化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研究、写作与传播。著有《大宋之变,1063-1086》《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司马光和他的时代》《千秋是非话寇准》《武道彷徨:中国古代的武举与武学》;译著有《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等。 目录 序 人生代代无穷已,两种日常达古今 食 舌尖上的历史 饥饿史与饮食发达史 饼与中国的主食革命 《齐民要术》里的神奇菜谱 脍炙的退撤 吃饭的故事 吃茶去 衣 服饰往事 丝麻棉演义:从“小貂”说起 穿衣的讲究 胡风吹扇衣冠变 缠足恶史 住 安得广厦 田园生活的烦恼 古人的住房问题 城市的秘密过往 “东京梦华”的月亮背面 《李娃传》里的城市生计 行 天下熙熙 道路的性格之“关” 道路的性格之“驿” 路上匆匆行者谁? 一个士兵的旅程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宦游路上的妻儿 传统时期的女子 妻妾 夫妇 贞节 奇花:程氏不嫁女 奇花:女仆张行婆 传统时期的男子 从众还是从心? 失败者 任性 鼠辈 序言 序:人生代代无穷已, 两种日常达古今 “日常生活”,由“日常”与 “生活”两个词构成。 “日常”是指按照常规或 者在一般情况下会遭遇、 发生的一切,其实,日常 与历史记载是“八字不合”的 。现代新闻界流行一句话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 狗才是”。这种说法固然极 端,却也说明了传媒的本 质——求新猎奇,抓人眼 球,追求点击率。就像现 代传媒一样,传统的历史 记载也倾向于记录那些不 同寻常的突发事件和重大 转折,比如“崔杼弑其君”, 以及大人物的重要言行, 比如“唐太宗君臣论治”。一 般的狗咬人当然不是新闻 ,但如果大人物的狗咬了 大人物,或许就是新闻了 ——对象的不同寻常也可 以赋予寻常事物不寻常的 意义。普通人喝酒唱歌属 于日常,而赵王为秦王鼓 瑟,秦王为赵王击缶,就 属于由外交活动引发的政 治事件,因为这关乎国家 体面,甚至秦赵两国关系 的走向。而永和九年春那 一场曲水流觞的兰亭盛会 ,则因王羲之的绝妙书法 被赋予了崇高的美学和文 学意义而得以流传。传统 历史记载中,如果没有重 要人物、重大事件加持,“ 日常”是看不见的。“日常” 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它 与生命同在,却与历史记 载求新求异的传统追求相 左。 “日常”在历史记载中多 有缺失。举个例子,通常 ,我们读到的思想史由两 部分组成,一是重要思想 家的生平,一是重要作品 的介绍和重要理论的解读 。除此之外,那个时代一 般性的思想状况——大多 数人想什么、信什么,基 本是缺失的。好比对中国 地貌的介绍,只介绍一千 米以上的山峰和峰顶的无 限风光,一千米以下的丘 陵、平原、盆地和湖泊一 概阙如。当时的记录者之 所以忽略了日常,是因为 那是家喻户晓的,因此不 认为有说明、记录的必要 。可是对现代读者来说, 古人的“不言而喻”却早已变 得完全陌生——过去是一 个外国。现代化进程,特 别是我们这种后发国家追 赶型的现代化进程,已经 严重割裂了现代与传统。 对现代读者来说,传统的“ 日常”是需要深入研究才能 弄清楚的。对“日常”的关注 ,是近年来史学的重要进 步之一。而如何从传统记 载中把“日常”打捞出来,则 是历史学者的专门技艺。 能够说清楚的,是历史学 在转变,开始从传统史学 的套子里跳出来,立足现 代向过去提问,关注日常 ,关注普通。这是一个重 要的进步。 中文中的“生活”这一概 念,泛指一切与饮食起居 相关的情况、境遇,也可 以指个体生命从生到死的 遭遇。“日常生活”是所有日 常中最寻常、最普通的。 我把日常生活简单地分为 两种:一种是“生活的日常” ,即所谓“寻常日用”,包括 衣、食、住、行、休闲娱 乐,在“生活的日常”中,我 们关心古人物质条件和生 活习俗的演变,关注变化 的实相与原因——刘伶“千 杯不醉”,李白“斗酒诗百篇 ”,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 还没有蒸馏酒,酒精度太 低了。