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
10月17日,星期一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在乡下的三个月假期一晃就过去了,简直像做梦一样。早上,妈妈带我回到巴雷迪学校,给我办四年级的入学手续。可我还满心惦记着乡下,一点儿也不想上学。街上到处都是男孩,两间书店里挤满了购买书包、课业夹和抄写本的家长。学校门口聚集了一大堆人,把维持秩序的门房和警察搞得手忙脚乱。
走到校门口,有人拍我的肩膀,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三年级的老师。他顶着一头怎么打理都乱蓬蓬的红色卷发,神情还是那么快活。他对我说:“我在课堂上见不着你了,恩里科!”他说得没错,但我听了还是有些难过。
我跟着母亲好不容易才挤进学校。前厅里、楼梯上,满满当当都是人,不论是贵妇、绅士,还是普通家庭妇女、工人、公务员、修女、帮佣,每个大人都一手牵着个男孩,一手拿着学校的升级手册,熙熙攘攘,让人以为走进了剧院。
回到熟悉的大厅真叫人觉得亲切,从这里可以通往七个教室,过去三年里我几乎每一天都要经过。老师们在人群中穿梭,一位女老师从教室门口走过来跟我打招呼--她是我二年级的老师。她伤心地说:“恩里科,今年你得到楼上去上课了,不会再从我教室门前走过了。”
不远处,一群焦急不安的女人把校长团团包围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教室啊之类的题。我突然意识到,校长的胡子比去年又白了一些。再看看身边的男孩们,大家都长高长壮了。
一楼的学生们已经分好班。几个才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怎么都不肯进教室,犟得像头小驴。老师只能把他们硬拽进去,但拉了这几个,那几个又逃了出来。还有孩子看到父母离开就号啕大哭,父母只好折返回来又是责备又是宽慰。老师拿他们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我弟弟被分在女老师德尔卡蒂的班上。我上到二楼,成了佩博尼先生的学生。十点钟,大家都坐进了教室。班上一共五十四个人,只有十五六个是我三年级的同学,其中包括总拿第一的德罗西。坐在教室里,我的心却回到了夏天玩耍过的那些树林和山野,学校跟它们比起来真是又小又闷。我还想念三年级的老师,他那么好,成天笑眯眯的,小小的个子,混在男孩群里简直就和我们一样。我再也难得见到他乱蓬蓬的红色卷发了。
新老师很高,没有胡子,长发灰白,眉心间有一道竖直的皱纹,说话声音响得很。他喜欢盯着人看,把我们挨个儿看了一遍,好像能读懂我们的心思。而且,他从来不笑。我暗自嘀咕,这才是第一天,后面还有九个月呢!那么多难啃的功课,还有每个月的测验,得有多难熬啊! 终于放学了,我急切地想见到母亲。我飞跑到母亲面前,亲吻母亲的手。
母亲鼓励我:“打起精神来,恩里科!我会陪着你的。”
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可一想到再也看不到以前的老师,看不到他亲切快活的笑脸,学校也不如以前有意思了。
P2-3
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Edemondo de Amicis),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因佩里亚省一个收奥内利亚的海滨城市。他从小喜爱军旅生活,16岁进入莫德纳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毕业后成为军官,1866年积极参加了意大利第三次独立战争。1868年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并因此而成名。1870年罗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放弃军事生涯,定居都灵,成为意大利主要报纸的记者,并从此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1908年3月11日在博尔迪凯拉病逝。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早期曾周游世界,写下不少游记,如《西班牙》、《荷兰》、《伦敦记事》、《摩洛哥》、《君士坦丁堡》、《美国游记》、《西西里的回忆》等。1879年至1889年的10年间是亚米契斯创作的繁荣时期,他写了许多有关社会题材的作品,有《散文集》、《朋友们》、《爱的教育》、《大西洋上》等。他关注社会问题,继而投身政治,参加社会主义运动,1891年加入社会党此后,他先后出版了《一个教师的小说》、《工人的教师》和《公共电车》等作品。1908年3月11日因心脏与病殁于Bordighera。
谨以此书献给九岁至十三岁的小学生们。
也许还可以给它加个副标题——“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笔下的一学年”。当然,说它是小学生笔下的作品,并不是说书里的一字一句都出自孩子的亲笔。这孩子每天都会在抄写本上记录下发生在他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学年结束,他父亲将他一学年的记录整理成这本日记。整理过程中,父亲尽量避免损及孩子的原意,并尽可能地保留了抄写本上的原文。四年后,已经上中学的孩子把这本日记通读了一遍,里面的人和事在脑海里依旧鲜活。于是,他根据记忆又给日记添了些新材料。
小读者们,希望你们喜欢它,也希望它能帮助你成长。
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爱的教育》是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写的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小说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口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从开学到一学年结束共10个月里,所发生的各式各样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到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到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爱的教育》一经问世,就大获成功,成为意大利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教材。
130年前,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著的《爱的教育》出版,问世即大获成功,成为意大利每个家庭的必备教材,继而获得世界性的关注。
这本书让人们意识倒“爱”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学习如何爱,如何教育。
爱是永恒的,优秀的教育理念需要传承。
直到今天,《爱的教育》仍是每一位父母、老师、儿童的必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