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是贵州侗族的第一部当代文学史,当然也揭开了中国侗族当代文学研究的新篇。
这部《贵州侗族当代文学史》的每一分努力和成果,无不流露出作者陆景川对侗族人民、侗族文学和侗族文化,乃至对整个贵州文化的深切之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贵州侗族当代文学史 |
分类 | |
作者 | 陆景川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部书是贵州侗族的第一部当代文学史,当然也揭开了中国侗族当代文学研究的新篇。 这部《贵州侗族当代文学史》的每一分努力和成果,无不流露出作者陆景川对侗族人民、侗族文学和侗族文化,乃至对整个贵州文化的深切之爱! 目录 深切之爱,铸就大作——序《贵州侗族当代文学史》顾久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小说 第一节 滕树嵩的《侗家人》《风满木楼》 第二节 张作为的《原林深处》 第三节 袁仁琮的《破荒》及历史小说 第四节 罗来勇的《鲍尔斯先生,再见》及军旅小说 第五节 潘年英的《木楼人家》《寂寞银河》 第六节 刘荣敏、谭良洲、熊飞、石新民的小说创作 第七节 蔡劲松、石庆慧的小说创作 第八节 粟周熊的小说译作 第九节 其他作家的小说创作 第三章 诗歌 第一节 吴定元的医歌 第二节 李世荣的感世诗 第三节 杨至成的军旅诗 第四节 龙树德的时政诗 第五节 张作为的风情诗 第六节 罗庆芳的旅游诗 第七节 姚瑶的新诗 第八节 龙超云、黄松柏、蔡劲松、吴基伟的诗作 第九节 其他作者的诗作 第四章 散文 第一节 张作为的散 第二节 粟周熊的散文 第三节 罗来勇的散文 第四节 陆景川的散文 第五节 潘年英的散文 第六节 姚胜祥的散文 第七节 甘典江的散文 第八节 杨秀刚、杨琼、陈守湖的散文 第九节 其他作者的散文 第五章 纪实文学 第一节 杨至成的革命回忆录 第二节 罗来勇的将帅传与报告文学 第三节 陆景川的英烈传 第四节 龙月江的自传文学 第五节 粟周熊的评传 第六节 其他作者的纪实文学 第六章 戏剧 第一节 侗戏的传承发展 第二节 侗戏的改革创新 第三节 梁绍华、梁普安、张勇、梁维安、吴定国的侗戏 第四节 王元江、杨安亚、王铭忠的戏剧 第五节 其他戏师的戏剧 第六节 侗歌剧《情寄岩》 第七节 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 第七章 影视文学 第一节 侗族题材的影视作品 第二节 侗族作者的影视剧本 第三节 罗来勇的政论专题片 第四节 蒋步先的电影《寻找牛腿琴》 第五节 丑丑的电影《阿娜依》《云上太阳》《侗族大歌》 第六节 吴娜的电影《行歌坐月》《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第七节 侗语电视剧 第八章 文学理论研究 第一节 邓敏文的文学理论研究 第二节 龙玉成的文学理论研究 第三节 袁仁琮的文学理论研究 第四节 潘年英的文学理论研究 第五节 其他学者的文学理论研究 第九章 民间文学的新发展 第一节 新民歌 第二节 新故事 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翻译出版 第四节 侗族大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附录一 侗族文学学会历任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名录 附录二 侗族民间文学文化成果目录 附录三 黔东南州民族民间文化面临冲击、失传的危机与抢救保护的对策 后记 序言 深切之爱,铸就大作—— 序《贵州侗族当代文学史》 顾久 20世纪80年代,时任中 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 所长的陈荒煤在一次文艺理 论批评座谈会上说:“周扬 同志要我搞一本现代文学史 ,哪怕是简单的,只写三十 年,我也做不到。文学史很 难写,因为我没有材料。” 荒煤同志是著名作家兼评论 家,曾任过文化部副部长。 曾经沧海,好学深思,但却 坦陈:若无资料,无可著史 。这说明两点:一、丰富的 资料是文学史的基础;二、 有了资料犹有砖石,终要建 成大厦,仍非易事。可我的 眼前,却摆放着文字40多万 、纵述70余年的《贵州侗族 当代文学史》。面对沉甸甸 的书稿,我惊异而赞叹。 陆景川先生是黔东南地 区的文化工作者和文艺爱好 者,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及 党史、文史、社科工作,虽 似无重要身份,也无显赫头 衔,但却被贵州省社会科学 院院长吴大华教授礼赞为“ 草根学者”,认为“景川先生 几十年来用笔头守护乡土文 化,研究地域文化,硕果累 累,贡献极大”。