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简单读书
分类
作者 杨蕴伟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微型读书笔记集,每段笔记短则几十字,长则几百字。除短小的感受和领悟之外,也有对于阅读本身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思考探究,适宜快速阅读、短暂阅读、随时阅读。作者长期在新闻出版单位从事文字编辑工作,阅读面广,文字严谨简洁,生动幽默,适宜各年龄段读者。
目录
读书,为什么?(代序)
日常悦读——撞到网里的蝴蝶
极限压榨——《西游记》:拒绝“爬云”的不懈努力
人间灵魅——《聊斋志异》:左邻右舍的奇谈怪论
草莽英雄——《水浒》:好汉豪杰的做人依据
旧年记忆——《红楼梦》:刻骨铭心的家长里短
网边的蝴蝶(代后记)
序言
读书,为什么?(代序

在《非普通读者》里,
女王说,我读书是为了乐
趣。
以前不觉得,但是喜欢
上读书以后,女王发现她
以前的生活缺乏乐趣。女
王当然会阅读,但以前的
目的不是“乐趣”。
她读劳伦·白考尔的回忆
录时,“禁不住感叹白考尔
小姐的人生要比她自己的
精彩得多。她甚至有点嫉
妒白考尔。这是女王以前
没想到的”。很多人可能都
没有想到,见多识广,经
历了很多事的女王,会嫉
妒别人人生的精彩。
很多人没有发现读书的
乐趣。女王问他们□近读什
么书的时候,多数答案是“
没有”。温莎图书馆的管理
员感叹,在这座古老的图
书馆里,自乔治三世以来
,可能就没有比女王更勤
勉的读者了。
翻开一本书,想起此前
我们一直安享的白开水一
样的生活,确实无色、无
臭,也无味。
每个人对不同事物的耐
受力有所不同。比如我们
不能忍受的可能是贫穷、
粗茶淡饭、久居人下,等
等,女王不能忍受的是无
趣。
没有对比就没有痛苦。
她原来喜欢的一年一度的
国会开启仪式,因为要用
掉两个小时,现在让女王
头痛。她的讲话稿“既没有
文采,也缺乏格调和趣味
……根本不堪卒读”。读书
能给我们的不只是单纯的
乐趣,女王自己说:“书让
我变得柔软了。”
女王对读书表现出了做
其他事时少有的热情。“总
是有读不完的书在等着她
。”这是读书具有持续吸引
力的原因之一——永远不
用担心无书可读,书的数
量一直在增加中,不管是
普通读者还是非普通读者
,目前已经不可能“把书读
完”。
“乐趣”是一种很私人化
的东西,具体的形状、颜
色、质地,通常不为外人
所知——这一点很重要,
女王说了,“我没有声音”。
女王此前说话办事,多出
于政府需要,读书多了以
后,她想要私人化的乐趣
、私人化的表达。
她想要写一本书。我们
可以读的有意思的书,看
来又要增加一本。
这本书的作者,艾伦·贝
内特,是“英国家喻户晓的
剧作家、小说家,曾两度
拒绝女王授勋”。我看她拒
绝授勋就是为了可以放开
了写自己。这本《非普通
读者》就是,写女王,也
在写她自己。
导语
“乐趣”是一种很私人化的东西,具体的形状、颜色、质地,通常不为外人所知——这一点很重要,女王说了,“我没有声音”。女王此前说话办事,多出于政府需要,读书多了以后,她想要私人化的乐趣、私人化的表达。
她想要写一本书。我们可以读的有意思的书,看来又要增加一本。
这本书的作者,艾伦·贝内特,是“英国家喻户晓的剧作家、小说家,曾两度拒绝女王授勋”。
这本《非普通读者》就是,写女王,也在写她自己。
后记
音乐和绘画只是借助声
音和色彩,就能表达所思
所想,像清代笔记里的烟
画,用一口烟,喷出亭台
楼阁、花鸟虫鱼——其他
的各种表达方式都望尘莫
及。
有时候,会突然想,应
该去学音乐,或者美术。
文字,无论如何是拙劣的
吧。但是此时回头,应该
已经来不及。何况真的学
