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十二月(598年1月),在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李氏家族的旧宅中,李渊夫人窦氏为刺史李渊生下了第二个男孩,此人便是后来的大唐皇帝李世民。
李渊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李世民的八世祖李暠,在西晋末年占据敦煌、酒泉为王,建立西凉国,自称凉公,是为凉武昭王。七世祖李歆时,西凉被北凉吞灭。六世祖李重耳,曾任北魏弘农太守。五世祖李熙,曾任北魏金门镇将。四世祖李天赐,为北魏幢主。曾祖李虎与李弼等八人因佐助宇文泰的政变有功,成为著名的八柱国之一,系北周的开国功臣,死后追封为唐国公。祖父李晒,袭封唐国公,曾任北魏安州(今湖北安陆)总管、柱国大将军。可见,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中国的二百年中,李氏家族一直是关陇的贵族世家。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北周开国功臣的后代。隋代周,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妈,因而李渊与隋文帝杨坚有着密切的亲近关系。李渊曾做过隋文帝的贴身侍卫,先后出任过谯州(今安徽亳州)、陇州(今陕西陇县)、岐州(今陕西凤翔)的刺史。隋炀帝继位后,李渊又出任过荥阳(今河南荥阳)、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的太守,后来又调至京城任殿内少监、卫尉少卿,颇受姨表兄弟隋炀帝的信任。
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出身于鲜卑贵族,京兆平陵(今咸阳市西北)人,父亲窦毅在北周为上柱国,继母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姐姐襄阳公主。隋代周,窦毅为定州总管、神武公。据《新唐书·后妃列传》记载,窦氏出生时,头发下垂过颈;三岁时头发与身体等长。窦氏聪颖异常,读《妇诫》《列女传》等书,过目不忘。她受养于宫中,深受北周武帝的宠爱,有异于其他甥男、甥女。武帝驾崩,窦氏女像亲女儿那样悲痛。不久,北周开国功臣杨坚自立为皇帝,窦氏女自投床下,说道:“我自恨不是个男儿,不能救舅家的祸难。”窦毅马上捂住女儿的口,说道:“不要乱讲,说这话会灭掉我们全族!”窦毅常对襄阳公主说:“这个女孩子相貌出奇,且又见识不凡,怎可随意许配人家?”为给女儿择婿,便在门屏上画两只孔雀,凡来求婚的人,每人给两支箭,从门屏背后射中孔雀眼睛者,才允许婚配。射者前后超过数十人,都没有“中目”。李渊最后射箭,“中各一目”,窦毅于是把女儿许配给了李渊。
婚后,窦氏为李渊生有四男即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和一女。李世民的出生地武功,坐落在渭水北岸。在李世民的童年、少年时代,父亲李渊先后在各地担任地方官,因而教育孩子的重任便落在母亲窦氏的肩上。从史书记载上看,在李世民的童年、少年时代,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母亲,从母亲那里得到了许多良好的教益。窦氏天资聪明,有着较好的文化修养。她“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又写得一手好字,以至于把她同丈夫各自写成的手书相杂在一起,人们都难以分辨出究竟是出自夫妻哪一位的手笔。史书还记载这样一件事例,足见窦氏又是一位颇有见识的女流。李渊喜爱并养了许多良马,炀帝继位后,窦氏向丈夫劝说道:“皇上的性情您是知道的。他喜好这些东西,您为何不挑选几匹良马献上去?将这些东西留在家里,只能早晚招来罪过,不会有什么益处。”李渊没有把夫人的劝告当回事,不久便遭到炀帝的谴责。后来,李渊见炀帝施政昏乱,滥杀大臣,出于确保自身的考虑,多次向炀帝进献鹰犬异驹,炀帝果然欢喜,提拔他担任将军职务。然而,此时窦氏已因病逝世。回想起夫人当年的劝告,李渊动情地向儿子们说道:“早些听取你母亲的劝告,很久以前便可以得到将军职务了!”说着说着,不禁落下泪来。
窦氏的婆母独孤氏年老多病,平时性情又很严肃,规矩颇多,窦氏的妯娌们都很畏惧老夫人,不敢进前服侍。惟有窦氏服侍婆母能曲尽孝道,独得婆母的欢心。老夫人患病期间,她尽心服侍,常常月余衣履不解,昼夜守护在婆母的身旁。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见母亲尽心服侍奶奶,对母亲越发崇敬,发誓长大后一定要使母亲能享点清福。
窦氏良好的文化修养、非凡的政治见识、高尚的品德情操,对儿女们的影响之大是可以想见的。李世民从少年时逐渐养成的爱好书法、喜好文史、勤于读书、远见卓识、足智多谋、胸怀大志、心地善良、以天下为己任等诸多良好的素质,同母亲的身教、言教无疑是分不开的。李世民终生对母亲怀有十分崇敬的心情,十七岁时母亲的因病早逝,使他悲痛万分。后来父亲李渊做了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在侍宴宫中之时,面对父亲左右的妃嫔,思念起早逝的母亲未能见到父亲贵有天下后的盛况,因而百感交集,“歔欷流涕”,足见其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李世民的成长,除了母亲的教诲之外,他所出身的家庭曾给予他多方面的影响。李氏家族世代为武将,同西北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和交融的关系,始终保持着尚武的习俗,家庭中的传统教育当然是骑射征战,更何况他本身又是一个男儿。父亲李渊曾历任陇州、岐州、荥阳、楼烦等地的地方长官,他从小跟随父亲迁居各地,见多识广。在隋末的动荡年代中,李渊是一个政治经验丰富、善于应付瞬息万变政治形势的地方大员。父亲的深谋远虑,给少年时代的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家庭中,李世民享有关陇贵族世家子弟所能享有的一切。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直到后来做了大唐帝国的皇帝,他还不时地面对自己的臣下们回忆起自己美好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谈到在青少年时代家庭所给予他的一切。李世民同胞兄弟四人,弟弟李玄霸早年夭折;而同父异母兄弟,据文献所载至少有十五人之多。一个贵族家庭之中,有这么多同父兄弟们整日里学文习武、玩耍游乐,李世民青少年时代生活的丰富多彩是可想而知的。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