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业安,男,1968年7月出生,安徽省绩溪县人。1989年专科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工业管理工程专业,1996年在浙江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行为和实验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以及公司金融。目前已经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并且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核**术期刊上发表了七十余篇学术论文。现在同时是《上海证券报》和《中国经营报》等报刊的专栏作者。与马学亮等共同主编了《经济学前沿系列》《金融学前沿译丛》以及《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经典译丛》三套丛书。主要著作有《金融市场的制度与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地方政府竞争和经济增长》(与李涛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等。曾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奖经济学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九项,并入选2005年度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
宋紫峰,男,1982年12月出生,河南周口人。201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年7月至今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工作,现任第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近年来,主要从事产业政策、智能制造、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撰写的多篇调研报告择要得到过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参与编著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从“数量追赶”到“质量追赶”》等十余本书,并曾在《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
连洪泉,男,1984年10月出生,广东汕头人,现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经济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1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已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和《经济学动态》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行为和实验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与核心思想
四、本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五、本书的具体结构安排
六、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一、偏好的微观结构理论
二、社会偏好与公共品自愿捐赠行为
三、维系公共品自愿捐赠合作效果的机制设计
四、小结
第三章 经济学中的实验室实验:方法论讨论
一、导言
二、实验经济学发展简要回顾
三、实验室实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特点
四、学生被试偏差与实验室实验的有效性争论
五、实验室实验研究的其他局限
六、小结
第四章 偏好的微观结构——基于实验室实验的证据
一、实验设计
二、实验结果分析
三、利他偏好与风险偏好的关系分析
四、不平等厌恶偏好与风险偏好的关系分析
五、互惠偏好与风险偏好的关系分析
六、小结
第五章 社会偏好与社会合作——基于公共品博弈的基准实验
一、相关文献简要回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结果分析
四、小结
第六章 社会偏好的异质性与社会合作
一、社会偏好异质性的实验设计
二、社会偏好异质性的实验结果分析
三、不同偏好与公共品自愿捐赠行为
四、小结
第七章 不确定性、偏好的微观结构与社会合作
一、相关文献回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结果分析
四、小结
第八章 内生惩罚机制在促进社会合作中的作用
一、相关文献回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结果分析
四、为什么人们愿意实施惩罚?
五、公共品投资效率比较
六、小结
第九章 外生惩罚和奖励机制与社会合作
一、相关文献回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结果
四、外生机制的影响
五、公共品投资效率比较
六、小结
第十章 声誉机制、社会偏好和社会合作
一、相关文献回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结果分析
四、结论
第十一章 群体选择机制与社会合作
一、相关文献回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结果分析
四、信息显示、内生选择机制与社会合作
五、小结
第十二章 结论和政策含义
一、本书的主要结论
二、构建实验治理范式
参考文献
关键术语
后记——实验经济学研究的本土化以及未来创新的可能性
周业安、宋紫峰、连洪泉、左聪颖编著的《社会偏好理论与社会合作机制研究》主要基于公共品博弈实验,从社会偏好的视角探讨社会合作问题。
本书在现有的公共品博弈实验研究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偏好的微观结构的新理论视角,借助实验室实验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社会偏好与社会合作问题,无论在方法、内容、设计上还是在结论上都有所创新,特别是在国内尚属首次如此系统地在实证层面上进行社会合作研究以及应用实验方法,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空白。本书期望能够通过这项研究成果的出版引导国内更多的年轻学子尝试采用实验方法,以丰富国内的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