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在系统分析上海“1+6”文件推进落实具体情况、主要特点、总体效果的基础上,综合研判了在街道体制改革、政府购买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居委会改革、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以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重点领域所展现的新情况、新探索、新发展,并进一步展开对基层社会场域中出现的治理元素、创新流程、关键环节以及多样实践的一种“以社区为中心、以社区为方法”的系统性、整合性研究,尝试建构一种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框架和实务模式体系,以此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本书可供从事社区治理的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借鉴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侯利文,河南洛阳人。2017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社会工作方向);2015年至2016年为美国休斯敦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院访问学者;2017年6月至今先后任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博士后、特聘副研究员、副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暨国际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从事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围绕该学术方向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学文摘》等全文转载;课题经验丰富,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以及横向科研项目20多项,参编著作多部。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2章 基层社会治理相关概念与模式比较 2.1 基层、基层建设以及社区相关核心概念厘定 2.2 “国家与社会”: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导性分析范式 2.3 理想类型: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纵览及其比较 2.4 已有研究评述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视角 3.1 治理的初始缘起与概念厘定 3.2 社会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3.3 迈向共治的新阶段:合作治理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3.4 分析框架与进路 第4章 上海模式:社区为本的服务整合 4.1 逻辑起点与阶段分期:上海创新社会治理的历史沿革 4.2 深度探索与实践逻辑: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上海经验 第5章 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与服务集成实践 5.1 “家门口”服务:社会治理工作重心下移的浦东实践 5.2 “邻里汇”: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徐汇探索 第6章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整合实践 6.1 新时代社会组织的战略地位与治理功能 6.2 结构优化与治理创新:新时代社会组织的发展态势与特征 6.3 新社会组织:内涵、特征以及发展原则 6.4 实践演变与现实镜鉴:新时代社会组织发展的结构限定与困厄 6.5 整合治理与系统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想象与建构 第7章 网格化管理与开放街区:治理整合的两种范式 7.1 网格化与居站分离:逻辑、困局与反思 7.2 开放的街区空间及其治理:社区空间私有化及其突破 7.3 现实诘难:社会治理新常态下的封闭社区困厄 7.4 破墙开围:封闭社区的当下命运及其应对 7.5 未来出路:街区制如何可能?如何可为? 第8章 项目为本与技术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整合难题与结构困境 8.1 项目为本:公益招投标的项目化实践及其困境 8.2 悬浮式发展: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实践困境 8.3 身份张力:社区工作者职业进阶的意外后果 8.4 二元治理:城乡社区发展与服务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鸿沟 第9章 治理共同体:社区为本的整合性服务模式建构 9.1 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之困 9.2 社区为本的整合性社会治理服务 9.3 社区治理整合性服务的推进方略与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