刘伶与李白酒量如 何,得拿一瓶二锅头试试 才知道。汉文帝听贾谊讲 课,听得动心不觉“前席”, 因为他们都跪坐在席子上 。李商隐有诗咏贾谊:“可 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 问鬼神。”“可怜夜半虚前席 ”是说皇帝听着听着不知不 觉地往前蹭,只可惜蹭也 白蹭——“不问苍生问鬼神” ,那个“虚”字着落在这里, 强调的是贾谊的抱负与皇 帝兴趣之间的巨大落差, 而不是让席子空着。从席 地而坐到高桌大椅垂足而 坐的变化,发生在由唐到 宋的几百年中。这是“生活 的日常”。 另一种“日常生活”是“生 命的日常”,我们关注人的 生命轨迹,对同样挣扎在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古代的 人们投注理解与同情。在 任何时代,当一个新生命 诞生,父母亲人都会为孩 子祈祷——不求大富大贵 ,但愿平安顺遂,“平安顺 遂”就是希望孩子能过上平 凡朴素的生活。然而,一 个简单的“平安顺遂”所包含 的内容却千差万别。首先 ,性别不同,平安顺遂的 内容不同,在传统时代, 性别对生命的限制要远远 超过现代。其次,性别相 同,时代不同,平安顺遂 的内容也不同。比如,在 整个传统中国,除非垂帘 听政、出家或者当妓女, 女性进入公共领域的可能 性基本为零;12世纪后期 以降,大多数华夏女子还 要忍受缠足之痛。又比如 ,宋代以前,父亲是谁比 儿子有怎样的成就更重要 。到了宋朝,一个男人的 父亲是谁对他的前途而言 ,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男人是 否会读书。书念得好,“朝 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绝 非黄粱一梦,这是因为有 了更为开放的科举制度。 最后,性别相同,时代相 同,社会阶层不同,平安 顺遂的内容不同。魏晋时 期,王谢高门子弟的平安 顺遂除了褒衣博带、“目送 归鸿,手挥五弦”的潇洒优 雅外,还要承担维护家族 地位的责任,关键时刻必 须能承担起政治责任;而 同时代,一个士兵之子的 平安顺遂就是平安地活下 去,不要太早战死。“生命 的日常”更多地受到政治、 制度与思想文化的限制。 在任何时代,无论男女、 阶层,过平凡而幸福的一 生并非一桩 导语 该书具有丰富的史料性与轻快的趣味性。作者通过对典型个案细致入微的讲述,打捞起沉潜于历史角落中被人们忽略的日常生活;通过带有温度的讲述,还原日常生活中的“烟火气”。她打破按时间梳理历史的传统思维,分门别类地拣选能够影响历史进程的典型案例,以故事的呈现方式对经典个案加以解读,展示出历史上绵延不断的客观真实的寻常生活。作者以历史学者的严谨视角解读古代寻常生活中的不寻常,以娓娓道来的文风展现古代颇为有趣的日常,而其带有问题意识的讲述方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更容易让读者参与。看向历史,关照现实,以带有温度的历史性书写,对那些寂寂无名的“微尘众”的命运和事件进行打捞,对“微观历史”做深入思考,具有浓厚的人文关照精神。 精彩页 饥饿史与饮食发达史 多年前,我跟一位德国的同行前辈感叹中国传统文化在进入现代之际所遭遇的断裂。他反驳说:“你说得不对。你看中国人的餐桌,文化就在那里延续。”我愣了一下,忽然有种“仿佛若有光”的感觉——也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不就是从南宋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吗?清兵人关,可以强令江南百姓剃发,却不能对他们的食谱做任何强横的约束。相较于庙堂宫廷的历史,日常饮食的历史是最顽强坚韧,也最具人民性的。营养的改善提振了人的健康水平和精神状态:知识的拓展、观念的转移及商业营销改变了食物的身价:餐桌上的礼仪奠定了一个人教养的基石,以及个体对社会秩序的最初认知:自幼熟习的配方和烹饪方式决定了我们衡量饮食优劣的标准。我们多半会说“中国菜最好吃”,但是也得接受一个意大利人说“意大利菜最好吃”——在味道的世界里,只有不同,无关优劣:来自异域的食物和菜式给口腔和肠胃以新的刺激,让我们了解世界的广大和文明的多元。