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陈廷祐著的《中国书法》讲述了: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当古老东方的原始先民在穴居的岩洞壁及龟甲兽骨上刻画下很初的抽象符号的时候,这一充满象征意味的举动就标志着中国文字的肇兴、中华文明的肇兴,同时也标志着历史久远的中国书法的肇兴。中国书法何以风行于中华大地数千年,历百代而不衰,甚至超越了记事传言的基本功用,在用于日常书写之外,上升为一个世界上罕见的独立的艺术种类?它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乃至文化精神形成了怎样的水乳交融的关系?我们又应当怎样步入这纯由黑白两色构成而又奥妙无穷的艺术世界? 作者简介 陈廷祐,1926年生,1949年毕业于在上海的暨南大学外国语文学系。1952年至1974年任《人民中国》、《北京周报》编辑、记者。后任商务印书馆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会会员。著有《书法之美》、《中国书法美学》、《书の美学》(日文,东京书籍株式会社版)、《书法美学新探》、《书法之美的本原与创新》。 目录 前言:中国文化瑰宝 汉字 独特的汉字 甲骨文与金文 一隶书及其子孙 文房四宝 书法之美 线条:笔力之美 结字:构筑之美 布白:整体之美 书法艺术的创造 功夫在书外 抒情画心 才识的表白 情绪、酒神与草书 书法与中国文化 书法大师 父与子:领时代风骚 唐朝两位“广大教化主” 推重意趣的三位大师 近代的维新 书法的新生 书法在当今的辉煌 中国书法走向世界 附录: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