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志玲有个习惯,爱写飞行日记,她在日记中写道:“跟随中队长飞了近两个月,这是千金难买的两个月。我不仅从夏中队手里学到了精湛的飞行技术,宝贵的航行经验,泼辣的工作作风,而且了解了她的内心世界,她是玻璃人,一眼便能看清她的五脏六腑。爱冲动,爱吵架是她的缺点,这个缺点在我眼里,却有几分可爱。我更崇拜夏大姐了。”
一九六三年元月九日,当天下起了罕见的大雪,纷纷扬扬的大雪,绵绵不断地向地面扑来,新都机场变成了银色的世界,跑道好似一条宽阔的银河,通向远方蒙蒙的天际;西山恰似一条银龙,盘卧在机场的西侧;长河宛如一条玉带镶嵌在机场的东边。瑞雪兆丰年,这场大雪必将给老百姓带来一个好的年景,但给新都机场带来的却是一场大空难。
为了提高飞行员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技术,团领导决定抓住这种难得的大雪天气,组织昼间和夜间复杂气象训练。上午是飞行准备,午饭过后开始飞行。下午两点多钟,洪志玲在俞素梅带飞下,驾驶飞机迎着风雪由南向北起飞,飞机刚一离地便被茫茫的飞雪裹住,平时清晰可见的地标地物,都从视野里消失了,飞机好像穿越在科幻小说所描绘的“时间隧道”之中。洪志玲只能在领航员的配合下.严格按仪表指示操纵飞机,用飞行人员的行话讲叫“盲降”。降落时,飞机过了跑道延长线上的近距导航台,信标机响过,高度下降到五十米时,才隐隐约约看到跑道中心延长线上的引道灯。洪志玲沿着引道灯往前飞,并继续下降高度,飞机飞进跑道了仍看不清地面,她只有凭感觉操纵飞机接地。落地后她在心里喊了一句:“真过瘾!”
下午曾小玉、张云等女将也过了一把大雪天飞行的瘾,飞得都不错,全是满分。晚饭时,空勤灶的美食佳肴也堵不住她们的嘴,整个食堂都能听到她们的说笑声。
晚上是夜间复杂气象训练,这是难度最高的飞行训练课目,洪志玲、曾小玉她们这些羽毛未丰的小姐妹还没有资格飞。
晚饭后,飞夜复的老飞们都上了机场,曾小玉等女将回到宿舍后,还在兴致勃勃地大谈雪天飞行的体会,洪志玲却偷偷地溜到了停机坪,上了中队长要飞的4208号飞机。她要观摩中队长夜间复杂气象的飞行,这是她一贯的做法,今晚更不会放过千载难逢的机会。她刚进客舱就被夏芝兰发现了,和以往不同的是,她不仅没表示欢迎,反而大声责问道:“你来干什么,下去!”
“我来看你飞行,怎么不行?”
“这种鬼天气,你来凑什么热闹?找死呀,下去!下去!”洪志玲却磨蹭着不想走。
夏芝兰本就是火爆脾气,见洪志玲还赖着不动,火了:“赵伟刚,你把她给我撵走。”赵伟刚只好连哄带推将她送下飞机。洪志玲下飞机后并没离开停机坪,又悄悄地爬上另一架4213号飞机,肖副大队长飞这架飞机。她的行踪被夏芝兰从舷窗里看到了,顿时火冒三丈,迅即跑下飞机,冒着大雪一阵小跑,冲上了4213号飞机,可是在客舱和驾驶舱里都没有发现洪志玲。肖副大队长奇怪地问道:“都快开飞了,你不在飞机上准备跑来干啥?像掉了魂似的。”
“看到洪志玲了吗?”她急促地问道。
“她又不飞,她来干啥?没见!”
