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开启唐代诗歌盛世。李白的一生,虽然有隐居、任侠、求仙等许多探求,但从他年轻时的“遍千诸侯”到年老时的“请缨”,主要的想法都是要为国家建功立业,“济苍生”“安社稷”是他一生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李白诗歌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通过一种积极向上、昂扬热烈的理想来表达的。这种精神使他的作品具有明快生动、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一期 蜀中时期(七〇五-七二六)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登锦城散花楼
白头吟二首
登峨眉山
峨眉山月歌
第二期 以安陆为中心的漫游时期(七二六-七四二)
渡荆门送别
秋下荆门
江上寄巴东故人
杨叛儿
长干行二首
横江词六首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
赵征君蕤
襄阳歌
大堤曲
赠孟浩然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江夏行
江上吟
春夜洛城闻笛
太原早秋
五月东鲁行
答汶上翁
客中作
嘲鲁儒
东鲁门泛舟二首
丁都护歌
乌栖曲
苏台览古
越中览古
金陵酒肆留别
……
第三期 长安时期(七四二-七四四)
第四期 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时期(七四四-七五五)
第五期 安史之乱时期(七五五-七六二)
第六期 年代不可考部分
李白,字太白,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开启唐代诗歌盛世。李白的一生,虽然有隐居、任侠、求仙等许多探求,但从他年轻时的“遍千诸侯”到年老时的“请缨”,主要的想法都是要为国家建功立业,“济苍生”“安社稷”是他一生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李白诗歌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通过一种积极向上昂扬热烈的理想来表达的。这种精神使他的作品具有明快生动、震撼人心的力量。
李白的诗文最早由唐代李阳冰编成《草堂集》10卷,现已散佚了。现在通行的本子为北宋宋敏求增补刻本《李太白文集》30卷;宋人杨齐贤集注的《李翰林集》,清代王琦《李太白诗集注》。
本书选自清王琦的版本,并按照李白的生平日期编排诗作,非常有利于读者了解李白,了解李白的作品中所表达意义。
半亭清风山与水,一船明月酒和诗。
集“诗仙”一生诗歌佳品,抒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主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