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张剑光,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经济史研究。出版《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三千年疫情》、《入土为安——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唐五代农业思想与农业经济研究》等著作。 刘光胜,山东省青州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出土文献与儒学史研究。出版《出土文献与<曾子>十篇比较研究》、《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 目录 前言(张剑光) 影响我们一生的究竟是什么(程郁) 宋代的女教教材及其图像研究(程郁) 清华简《筮法》与《周易》卦画之谜(刘光胜) 论张华的《情诗》(曹旭) 不一样的人生:唐五代科举考试后的悲喜——以宋代笔记为核心的考察(张剑光) 从两桩案件的审理看北宋前期的法制 (戴建国) 汉字文化圈与辞书编纂(徐时仪) 略论李觏的开禁通商思想(俞钢) 道统之争与政统之争:两宋时期的一桩公案(汤勤福) 《全宋笔记书目提要》序言(朱易安) 《云斋广录》作者、版本流变考(赵维国) 从《资治通鉴》对武则天的记载看司马光的史学思想(池洁) 宋代纲要体史书初探(燕永成) 宋代道学家的宗法论(佐佐木爱撰 钟翀译) 罗烨《醉翁谈录》点校商补(胡绍文) 越南笔记小说所见宋人的表现形态及其意义叙论 (朱旭强) 《说郛》所收宋代笔记与宋代文学研究 (刘宇) 试策理学化:宋代科举理学化的一项实证研究 (韩冠群) 略论北宋入閤仪与文德殿月朔视朝仪 (任石) 论南宋时期名节观的政治特征及社会意义 (孔妮妮) 许学夷唐体之辨及其诗歌史务(查清华) 潘牧天:“改革”考论(潘牧天) 内容推荐 本书稿系为纪念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程郁教授六十岁荣休,古籍所教师每人提交论文一篇结集而成。论文集内容跨度较大,涵盖古代历史与文学语言,历史涉及妇女史、法制史、思想史、文学史等,文学语言则主要包括版本学、文学鉴赏、编辑学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