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t《新女性的诞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兼论与日本之比较》的分析是从1920年代男性知识分子阶层对“新女性”的叙述和书写入手,解读介于历史真实、情感传递的媒介与载体之间的“新女性”。
\t何玮本书中探讨的,是男性知识分子如何叙述作为“他者”的“新女性”的,他们在“女性解放”的进程中试图扮演什么角色,他们是否能够建构精神层面的“新女性”意义。这是一项概念考古学的工作,透过这种探讨,她从“社会性别”视角勾勒近代中国“新女性”概念的建构过程,由此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女性发展与女性教育进程中一个重要环节的形成,意义不凡。
作者简介 何玮,1973年生,祖籍山西灵石,2006年毕业于日本国立御茶水女子大学人文文化研究科,人文科学博士。现为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性别学、中日近代女性史、中日思想文化比较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目录 \t导论
\t章“新女性”话语研究与《妇女杂志》
\t节《妇女杂志》诞生的历史背景
\t第二节《妇女杂志》的编辑方针
\t第三节《妇女杂志》的读者层
\t小结
\t第二章近代女子教育与女性价值观之嬗变与重构
\t节西方传教士唱响的“启蒙”序曲
\t第二节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主导的“启蒙”话语及实践
\t第三节近代女子教育正统性及话语权的获得
\t第四节《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与清政府对“女性”社会性别的书写
\t第五节民国政府对“女性”社会性别的定位
\t第六节清末民初女子教育的发展壮大
\t小结
\t第三章男性知识分子与“新女性”话语建构
\t节男性知识分子的配偶选择言论及其社会属性
\t第二节女子教育——区分“新女性”与“旧妇女”的风向标
\t第三节近代女子教育的文化内涵及“新女性”形象建构的历史实践意义
\t第四节对现实生活中“新女性”的批判
\t小结
\t第四章围绕“新女性”的身体书写构图
\t节近代体育观念在中国的确立及发展
\t第二节近代卫生观念的输入与其对“身体”的书写
\t第三节近代消费文化对女性“身体”的重构
\t第四节男性知识分子对女性“身体”的诉求
\t第五节介于资本扩张欲望与男性知识分子诉求之间的女性“身体”
\t第五章“新女性”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吴贻芳个案研究
\t节吴贻芳的个人经历
\t第二节金陵女子大学的创办与近代中国社会“新女性”的培养
\t第三节国家民族主义抬头与“新女性”
\t第四节“新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
\t第五节“新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
\t小结
\t第六章近代女学在日本的本土化进程及其特点——以下田歌子的女子教育理念及实践为例
\t节“贤妻良母”话语在日本社会的植入
\t第二节贤妻良母女子教育家下田歌子的生平
\t第三节下田歌子女子教育理念的形成
\t第四节下田歌子的女子教育阶层论及其实践
\t小结
\t结语
\t参考文献
\t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