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超重力磷酸钠湿式再生烟气脱硫技术 |
分类 | |
作者 | 袁志国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袁志国,中北大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导,2001年毕业于华北工学院后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化学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教学方面:先后主讲了化工原理、化工传递、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等本科生的理论课程和硕士研究生的传递过程原理及其博士研究生的化工建模与仿真等理论课程。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流体力学模拟计算、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及工业气体净化及尾气治理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推广。先后参与完成科研项目25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32项(已授权19项)。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工程——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不错会员、山西省低碳协会理事。目前主持省攻关项目1项、参与国家基金、总装项目等9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二氧化硫 1.1.1 SO2的危害 1.1.2 我国SO2排放情况 1.1.3 我国SO2排放控制政策及标准 1.1.4 我国硫资源的供需情况 1.2 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 1.2.1 国外烟气脱硫技术 1.2.2 国内烟气脱硫技术 1.3 湿式再生烟气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 1.3.1 亚硫酸钠法 1.3.2 柠檬酸钠法 1.3.3 有机胺法 1.3.4 离子液体法 1.3.5 湿式氧化镁法 1.3.6 磷酸钠法 1.4 湿式烟气脱硫设备的研究进展 1.4.1 脱硫吸收塔的改进研究 1.4.2 降膜式脱硫反应器 1.4.3 撞击流脱硫反应器 1.4.4 超重力脱硫反应器 1.4.5 结论 第2章 磷酸钠缓冲溶液烟气脱硫理论基础 2.1 磷酸钠缓冲溶液烟气脱硫机理 2.1.1 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SO2机理 2.1.2 磷酸钠缓冲溶液中各离子形态的分布 2.2 磷酸钠缓冲溶液的缓冲性能 2.2.1 缓冲性能的理论分析 2.2.2 缓冲性能的测试 2.3 磷酸钠缓冲溶液的硫容量 2.3.1 脱硫溶液的饱和pH值 2.3.2 不同初始pH值的理论硫容量 2.3.3 不同磷酸浓度的理论脱硫容量 2.3.4 磷酸钠缓冲溶液的实际硫容量 2.4 磷酸钠缓冲溶液烟气脱硫的气液传质过程 2.5 小结 第3章 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SO2过程的传质性能 3.1 旋转填料床中传质模型研究概况 3.2 旋转填料床中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SO2传质系数的计算 3.3 实验部分 3.3.1 工艺流程 3.3.2 设备、仪器及药品 3.3.3 方案 3.3.4 检测与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超重力因子β对Kya的影响 3.4.2 喷淋密度对Kya的影响 3.4.3 空床气速对Kya的影响 3.4.4 吸收液磷酸浓度对Kya的影响 3.4.5 入口气体中SO2体积浓度对Kya的影响 3.4.6 填料对Kya的影响 3.4.7 分层填料对Kya的影响 3.5 旋转填料床中的体积传质系数模型拟合 3.6 与填料塔中的Kya对比 3.6.1 实验部分 3.6.2 空塔气速对Kya的影响 3.6.3 喷淋密度对Kya的影响 3.6.4 入口SO2体积浓度对Kya的影响 3.7 小结 第4章 超重力场中磷酸钠溶液吸收SO2的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2 检测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正交实验分析与讨论 4.3.2 并流吸收工艺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 4.3.3 逆流吸收工艺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 4.3.4 填料类型对脱硫率的影响 4.3.5 分层填料对脱硫率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磷酸钠脱硫富液再生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工艺流程 5.1.2 设备、仪器及药品 5.1.3 方案 5.2 分析与表征 5.3 填料塔再生工艺参数对解吸率的影响 5.3.1 富液中pH值 5.3.2 富液流量 5.3.3 汽液比 5.3.4 富液中磷酸浓度 5.3.5 富液中SO2浓度 5.3.6 富液预热温度 5.4 旋转填料床再生工艺参数对解吸率的影响 5.4.1 超重力因子 5.4.2 富液pH值 5.4.3 富液流量 5.4.4 汽液比 5.4.5 富液中磷酸浓度 5.4.6 富液中SO2浓度 5.4.7 富液预热温度 5.5 两种再生设备工艺的比较 5.6 小结 第6章 旋转填料床-磷酸钠湿式再生烟气脱硫工艺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工艺流程 6.1.2 设备、仪器及试剂 6.1.3 吸收液中磷酸根、硫酸根和亚硫酸根等离子浓度的测定 6.1.4 方案 6.2 结果与讨论 6.2.1 脱硫率随重复次数的影响 6.2.2 解吸率随重复次数的变化 6.2.3 吸收液pH值随重复次数的变化 6.2.4 吸收液中硫酸根、磷酸根等离子浓度的变化 6.3 工艺优化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由袁志国所著的《超重力磷酸钠湿式再生烟气脱硫技术》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超重力强化可再生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详细介绍了我国SO2污染、硫资源需求及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开发可再生烟气脱硫技术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超重力技术应用于烟气脱硫工艺的开发进行了叙述。重点介绍了超重力技术用于磷酸钠湿式再生烟气脱硫过程的理论及工艺研究情况,对影响可再生烟气脱硫过程的脱硫率、再生率、传质系数、脱硫剂稳定性、脱硫容量等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书可供有关学校、科研院所、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火电与热力供应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编辑推荐 由袁志国所著的《超重力磷酸钠湿式再生烟气脱硫技术》一书详细分析了我国SO2污染、硫资源需求,世界各国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情况和特点。指出湿式再生烟气脱硫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可降低PM2.5来源、吸收剂循环使用和回收SO2资源等特点,更适合解决我国硫资源短缺和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且更环保、高效,更适合可持续发展。书中重点阐述了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SO2的机理和理论计算过程;并对超重力模拟烟气脱硫吸收工艺和超重力脱硫富液解吸工艺进行详细描述,分析了脱硫率、解吸率、传质系数和氧化率等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达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资源化烟气治理。同时,通过与填料塔吸收和解吸工艺进行对比实验,结合填料塔传质经验模型分析了超重力脱硫过程的强化机理。本书创新性地开发了超重力磷酸钠湿式再生烟气脱硫技术,丰富了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的理论和应用领域,为新型烟气脱硫治理技术(特别是针对中小锅炉烟气治理技术)开发提供一种新思路和途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