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代书手研究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作者 周侃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大量敦煌文书和唐代墓志为材料基础,与传世文献互证,围绕身份与职能、仕履与生活、教育与艺术三个主题展开,从“书艺—人—制度—社会”四维角度探析写本最繁盛时期书手群体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文字书写的实际状态,厘清了书手的多重身份以及其职官的变迁轨迹;考补了六位书手墓志及其世系生平;从地域与空间、共时与历时的互动方面探讨了书手个体技能与集体素质、师承取法与时代书风、入仕迁转与群体地位等一系列问题,试图还原唐代普通书写者的生活面貌,考察其背后凝结的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

目录
引言/001

上篇身份与职能:唐代书手的构成与执业
第一章唐代书手身份构成/023
第一节先秦至唐书手称谓与身份演变/023
第二节文书题记所见书手身份与构成/032
第三节墓志题署所见书手身份与构成/044
第二章唐代书手的从业场域与执事/064
第一节官府场域下书手本位与执事/064
第二节民间书手职业考察/091

中篇仕履与生活:唐代书手入仕与生活
第三章唐代书手的入仕与迁转/103
第一节书手的出身与“入流”/103
第二节唐代墓志所见书手个案考析/116
第四章唐代书手的生活生存状态/132
第一节书手的政治状况/132
第二节书手的经济生活状况/139

下篇教育与艺术:唐代书手的书法考察
第五章唐代书手的书法教育/147
第一节唐代书法教育体系下的书手教育/147
第二节名家书法的垂范与学书方式/168
第六章唐代书手墨迹考察/177
第一节书写种类及形制/178
第二节书写特征及艺术风格/181
第七章唐代书手墓志书法/206
第一节书手墓志书法的基本数据/206
第二节书手墓志书法的基本风貌/211
第八章唐代书手的贡献/240
第一节书手对图书缮写、传播的贡献/240
第二节书手对文献校勘、研究的贡献/243
第三节书手对书法史的贡献/253
结语/259
参考文献/262
后记/266
序言

唐代书手研究的拓荒之作
   ——序周侃《唐代书手研究》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鼎盛期,书法艺术更是
光辉灿烂,先后涌现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孙过庭、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著名书法家
。然而,仅靠扬名书史的大书家构成的书法史无疑是不
完整的。基于“小人物造就大历史”的认知理念,我们
发现:由成千上万默默无闻、具有“甘为他人作嫁衣裳
”牺牲精神的书手组成的草根书法群体,才是搭建唐代
书法伟业不可或缺的奠基石。正是无数不知名的草根书
手与书坛名家的合力,才造就了有唐一代书法人才济济
、书艺彪炳千秋的繁荣。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雕版印
刷术尚未兴起的“写本时代”,书手是各类图书典籍、
宗教经文、墓志碑刻、科举取士誊录乃至全社会日用文
书抄写的主力军,他们对文化的积累和传播意义深远,
在唐代文化史上的地位不言自明。对于这一重要的书写
群体做系统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唐
代书法发展的历史,而且对理解唐代文化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学界对这一
群体的重视明显不足,尚无一部研究唐代书手的专著出
版。周侃博士所著《唐代书手研究》可以说是这一领域
的拓荒之作,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较高,不仅填补了唐
代书手研究的学术空白,而且为后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前贤和时彦的研究基础上,周侃博士《唐代书手
研究》一书,对唐代书手群体做了系统、全面和深入的
探讨,其学术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性。作为学界第一部研究唐代书手的专著
,该书对唐代书手群体及其贡献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
的考察。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身份与职能
:唐代书手的构成与执业”,着重从制度变迁与史料辨
析两个层面对书手的身份和职能等问题做了专题研究。
首先对书手的源流做了长时段的动态考察,有助于认识
在制度的变迁下书手身份与职能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
将唐代书手分为墨迹书手和墓志书手两大类。墨迹书手
以专司抄写的官书手、经生为主体;墓志书手构成芜杂
,专门从事墓志书写的书手群体并未发现,从高官政要
到平民百姓,广泛参与其中。中篇为“仕履与生活:唐
代书手入仕与生活”。首先,以书手墓志为案例考察书
手的入仕、迁转以及政治地位等。从伏案抄书到缮录王
言,从低级僚佐到中级官员,书手虽出身相同,其执事
、释褐、入仕、迁转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囿于其浊流出
身,书手难以跻身清要。书手的经济生活因其执事场所
、书法技艺高低而有所不同。其次,在宏观整体思考之
后,作者又进行了微观的个案考索,二者相互结合。唐
代书手出身入仕的情况旧史所述疏略,尤其是家世生平
,新旧《唐书》《唐会要》《唐六典》《通典》等书记
载阙如,周侃结合墓志、笔记、碑刻等多种文献梳理出
官书手的入仕途径,在文献的使用上尽可能穷尽,披沙
拣金,难能可贵。下篇为“教育与艺术:唐代书手的书法考察”。首先,对书手教育的制度与内容等问题进行
了系统考察,特别指出书手教育以“小学”内容为主体
,以书写技能教育为辅,体现其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其
次,以现存的敦煌文书和出土墓志为研究对象,通过作
品数量、传播地域、书写时间等多重角度对比,对其形
式内容、书体源流、书法风貌等作详细考察。总结提炼
了书手的地位与价值。众色书手的抄写存在个体差异,
书写水平高低不一,为我们还原书写的初生形态提供了
活化石,更为今天的书法学习、书法理论研究、审美观
念和创作方法提供了源头活水。书手和精英书家共同创
造书法史,共同谱写书法史的篇章,也为文化事业的发
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二是深入性。对问题的深入研究,首先建立在对文
献资料的充分占有和深度解读上。周侃史学背景出身,
良好的历史学学术规范的培养与熏陶,使得她对搜集文
献、挖掘文献有一种“自然”的灵敏和热爱,查找资料
是她最享受的事情,她查阅了不计其数的敦煌文献、唐
代墓志以及各类史籍文献。其研究运用了不少新材料,
也善于从旧材料中发现新问题。她对史料的甄择注重史
源的辨析和拓展以及“史事”本身的梳理和发掘,在目
前书法研究领域,是难能可贵的。如对官书手员额的辨
析,综合新旧《唐书》、《唐会要》《唐六典》《通典
》《册府元龟》的种种记载逐一分析,态度严谨;如对
书手家世谱系的探究,补充书手家族那些不见于传世文
献的支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勘补《元和姓纂》的相关内
容,不将史料作为单独的只言片语孤立看待,而是试图
在历史的环境中考察其意义,发前人之未发,颇有新见
。其次表现为较为深透的艺术研究。通过探寻书写者个
体素质与集体素质、个体师承取法与时代书风、个体的
迁移与群体的交流等一系列因素,考察书写者群体内在
的相互共通性以及作品中的稳定性特征,揭示书写者群
体书写形式与技巧的趋同与书写者主体的内在精神尤其
是社会心理变化之间的深刻的呼应关系,同时也为当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