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元礼,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长期研究华人政治文化与政党政治,重点研究新加坡政治与思想。主要著作有《新加坡为什么能?》《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新加坡治贪为什么能?》等,其中《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受到新加坡高层关注,新加坡李显龙亲自接见吕元礼教授,并在国会发言中专门介绍该书,为该书作序并亲笔题签,该书也成为中国党政干部的热门读物。《问政:新加坡如何有效治理?》则是吕元礼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深入解读新加坡政治和思想的又一部学术力作。
陈家喜,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副主任,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深圳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靠前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比较政党、地方政府与社区治理等领域的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组部、民政部以及省市社科项目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
张万坤,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共外交与优选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靠前政治专业硕士,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外交与靠前问题的观察与研究,曾在《现代靠前关系》和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靠前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第一篇 政治与行政
李光耀辞世不会“人亡政息”【吴元华】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党权威的维持与强化【孙景峰 王元元】
经验及其限度:新加坡政治发展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肖俊】
新加坡公务员管理的两大特色与形成机制【陆波】
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何去何从?【孙喜】
新媒体环境下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公众形象塑造【郭翙】
第二篇 2015年大选与政党政治
新加坡2015年大选的分析【林金圣】
新加坡的国家治理与政党政治【蔡裕林】
新加坡反对党困境的根源【李叶明】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
新加坡的国有资产管理与淡马锡的公司治理【杨建伟】
现代城市如何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以新加坡“小印度骚乱”为例【赵力涛】
新加坡社区治理体系与运作机制【傅琼花】
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新加坡的国家反恐战略【辉明 田启波】
政府主导与三方共生:新加坡劳资政的和谐关系模式【范磊 杨晓青】
新加坡宗乡社团在国民融合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宗乡总会和厦门公会为个案【龚达伟 范磊】
新加坡卫生保健体系的制度变迁与启示【李恒俊】
第四篇 文化与教育
新加坡历史城区中心申遗的可行性探讨——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的研究、批判及建议【张泽润】
新加坡政府是如何管理媒体的?【赵灵敏】
连接知识,联系社区——各具特色的新加坡图书馆【高小行】
新加坡学生的素质教育【崔东红】
文化资本与政治竞争:二战前新加坡华人社会权力结构转变中的华文日报【李淑飞】
第五篇 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
新加坡的生态环境建设【陈剑】
一个高密度人口国家的老建筑与交通【王力】
第六篇 新加坡经验与中国发展
中国可以从新加坡经验中学到什么【萧功秦】
新加坡的“中国市长班”分析【杨凯】
2015年,适逢新加坡建国50周年、中新建交25周年和新加坡国父李光耀逝世,还有可能迎来新加坡新的一场国会选举。此外,新加坡下一任总理的人选,也在积极酝酿之中。吕元礼、陈家喜、张万坤主编的这本《新加坡研究》(2016卷)即围绕上述重大事件所引发的思想交锋和理论思考加以展开,主要论述新加坡建国以来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探析新加坡模式的内涵、外延和得失,思考中新关系的过去与未来,总结李光耀的贡献与失误,进而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借鉴。
吕元礼、陈家喜、张万坤主编的这本《新加坡研究(2016卷)》从六个方面研究了新加坡这个国家。这六个方面分别是政治与行政、2015年大选与政党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与教育、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新加坡经验与中国发展。可为我国建设与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