尽管“从前慢”,但文明之间的饮食交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从未断绝。乔治·奥威尔曾说,日常饮食的变化可能比朝代更替,甚至宗教变革来得更为重要。 在讲述华夏饮食发达史之前,先简单地说说饥饿史和与饥饿做斗争的历史。中国史书记载了千千万万饿死的人,他们无名无姓,隐藏在这些数字背后,而这些数字出现在历史记录中,很少是出于哀悼或反思的目的,而是另作他图,比如表彰善举。《元史.朴不花传》记载,1358年前后,“京师大饥疫。时河南北、山东郡县皆被兵,民之老幼男女避居聚京师,以故死者相枕藉”。得宠的宦官朴不花“欲邀时誉”,大发慈悲,在皇室的支持下主持埋葬死者,“前后瘗者二十万”。在朴不花的仁慈背后,是惨绝人寰的灾难,那场历时三年的大饥荒,夺去了将近一百万人的生命。那些无名无姓的死者就长眠在了北京城下。现代科技发达,各种文明间知识流通,我们因此得以知晓,中国历史上那些大规模的饥饿和由饥饿引起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地球气候的寒冷期。中国并非唯一的受害者——那是人类所遭遇的集体生存挑战,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之际、元末明初和明末。当气候变冷,强悍的北方游牧民族武力南压,华夏农业经济区粮食减产,华夏国家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受到严峻挑战,而这种时候又往往会出现吏治腐败、政府无能。比如说,东汉末年,黄淮海平原气候转冷,“至第四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那时年平均温度大约比现在低2℃叫℃:南北朝时期继续处于气候寒冷期”。。这是气候之变。与此同时,华夏国家管理能力下降。从公元189年董卓乱长安到589年隋灭陈的四百年间,有三百六十三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其间共发生较大规模的战争五百余次。人祸加剧天灾,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文明悬于一线。生存的欲望压倒了人类的理智,于是出现了人吃人的极端状况:曹操军队的军粮“杂以人脯”:前秦苻登“每战杀贼,名为熟食’,谓军人日:‘汝等朝战,暮便饱肉,何忧于饥!士众从之,啖死人肉,辄饱健能斗”。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用“天人感应”来解释天灾与人祸之间的关系,然而对大自然存一分敬畏之心、忧惕之心,保持国家和社会的理性,却是必须的。 伴随着饥饿史的,还有华夏先民与饥饿做斗争的历史。传统时期,农业产量并不稳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人靠天吃饭。所以中国人自古就明白,要建立丰富的粮食储备以备荒年饥岁,保持社会稳定。《淮南子·主术训》说:“故国无九年之畜,谓之不足:无六年之积,谓之悯急:无三年之畜,谓之穷乏。”除了粮食储备,古人还尽可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开荒,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一是通过技术,比如轮作复种、灌溉、水稻育秧移栽,以及良种的推广等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追求最大收益。汉代在关中推广种麦,宋代引进推广高产的占城稻,明代自薯、玉米自美洲传入并推广,这一系列措施都大大缓解了粮荒。但总体而言,饥饿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等到现代,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要永远怀抱感激与敬意。 P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