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我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优选的断代编年体史书,原本九百八十卷,今存五百二十卷。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於宋钦宗赵桓靖康,编撰者前后历时四十年,才完成这部杰出的记北宋九朝史事的编年体史书。本书记述详赡,史料丰富,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近代治宋史者对该书史料价值评价甚高。该书原有九百八十卷,因卷帙庞大,传写刊刻不易,自元以后,世鲜传本。至清代,传钞本仅剩一百零八卷。九百八十卷本,久已亡佚。后清代乾隆时编《四库全书》,始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厘为五百二十卷。后嘉庆二十四年爱日精庐本,光绪七年以《四库全书》本校爱日精庐本而成之浙江书局本,皆属于四库阁本系统。由于《续资治通鉴长编》事涉辽﹑宋﹑西夏等北方少数民族或政权,保留有当时的一些民族语译名以及侮辱性语词,自抄入《四库全书》,民族语译名及违碍文字已遭馆臣大量篡改。此次影印,以湖南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底本,系此书自《永乐大典》辑出后的二次修改稿本,其中译名皆未经改译,违碍文字亦多仍原本之旧。此本抄成于乾隆四十三年,修改工作持续至乾隆五十二年,较为完整地反映了《长编》辑佚、整理的过程,对于深入研究《永乐大典》本辑佚、整理等四库学问题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此本是现存诸本中很接近《永乐大典》所收《长编》原貌的版本,对于宋、辽、金史研究及相关民族史研究具有珍贵的版本价值及史料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