夏芝兰没见到洪志玲有些发毛,心想:“是不是雪大眼花没看清?”但她还是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她在客舱内仔细搜寻起来,终于在最后一排座椅后面发现了蹲在地板上的洪志玲。她二话没说,像老鹰抓小鸡一般,拽住洪志玲皮飞行服的毛领就将她往外拖。到了机舱门口,洪志玲还想赖着不下。“你下不下,你要不下我一脚把你踢下去,你别以为我不敢。”
在她的威逼下,洪志玲无奈地一步一步地顺着简易梯子下了飞机。下飞机后,夏芝兰还不放心,因为按计划她第一个起飞,肖副大队长第二个起飞,万一她起飞后,洪志玲再次爬上4213飞机咋办?她了解她,她是个爱飞行不顾小命的主儿。因而下飞机后夏芝兰也不放过她,硬将她拉到了地勤机械师老金面前:“老金,看住她,别让她再跑了。”说完,急匆匆上了飞机。望着中队长的背影,洪志玲气得牙关紧咬,鼻子直冒白气。夏芝兰之所以将洪志玲两次撵下飞机,因为这么大的雪,晚上飞行,空中万一出现情况很难处置。她心里总不踏实,直觉告诉她,今晚可能出事。
P12-13
苗晓红,女,1937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1956年6月被选为共和国第二批女飞行员,1958年航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空军专机部队,历任机长、师训练科参谋、飞行大队副大队长等职。1988年12月停飞,1989年5月退休。退休后开始文学创作,在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文学作品。曾出版《我是蓝天的女儿》、《共和国首批女飞行员》两部纪实文学作品。
何孝明,男,1938年9月出生于湖南桃源县。1956年2月入伍。1957-1981年在北京空军专机部队工作,历任干事、宣传科长、场站政委等职。1981-2002年于空军指挥学院任教,曾任该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技术四级。发表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曾出版长篇小说《女飞行员》《女飞行员之恋》,以及统编部队史《暴风雨中见成长》《生命线在这里延伸》。
本书七易其稿,在两年多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众多亲人朋友的帮助和鼓励。首先是老战友陈国栋,他是直升机的老飞行员,中国直升机首次出国救灾,他是参与者和组织者之一。本书一稿完成之后,曾请他审阅,他认真地阅读了初稿,提出了不少极有价值的意见,纠正了初稿中多处不实的描写,还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其次要感谢侄女苗文琴,她用大量时问,对书稿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校正修改,提高了文稿的质量,降低了错误率。
人民日报出版社此前出过苗晓红著的《共和国首批女飞行员》一书,这次又出版《女人的天空》,足见他们对宣扬中国女飞行员事迹的重视,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代表女飞行员向他们致以崇高的军礼!
由于我们老两口在文学创作技巧上缺乏经验,加上年已八旬,传统观念较深,因此拙作不尽人意之处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和读者指正。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第六稿于北京
共和国女飞行员亮翅长空已整整六十五年,在这一甲子多的岁月里,为了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她们在蓝天白云之间,用青春与生命,热血和汗水,谱写出了一曲曲英雄凯歌。她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女儿,是人民军队中的坚强战士。
为反映共和国女飞行员的发展历程,宣扬她们的光辉业绩,我们老两口退休后,出版了几本著作,发表了一些文章。但总觉得,这些书和文章没有把共和国女飞行员最核心的问题写透。即她们的翅膀是由什么铸就的?她们的翅膀为何既轻快又沉重?她们为何那么深爱蓝天?为了追根溯源,少留遗憾,我俩决定写《女人的天空》一书。
再者,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全面反映女飞行员战斗生活的电视剧。为填补这一空白,我们用半个多世纪的生活积淀,花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女人的天空》的创作。其初衷,既是为广大读者献上一本励志图书,也是为影视公司拍摄电视剧提供珍贵素材。让女飞行员的形象闪亮荧屏,是我俩一生最大的夙愿。
本书集中讲述了空军运输机某部蓝天四姐妹的故事。她们是“空中魔女”洪志玲,“女飞大旗”俞素梅,“空中闯将”夏芝兰和川妹子曾小玉。她们驾驶有机翼的运输机和无机翼的直升机,在万里云天演绎出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
一号女主人公洪志玲,德艺色俱全,是人见人爱的机场之花。她多次创造航空史上的奇迹,如技惊外宾、无轮迫降、空中惊魂、无灯着陆、智破敌计、大海救人、舍身为民、冒险吊装、国外夺冠、巧对劫机等。但她命运坎坷,爱情婚姻一波三折,三角恋、姐弟恋长期纠结;家庭生活屡遭变故,丈夫牺牲,遗腹子遭人误解,政治上遭人诬陷,生活中遭人骚扰等。天上她是“空中魔女”,地上她是女中强人,面对诸多磨难,她一一坚强挺过,最终成为一颗闪耀天空的明星。
一号男主人公赵伟刚,技术出众,心地善良,他对洪志玲用情极深,但无结果。尽管如此,他始终如一地关爱她,是一位大度的精品男人。二号男主人公孙浩远,是位多才多艺、诙谐幽默的“公子哥”。但他为人正直,淡泊名利,关键时刻为保护国家军事机密,捍卫军人荣誉而英勇献身。
《女人的天空》,是一本尊重原型,尊重历史,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二十世纪中后期女飞行员真实生活的图书。同时其也是一部诠释“忠诚无畏、崇尚科学、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女飞精神的读物。《女人的天空》,写满了女飞行员的爱情、亲情、友情,以及鱼水情和蓝天情,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讴歌蓝天巾帼,具有独创性和现实性的文学作品。
苗晓红、何孝明著的《女人的天空(一代女飞行员的激荡人生)》集中讲述了空军运输机某部蓝天四姐妹的故事。她们是“空中魔女”洪志玲,“女飞大旗”俞素梅,“空中闯将”夏芝兰和川妹子曾小玉。她们驾驶有机翼的运输机和无机翼的直升机,在万里云天演绎出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
苗晓红、何孝明著的《女人的天空(一代女飞行员的激荡人生)》是一本尊重原型,尊重历史,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二十世纪中后期女飞行员真实生活的图书。同时其也是一部诠释“忠诚无畏、崇尚科学、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女飞精神的读物。小说写满了女飞行员的爱情、亲情、友情,以及鱼水情和蓝天情,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讴歌蓝天巾帼,具有独创性和现实性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