了,可能也只和现在写点
文字的情形差不多——写
出来的,画出来的,弹拨
出来的,永远不是自己想
要的那一句、那一笔、那
一声。
朋友夏天到山上采集蝴
蝶标本,一个班的学生跟
着老师顺一条山脊走,看
见有蝴蝶飞过,就近的人
用捕虫网兜一下。兜得着
是这一下,兜不着也是这
一下。老师交代过:不能
追蝴蝶。
不能追蝴蝶,是为了避
免失足或迷路的危险。
那些蝴蝶,就像这么多
年里我们遇到过的一些东
西,那些美丽的、吸引人
的事物。有一些落人了我
们的捕虫网,有一些飞走
了。可能也会有人看见一
只蝴蝶从网边擦过,忽然
忘掉了老师的交代,不顾
一切地就追了上去——人
的一辈子.也许遇到很罕
见的蝴蝶,错过了,就不
会再次遇到。
我默默地走我的路,有
时候挥一下网子,并不在
意它网住了什么。
音乐和绘画,是两只最
好的蝴蝶。我可能更适合
看它们从我的眼前翩翩飞
过。
精彩页
“从人的角度”
“所有这些杂草的定义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它们是妨碍了人类的植物。它们抢夺农作物的营养,破坏园艺设计师精心的布置,不按我们的行为准则生存。”“如今上杂草生长最繁盛的地方正是那些除草最卖力的地方。”([英]理查德·梅比《杂草的故事》)
有的人就像杂草。或者在这人眼里是,而在别人眼里不是。比如一个人,或学文学的学生。在秦始皇那里,据说所有读书人差不多都是、需要芟除。“吃货指南”
《齐民要术》里不仅有各种魏晋时期的种养技术,也还记
下了当时的不少水果菜肴等美食和它们的做法,在当时应该是吃货们爱看的书,就算是现在的吃货,也一定会很有兴趣。
蔡澜的“油腻”
蔡澜《寻味》(中国华侨出版社),每篇文章都由一小段一小段组成,没有“酣畅淋漓”的大段铺陈,读过一小段,下一段也许就转折,也许并不,永远给人期待。我自己写一点儿文字,也喜欢这种,不愿意在一个地方流连过久。他来得更跳脱,段与段之间甚至干脆来一空行。
此前另买过他的《食典》,媳妇喜欢看,说他吃东西喜欢香浓——动辄说到在什么菜上浇一勺猪油,来一撮油渣,赞美得不行,和舒国治的爱好清淡截然不同。
印象确实是这样。而且看文字似乎他经常到处跑着吃,还有过一天八餐的不良记录。如此说来,他文章写得那么跳脱轻妙,而人也许倒可能是个吗?
直到后来看到他的照片,才知道他并不肥胖。福气!
想象力
美食比起好书,一大优势是可供品尝,口舌肚肠都参与体验,酸甜麻辣都亲切痛快。不管什么人,说起吃东西,一两句话的发言权是有的。
书就不同,大部分的东西,需要靠想象补充,可惜大部分人又十分令人遗憾地想象力低下,喜欢的人当然也就不多。不要说看它,有时提起来都立刻睡意山涌。别人家的饭菜
蔡澜有一篇文章,罗列了各种世界美食后结尾,“最后,天下最最最好吃的,还是你妈妈煮的菜”。
《红楼梦》里,宝玉要了一次小荷叶小莲蓬的汤,书中另有关于各种珍罕吃食的描述。但是哪一样是妈妈煮的?你看那里面,丫头到厨房要饭要菜,也要自我高看一二分,等闲不把做饭的人看在眼里。
清代对于饮食之味,讲究已经颇有积累,《随园食单》里记各种美食,动不动说这是什么人物家的特殊品。看来虽然各家最好吃的都是妈妈做的菜,却各人都心里有数,不肯天真地向朋友同学们推而广之。事实上,形而下地看,妈妈做的菜可能大部分还是不中吃,只是不妨碍你喜爱,就算是了。人家服务对象本来不是你,咋能跟你妈妈比。
妈妈的饭好吃,外面的饭却精彩,那时候还是年轻啊,你就是抵挡不住外面的精彩!好在外面的很多菜也就是别人的妈妈做的或做过的,而且是真做得好才进入市场,应该很能吃得过,和装样子骗钱的有区别。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3: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