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刘喜山,男,1981年生,河南南阳人,南阳师范学院讲师,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近年来,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健康中原背景下河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研究”;主持完成河南省体育局课题“健康中原背景下河南省体育非遗传承路径研究”,并获得二等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编及参编专著、教材共6部,在《体育学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教学与管理》《山东体育科技》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绪论1 节研究目的与意义1 第二节研究方法3 第三节研究对象与内容6 第四节研究现状述评7 章土家摆手舞及其传承概况17 节摆手舞的生境及特征17 第二节摆手舞的历时传衍24 第三节摆手舞的现时传承30 第二章摆手舞的传承模式37 节传承模式的视角意义及内涵37 第二节摆手舞的多元传承样态38 第三节摆手舞的主要传承模式52 第三章摆手舞传承模式变迁的表征65 节传承模式自身及之间的变迁65 第二节模式变迁体现在传承要素的变化中66 …… 内容推荐 在践行"文化自信"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时期,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模式研究对同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本书以"传承模式"为切入视角,基于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变迁,提炼了摆手舞的传承模式,分析了摆手舞传承模式的变迁及动因,审视了摆手舞的传承问题,总结了摆手舞的传承机制,进而为同类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传承提供启示和建议,既充实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理论,又切实服务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