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集中展现了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当代中国诗人的品格和视域,其中的诗歌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诗人对于彝族的人、物、风俗、历史的书写,充满人情之美和地域之美,以抒情诗的方式完成了彝族民族史诗的构建;其二是诗人的游历、赠答、缅怀之诗,吉狄马加将聂鲁达、桑格尔等诗人列为他的导师和战友,世界各国尤其是拉丁美洲、非洲等一些国家的诗人常常出现在他的创作中,成为他诗歌的养分,他的写作突出表达了一种世界文化的融汇;其三则是诗人的内视之诗。 吉狄马加的诗歌饱含人类意识和史诗意识,他的写作追求崇高又充满了感性,充分阐释了“地方的即是世界的”的文学和艺术观念。本书收录的是吉狄马加创作多年的短诗精粹,在灵动之中,延续了他大气磅礴的风格,感染力极强。 作者简介 吉狄马加,中国当代著名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诗人,其诗歌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近三十个国家或地区出版发行。曾获中国第三届诗歌奖、郭沫若文学奖荣誉奖、庄重文文学奖、肖洛霍夫文学纪念奖、柔刚诗歌成就奖、国际华人诗人笔会“中国诗魂奖”、南非姆基瓦人道主义奖、2016欧洲诗歌与艺术荷马奖。2007年创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国际诗人帐篷圆桌会议以及凉山西昌邛海国际诗歌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目录 回答 “睡”的和弦 彝人谈火 口弦的自白 民歌 反差 死去的斗牛 黑色河流 古老的土地 彝人之歌 感谢一条河流 我愿 致自己 听《送魂经》 理解 失去的传统 占里拉达的岩羊 部落的节奏 感受 土地 回忆的歌谣 岩石 群山的影子 故土的神灵 日子 消隐的片断 山中 在远方 苦荞麦 被埋葬的词 追念 看不见的人 毕摩的声音 骑手 寄山里的少女 初恋 星回节的祝愿 依玛尔博 含义 黄昏的怀想 秋天的肖像 …… 吉狄马加文学年表 序言 用诗歌打开希望之门 [葡萄牙]努诺·朱迪 斯 姚风译 吉狄马加1961年出生 于四川一个古老的彝族家 庭。这一出身至关重要。 当我们阅读他的诗歌,总 会听到来自彝族古老民间 传统的回声,他是在这些 传统中耳濡目染长大的。 尽管他后来完成了大学学 业,同时从世界其他诗人 那里汲取了营养,但是他 从来没有摒弃这一神秘的 源头,这在他少年时便筑 建了他的想象空间,也构 成他诗歌创作的基石。我 们可以称之为史诗的基石 ,这一点与聂鲁达的《漫 歌集》有相似之处。 吉狄马加寻找以其民 族的古老信仰为根基的叙 说,并将它纳入一种全球 化的视野之中,这一视野 让他把当今世界发生的事 件与历史对接,在某种意 义上,历史总会提供最新 的参照。让人类进行反思 。 诗歌,如果说不是一 种治疗的话,那么可以替 代为一种姑息疗法,在古 代它等同于宗教。如同在 他写给父亲的挽歌中,我 们看到诗人在另一个世界 旅行,寻觅一种可以对等 荷马或者维吉尔的诗歌所 蕴含的内核。与其说这是 一种在神圣的程式中业已 衰微的仪式,不如说是与 家族的幽魂重新相聚,这 些幽魂收留了绝望的生者 ,给他们以忠告和庇护。 诗人所呈现的并不是一种 非理性的信仰,而是从呈 现一个失去自信的世界开 始,给我们指出一条心灵 之路,最终抵达光芒,从 而打开一个从可以解释走 向不可解释的世界。 吉狄马加试图以诗歌 为集体代言,他置身于其 诗歌辽阔的空间之中,但 并没有重拾旧有的诗歌模 式,而是自然地吸收了让 惠特曼或《使命》的作者 佩索阿成为他们那个年代 的预言家的语言。他没有 描画乌托邦的场景,在这 个世纪,人们曾盲目地相 信崭新世界的到来,但这 一诺言已难以实现,而人 类还没有找到出路,或许 最好不要急于找到,因为 我们知道美好的意图常常 事与愿违,最终酿成杀戮 和灾难。 在诗人的笔下,我们 的星球已被撕裂,因此他 描绘了一种负面的力量, 它把人类引向了猜疑和绝 望的境地。因此他呼吁以 美来抵消负面的力量,诗 歌创作本身自有其美.同 时也蕴含着明亮的指向, 它总会让生命化为战胜死 亡这关键一步的动力,但 人类只有携手并肩方可迈 出这一步。 吉狄马加是当今中国 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他以特有的方式向我们打 开了他的诗歌之门,从而 让我们听到这种声音所具 有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作者简介:努诺·朱迪 斯是葡萄牙著名诗人、作 家、小说家和教授,于 2013年获得西班牙索非 亚皇后伊比利亚美洲诗歌 奖。该奖项由西班牙国家 遗产和萨拉曼卡大学授予 。在第49届法兰克福书展 上,他担任“作为乡村主 题的葡萄牙”这个文学领 域的高级代表。他的作品 曾在西班牙、意大利、墨 西哥、法国翻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