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摩南达·普拉萨德,美国/靠前《薄伽梵歌》协会创始人,致力于通过印度经典的现代翻译促进人类所有文化、种族、宗教和信仰之间的对话以及和谐。根据普拉萨德博士英译并注释的《薄伽梵歌》而翻译出版的该书中文译本,在靠前十分畅销并广受好评。
王志成,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多年从事跨文化研究,尤其是对宗教间关系的研究。个人著作有《智慧瑜伽》《瑜伽的力量》《后现代生活沉思录》等,翻译著作有《瑜伽之路》《哈达瑜伽之光》《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言行录》等。
灵海,《薄伽梵歌》《至上瑜伽——瓦希斯塔瑜伽》等瑜伽哲学作品的合作翻译者,其对印度传统哲学尤其是瑜伽哲学和吠檀多不二论哲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王志成主编的《九种奥义书(精)》为“瑜伽文库”之一种。随着国内外瑜伽的广为流传,古老的印度奥义书逐渐广泛地进入中国瑜伽人的视野中,并因为瑜伽热而带来对瑜伽哲学这一义理的广泛追求。奥义书在印度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印度所有思想流派的源头都是奥义书,尤其是瑜伽——无论是数论基础的瑜伽,还是吠檀多基础的瑜伽,都源于奥义书。本书的核心主题是宇宙的终极以及人的本质,这也是所有瑜伽修习者习练瑜伽所要探究的核心内容。本书中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梵和阿特曼(自我),也即是瑜伽习练所要达成的“梵我合一”成就。本书包含众多导师(仙人,圣人,古鲁)和弟子(学生)之间关于梵、人的个体自我、宇宙创造的永恒目的、以及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目标等等主题的哲学讨论和教导。除了“梵我合一”这一主要智慧外,还涉及数论、吠檀多不二论、声论等等印度思想瑰宝。另外,本书简要的注释以及附录,更加适应中国的现代作者,并为瑜伽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