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职务:中国物理学会数字教学工作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特聘教授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首席专职导师研究方向、领域:长期从事本科基础物理教学、理论物理研究生基础课教学工作。于1997-2000年提出并建立了大学物理(Calculus-Computer-Based Physics)新教学体系,创造性设计并实践了数字化物理教学模式,提出了传授知识、思想、方法三者并重和授之工具、传之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研究式学习的等一系列教学思想和方法。 目录 章 绪论 1.1 传统的波粒二象性实验 1.2 原子结构的玻尔理论 1.3 粒子与波的内在联系 第2章 波函数基本原理 2.1 波函数的基本原理 2.2 粒子与波的关系 2.3 粒子流密度与粒子数守恒律 第3章 薛定谔方程 3.1 自由光子的平面波方程 3.2 定态薛定谔方程 3.3 线性谐振子和势垒问题 第4章 力学量算符 4.1 量子力学力学量的基本原理 4.2 算符的矩阵表示 4.3 量子力学公式的矩阵表述 4.4 么正变换 4.5 狄拉克符号 4.6 力学量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守恒定律 4.7 线性谐振子与占有数表象 第5章 微扰理论 5.1 非简并的定态微扰理论 5.2 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 5.3 氢原子的一级斯塔克效应 5.4 变分法 5.5 氦原子基态(变分法) 5.6 与时间有关的微扰理论 5.7 跃迁概率 5.8 光的发射与吸收 5.9 选择定则 第6章 散射 6.1 碰撞过程散射截面 6.2 中心力场中的弹性散射(分波法) 6.3 球形势阱与势垒所产生的散射 6.4 玻恩近似 6.5 质心坐标系与实验室坐标系 第7章 自旋与角动量理论 7.1 电子自旋 7.2 电子的自旋算符和自旋函数 7.3 简单塞曼效应 7.4 两个角动量的耦合 7.5 光谱的精细结构 7.6 全同粒子的特性 7.7 全同粒子体系的波函数泡利原理 7.8 两个电子的自旋函数 7.9 氦原子(微扰法) 7.10 氢分子(海特勒一伦敦法)化学键
内容推荐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自诞生以来就相互争论不休。一个多世纪过去了,问题仍得不到解决。相对论给出了物质运动的速度上限,而量子论超光速现象比比皆是!本书试图解决这个世纪难题。 在本书中,作者对宏观随机运动与微观随机运动的区别作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势垒贯穿效应、量子围栏、薛定谔猫等实验的讨论,提出了微观粒子随机行为的同时性。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量子力学课程的教材,亦可供研究量子力学的师生学习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