曾荣获“贵 州省第二届德艺双馨会员”“ 贵州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 家”“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 专家”及“全国侗族地区纪念 改革开放40周年侗学研究有 影响力的学者”诸称号,其 作品先后获得省部级及联合 国儿童基金会的奖项。我任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期间 ,自然将其推荐报省人民政 府聘任为文史研究馆馆员。 正是这位“草根学者”久久为 功,积十年心血,终于推出 了眼前这部大作。 我认为,这部书是贵州 侗族的第一部当代文学史, 当然也揭开了中国侗族当代 文学研究的新篇。 一、篇目丰赡,目光独 具。先是,1988年出版过 的《侗族文学史》,仅把新 中国成立后的侗族文学设为 其第五编下的“概述”“作家 文学的繁荣”与“民间文学的 新貌”三章而已,而本书内 容更为丰赡:第一章绪言, 下面将小说、诗歌、散文、 纪实文学、戏剧、影视文学 、文学理论研究、民间文学 的新发展等单独设为八章, 凡九章并有资料附录。相较 之下,丰俭自现。不仅如此 ,章下各节,更有作家考据 之功。比如贵州名人李世荣 ,原著《侗族文学史》记述 他为剑河县人,并把他归类 于“民国诗歌”介绍,而本书 作者依据自己长期从事文史 工作又为文史研究馆馆员的 条件,多次到天柱县润松乡 幞头寨进行田野调查,寻访 他的儿女子孙,查阅其族谱 世系,搜集到了李世荣于新 中国创作的诗作是其诗歌总 量半数之多,且成为贵州省 人民政府首批聘任的文史研 究馆馆员,并当选贵州省第 一届人大代表和政协贵州省 第一届委员等。因此本书对 李世荣的籍贯未沿用旧说, 而恢复为天柱县润松乡幞头 寨;同时,将他置于新中国 后的诗人来评介,以彰显其 旧式军旅诗人的历史风貌、 革命晚节、生命异彩!再如 侗族大歌,这是一种蜚声海 内外的多声部、无指挥、无 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 音乐,历史悠久,异彩纷呈 。2006年5月获第一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作名录。因此,在第 九章“民间文学的新发展”中 ,陆先生单设“侗族大歌—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 节,以凸显其非凡影响、艺 术特色与文学特征。 二、拾遗补阙,内容厚 实。原《侗族文学史》在当 代文学部分仅评介作家文学 与民间文学约7万字,不无 缺憾。本书则40余万字,不 仅使侗族文学更加丰满照人 ,还做了大量拾遗补阙的工 作。如杨至成是贵州唯一的 开国上将,也是授衔时的三 个少数民族上将之一,在军 界享有“将军诗人”声誉。他 的不少诗文创作并发表于二 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要报 刊,并被选入《星火燎原》 《红旗飘飘》等大型丛书出 版,可原文学史没有收录评 介,这是很大的遗漏与缺憾 。而陆先生依据其曾主编出 版《杨至成诗文集》的丰富 资料,增补了“杨至成的诗 歌”与“杨至成革命回忆录” 等重要内容,为侗族的革命 文学增光添彩。同时,还吸 收了2022年出版的《辞海 》(第七版)中有关“杨至 成,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的最新表述成果。我国历代 良医多具文学之才,且留有 华彩诗文。吴定元是获国家 两次表彰而进京的首批国医 大师,历经三朝,寿高百岁 有七,著有《草木春秋》医 作,其中闪烁着侗医侗药智 慧光芒的不少医歌,当是侗 族歌谣之经典。陆先生崇拜 中医,沉潜医著。在本书中 ,他把“吴定元的医歌”作为 诗歌篇目之首予以评介,首 次拓宽了侗族诗歌的题材领 域。这既是编著视野的开拓 扩展,也是文学赏析的新貌 景观。还有作者对侗族题材 电影《秦娘美》拍摄过程的 深度发掘,也极具功力,弥 补缺遗。而且,少数民族文 学历来不太关注女性作家作 品,可侗族是个尊崇女性的 民族,这本新著秉承传统, 让侗族女性作家诗人与影视 剧作者及其作品登上舞台, 芳华展示,馨香飘逸,难能 可贵。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 三、研究深入,洞见卓 然。新著不仅单设“侗族大 歌”之章节,而且对大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